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明朝灭亡的原因,竟然离不开鼠疫,明末大鼠疫的危害有多大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较为传奇的一个封建王朝,开国皇帝是一介草根,历代皇帝中也是各显奇葩,有爱木匠的,有爱画画的,更有信奉道教的,最后明朝由李自成逼得崇祯自尽而灭亡,可是也有人说明朝之所以灭亡是因为鼠疫,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明末大鼠疫的危害有多大。

明朝建立,元朝末年,到处农民起义,而在这其中三股力量最为强大,张士诚,陈友谅,朱元璋,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水战,最后战胜了陈友谅,之后又灭了张士诚,再之以徐达为主将后挥师北上收复了北京,同时他在南京称帝建立明帝国;之后数年里,明朝军几次出征,将北元赶回了漠北;大明帝国从此稳定;明帝国灭亡;天启年间,剑奴努尔哈赤在建州起步,数度威胁明朝政府;辽东长期处于战火中,天启死后,皇位传于崇祯,崇祯上位以来,裁除驿站,使得很多卒没有了生计;辽东又数次兵败;同时国内天灾频繁,灾民遍地;陕西就爆发了农民起义,农民起义军威势很强,其中闯王高英祥张献忠等人最为嚣张,甚至直捣了凤阳,挖了老朱家的祖坟;明朝政府数次对农民起义军进行镇压农民起义军总是死灰复燃,同时建州人也不断的在辽东发动战争;明朝政府就在这种两线战争中,在天灾人祸中变得岌岌可危;到后来,李自成通过朱仙镇一站,击败明军主力,直捣北京,崇祯帝梅山自缢而死;明朝就此灭亡。

很多人都认为是明朝末期的鼠疫所导致的明朝灭亡。

据史料记载,明朝末年旱灾频发,仅万历期间就发生过三次大旱灾,每一次都引发过鼠疫,崇祯十四年的那场大旱,更是历时四年之久。

旱灾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出现大量逃荒的难民,人没吃的,老鼠也没吃的,也要逃荒保命,随着难民到处迁徙,寄生在老鼠身上的鼠疫杆菌,就这样传给了难民,传播到了更广阔的区域。

有人曾目睹过这样一幅骇人的景象:崇祯十四年夏天,在内陆地区突然出现大群大群的老鼠,它们互相咬着对方的尾巴,视死如归地渡过大江大河,进入安徽河南河北等地。

大旱加上寒冷(随着万历四十六年广东的一场大雪,明朝遭遇了一个“小冰河期”),粮食减产非常严重,饿得难受的灾民先是挖老鼠洞穴中的粮食来吃,接着又吃老鼠的尸体,终于导致鼠疫大暴发。

恐怖的景象首先是从山西开始的——“万历八年,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传染在接踵而亡,数口之家,一染此疫,阖门不起”。

大同首当其冲之后,疫情很快扩散至山西全境,接着向周边省份传播,崇祯十年传到了陕西米脂,也就是李自成的家乡。

鼠疫给米脂带来的惨景,并不亚于大同,病者先是腋下和大腿间生一个硬包,然后吐血而死,服药无效,亲友们即使有活着的,也不敢问吊,有人一家死绝,无人收葬。

据《明史》记载,崇祯十四年,鼠疫传到北京大名府。

那年春天开始,大名府就没下过一滴雨,地里的麦苗被蝗虫吃光,加上鼠疫大行,饿死人无数。

督催漕运的户部给事中左懋第心急如焚,在途中给朝廷上疏说,他从静海抵山东临清,见人民饿死者三成,因瘟疫而死者三成,剩下的四成只好为盗,米价疯长,一石米竟然要二十四两银子,人死后马上就成了活人的食物。

当年七月,北京在劫难逃。

在北京,鼠疫引起的病症叫“疙瘩病”,人身上一旦出现一块隆起的肉就没救了,活不过一个时辰,北京人因此而死的达十分之四五。

这是夏秋两季的情景,到了春天情况更为严重,发病症状是呕血,一呕就死,有的一家数口全部死绝。

没多久,瘟疫又传到了天津,很多人早上染病晚上就死了,“排门逐户,无一保全”。

崇祯十六年,疫情进一步加剧,北京及周边地区同时大爆发,“病者吐血如西瓜水立死”,北京城中每天死亡人数超过万人,运送棺材出城的队伍把城门都堵了,通州和昌平等郊区的疫情也大同小异——“见则死,至有灭门者”。

北京城死者当中不但有大批的小贩、雇工,还有大批士兵,甚至连叫花子都死得一个不剩。

朝廷不但未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还变本加厉地增加赋税,各地民变便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其中最著名的一支起义队伍,其领袖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李自成。

虽然早在崇祯二年,李自成就因其他原因参加了农民军,但他后来能够轻而易举地占领北京,不能不说那场鼠疫帮了他的大忙。

李自成的五十万大军,是于崇祯十七年四月十六开到北京城外的,那时的北京城,已经被鼠疫折磨了一年多,迎接他的,是早已元气大伤的一座“空”城。

守卫京师的虽然有三大营的军队,但士兵因鼠疫死亡过多,已彻底失去野战能力,原有的近三万匹战马,还能骑乘的竟然不到一千匹,据守内外城墙十五万多个垛口的,是区区五万羸弱的士兵,平均一个士兵要守三个垛口。

这些士兵,都是大疫之下侥幸活下来的,“衣装狼狈,等于乞儿”,而且像是十天半月没吃饭的乞儿,虚弱得只能坐在地上,以至于用鞭子抽都抽不起来。

实际上,李自成的农民军虽然声势浩大,人数众多,但战斗力却不怎么样,多次被官军打得满世界乱跑,尤其是不久前的那场宁武关大战,李自成虽然最终赢了,却被守军周遇吉的区区数千人干掉七万多人,以至于李自成想打退堂鼓,“宁武虽破,死伤过多,自此达京师,大同、宣府、居庸关重兵数十万尽如宁武,吾辈岂有孑遗哉,不如还陕图后举”,若不是攻下宁武关后大同总兵姜瓖主动投降,恐怕他真的退回陕西老巢去了。

如果不是这场鼠疫把北京整得这么惨,李自成能顺利拿下北京吗?

当时的北京守军,一是鼠疫导致数量急剧下降,从十万骤降至五万,战斗力更是无从谈起,二是军队腐败严重,军心涣散,以至于当官的不得不低声下气地求他们守城,仍然“逾五六日尚未集”,愿意守城的士兵,还不如三四千“勇敢”地走上城墙的太监。

然而,尽管北京守军到了如此狼狈的程度,李自成的五十万大军也是打了两天才把北京搞定。

他的军队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抵达北京,也是拜这场鼠疫所赐,若不是鼠疫间接地摧毁了明朝其他地方的防御系统,这支更多由各地灾民组成的“乌合之众”,恐怕连北京的边边都摸不到——正如李自成自己所说,假如大同、宣府、居庸关的明军也像宁武关守军那么能打,他的几十万大军,恐怕一个也剩不下!

北京倒是拿下了,李自成也如愿以偿地住进了紫禁城,然而短短数十天,他就于称帝的第二天退出了北京。

原因是他的军队也感染了鼠疫,本来就不怎么样的战斗力更是让人捉急,根本不是清军的对手,尽管后者的数量比他少得多。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李自成的军队与清军有过“亲密接触”,为什么清军没有感染鼠疫?难道满人天生对鼠疫具有免疫力?当然不是这样。

这个问题,曾经一度困扰了学术界很久,后来还是欧洲人帮忙揭开了这个谜。

众所周知,早在十四世纪,欧洲就爆发了一场大鼠疫,导致两千五百多万人死亡,幸存者还留下了相关壁画和文字,后来人们对那些壁画和文字进行研究,发现那场鼠疫害死那么多人,却单单放过了骑兵。

他们由此得出结论:鼠疫是经老鼠身上的跳蚤传播的,而跳蚤讨厌马的气味,所以骑兵很难被鼠疫传染。

而当时的清军,也主要由骑兵组成,所以有人推测,清军之所以未被鼠疫传染,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