顺治十六年(1658年)八月,清军分兵三路攻击西南,明军节节败退,永历王朝危在旦夕。
郑成功见清军主力部队在西南,马上挥师北上,发动“长江战役。”
他这次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攻占南京,进而占领整个江南。拿下江南,则清军的势力再也无法越过长江。
为了确保战斗的胜利,郑成功拿出了全部家当。亲自率领17万大军,分乘大小战船3000余艘,从定海逆流北上进入长江。当时郑成功意气风发,准备去孝陵祭祀明太祖,全军将士穿白挂孝。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当时的郑成功,心情这叫一个爽。
进入长江第一个攻击目标就是江阴要塞,江阴要塞是长江上重要的要塞,拿下他就相当于在长江上放了一个航空母舰,进可攻退可守,还可以就近获取江南富庶的粮饷。
但江阴要塞固若金汤,郑成功围着打了一个星期没打下来,担心消耗打南京的军力,索性就以“县小不攻”为由,继续逆江而上。 逆江而上的攻击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郑成功接连攻破瓜州,以及南京的门户镇江府,南京近在咫尺。
而现在的南京,兵力空虚,到处都是逃回来的军队,且城内人心惶惶,一片散沙。
这时候如果郑成功亲率主力登陆,2天时间就可以攻到南京城下。之前瓜州打败的清军用了2天时间逃回到南京,郑成功完全可以跟着他们,走相同的路,以最短的时间攻陷南京。
可是郑成功保存实力的思想再次发作,从来没有陆战经验的他拒绝下船(当然,远道而来不习水土也是其放弃路上进攻的一个重要原因)!他只相信自己无敌的水军,必须用水军攻陷南京。就这样17万大军沿水路向南京推进。
郑成功的水军是强,但3000艘巨型海船逆流而上,又不顺风,只能用纤夫在岸上拉。路上2天的行程,他就这样磨磨蹭蹭的走了近半个月。
在郑成功享受“自己坐船头,士兵岸上走”这种乐悠悠的心情时,清朝有了时间布置防线,1万清军从荆州顺流而下,抢先赶回南京安抚民心,参与防守。郑成功失去了“一鼓作气,速拿南京”的良机。
尽管如此,郑成功还是拥有17万大军,而南京不过2万人马,双方兵力悬殊,郑成功如果强行进攻,拿下南京还是有希望的。
史上最笨的缓兵之计
为了缓解郑成功的进攻,清军将领决定用缓兵之计。用的招数非常的搞笑,可以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搞笑到让人无语。
清军使者面见郑成功后说:“大师到此,即当开门延入,奈我朝有例,守城者过三十日,城失则罪不及妻孥。今各官眷口悉在北京,乞藩主宽三十日之限,即当开门迎降。”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我们愿意投降,但根据我们满人习俗,必须坚持一个月。你刚来,我们就投降,我们在北京的家人就得死,但我们要坚持一个月在投降,就算尽忠了,家人免罪。”
不得不佩服清军,这种骗傻子的招数也能使出来,郑手下潘庚钟便指出:“孙子有云:‘辞卑者,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此乃缓兵之计,不可凭信,可速攻之!”
可奇迹发生了,郑成功相信了!他连猪头都不如。当即表示同意,就等你们一个月。清朝使者傻了:“大哥你是咋想的。”
实际上郑成功不是猪头,之所以答应使者还是因为那个思想:保存实力!前面的几场大捷让他有点昏了头脑,在他眼里保存自己实力比什么都重要。其实不光是攻打南京,很大程度上恢复明室对于他来说也仅仅是个笼络人心的口号而已,扩大自己的实力才是重中之重。等一个月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攻下南京,一个字——值。这么值得事情别说等一个月,等三个月都值。”
清军忽悠完了郑成功,马上调集各路人马增援,忙的不亦乐乎。一个月之内,从各地调来15万部队,其中不乏从西南战场回防的八旗铁骑。
郑成功对此浑然不知,他也忙的不亦乐乎,不是忙着调兵遣将,而是跑到瓜州搞阅兵仪式,天天琢磨如何用最气派的方法接受投降。
这哪像打仗,更像办春晚!郑成功不败就再无天理!
就在郑成功部队松懈的时候,城内清军则磨刀霍霍养精蓄锐。与外围的清军一起杀将出来。郑军一时没有防备,根本就没想到对方来这手,立刻混乱。
就算郑军不混乱也没戏,现在的局势是,17万水军 VS 15万陆军,作战地点是在陆地。
在陆地上,17万上了岸的水鸭子 PK 15万装备精良的清军…………
能赢才怪。
两军厮杀了半天,水鸭子军伤亡惨重,郑成功只好下令全军撤退,撤退沿途被八旗铁骑一顿狂砍,还被之前的江阴要塞从折翼砍了一刀,全军狼狈不堪的逃回厦门。不仅新攻占的地方回到了清军的手里,自己的17万部队只剩下不到5万。
一念之差,天堂与地狱。郑成功这回亏大了,以后再也无力北伐。这也是南明最后一次光复明室的机会。
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流逝,天下局势日渐明朗。五个南明政权,除了很早就完蛋的弘光政权,建立不到一年即告灭亡的鲁王政权,被赶到海里喂鱼的绍武政权。清朝人认为天下还有两个南明政权,即永历政权和隆武政权。
顺治十六年(1659年),隆武政权的郑成功在南京栽了一个大跟头,无力再发动战争。清军主力从湖南、四川、广西三路进攻贵州,年底吴三桂攻入云南,桂王狼狈西奔,进入缅甸,永历政权名存实亡。
接下来,就只剩下郑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