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末期,关羽的死可以说是三国终结的导火索,可是在关羽死后刘备追责,为何只杀了刘封,却没有杀了马超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公元219年,在襄樊之战中,东吴孙权派遣吕蒙、陆逊袭击了关羽的后方,关羽又在与徐晃的交战中失利,最终进退失据,于公元220年兵败被杀。在关羽兵败被杀后,刘备因此怪罪于刘封、孟达二人。公元220年,孟达背叛蜀汉,与曹魏阿江徐晃共袭刘封,并劝刘封投降,刘封不降,又遭部下叛变,败归成都。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赐死刘封,刘封自尽,刘备深表痛惜。
但是,最近又有人把关羽的死,跟马超扯上了关系。认为马超当时也有机会救关羽,然而他没去。这是为何呢?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在《三国志》中,有这样的两段记载:
(孙)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三国志·关羽传》
公元219年12月,关羽和儿子关平从麦城突围后,在一个叫临沮的地方被吴军抓住,并且被斩于那里。而这个地方,距离益州仅有二十余里。如果临沮的军队能接应关羽,他和关平也不会被吴军抓住。所以关羽和关平的死,就与临沮的守将有一定的关系了。
那么当时是到底谁在守临沮呢?这就要牵扯到《三国志》中的第二段相关记载了。
(刘备)以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为前都亭侯。——《三国志·马超传》
是的,马超居然就担任过督管临沮一职。于是乎,关羽的死,就莫名其妙的跟马超扯上了关系。
马超都临沮,那救援关羽是很方便的,为什么马超不救?
很多学者从多个角度考证了马超不救关羽的原因,不过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一个原因,马超当时不在临沮。
刘备称王之后,马超官拜左将军,假节,而关羽是前将军,假节,两个四方将军的高级将领,同在荆州,在进攻襄樊时,竟然不互通有无,没有任何配合,关羽都向刘封、孟达请求支援了,竟然不向马超请求支援,这也完全不合逻辑。
这个结合东吴将领的部署也可以得知了。潘璋受命拦截关羽,在临沮设伏,但是相关史料中,都没有说东吴对马超的防范部署。就算糜芳、傅士仁等将领都是孙权的重点照顾对象,对于和关羽同列,武力高强,能征惯战的马超而言,如果在临沮,必然会如临大敌,总需要派兵牵制一下吧。但完全没有,进一步证明了马超根本就不在临沮。
其实这也容易理解,马超为了一己之利,完全不顾在都城为人质的家人,执意造反,导致全家被杀。后来又投靠张鲁,因为被猜忌,才又投奔刘备,这让刘备根本无法完全信任马超,也就不会给马超单独带兵,镇守一方的机会了。
马超之所以“都临沮”,要不就是一个遥领的虚职,这在当时很正常,只是表明地位、权力罢了。还有一种,就是马超管辖的并不是临沮,而是成都西南方的“临邛(读穹)”,《三国志》中所记,很可能是误写,这才引发了马超对关羽“见死不救”的疑问。
马超跟关羽兵败身死毫无关系,自然也就不会被刘备处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