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西施最后结局是什么?西施被沉死于水中了吗

绝代佳人西施的故事,己通过文学的或艺术的种种形式流传了两千多年,今天已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了。但是,历史上的西施其人其事如何,结局又是怎样?这个问题就不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了。

西施,姓施名夷光,是春秋末期越国苎萝村人(即今天的浙江省诸暨县人)。出了县城南门二里的诸爱山下有很多施姓人家分居东、西二村,夷光居西,故称西施。“父鬻薪,母浣纱”,她出身寒微,但“秀色掩古今”,有“沉鱼”之美。公元前四九四年,越国与吴国发生了战争,结果越国为吴国所破,越王勾践君臣被迫入吴为奴。三年之后,受尽凌辱的勾践及随臣被放回国。为了洗雪国耻,勾践采纳了大臣范蠡的“美人计”,把貌似天仙的越国美女西施献给吴王夫差,以乱吴政。吴王夫差果然中计,封西施为妃,整天沉溺于酒、色之中,逐渐放松了对越国的警惕。与此同时,越王勾践则“卧薪尝胆”,与大巨文种、范蠡等在百姓的支持下,积极做雪耻复国的准备。公元前四七六年,越王勾践乘吴王夫差率兵北上,与其它大国会盟争霸之机,突然起兵袭破了吴国,改变了吴强越弱的局面。公元前四七三年越王勾践再次起兵伐吴,吴王夫差兵败自刎,吴国被灭。当时的美女西施已是吴王夫差的宠妃了,她的归宿如何呢?一直其说不一。

一种说法是,西施被沉死于水中。此说最早见于《墨子·亲士》篇,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长。故曰:太盛难守也。”这就是说,吴亡之后西施是被沉死于水中,她的死因是她太美丽了。墨子约生于公元前四六八年,距吴国灭亡只有七、八年,按理说他所记载的情况,应该是比较可信的,但遗憾的是,他的记载过于简略了。北齐祖颋《修文御览》引《吴越春秋》有关西施的记载说:“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鸱夷”是当时盛酒用的皮袋。这段话的意思是,吴国灭亡后,越王把西施放到皮袋里,让她随着江水沉没。《吴越春秋》是东汉时的著作,比《墨子》一书要晚好几百年,它记载的西施之死颇为详细,但不知它所参阅、引证的又是何古籍。在唐诗和宋词中也能找到西施之死的根据,如李商隐《景阳井》一诗中的“肠断吴王宫外水,浊泥犹得葬西施”,董仲达《薄媚西子词》中的“蛾眉婉转,竟娟绞绡,香骨委尘泥。”这些唐诗、宋词中的句子也反映了西施被沉于水的悲惨结局。至于越王勾践为何要处死对越国有功的西施呢?这要从中国历史上妇女的命运最悲惨去考虑。因为历史上总是把象西施这样无比美貌的女子视作是“妖类”或“祸水”的,她的姿色不是已经倾复了吴国吗?那么,越国容她也就不吉不利了。再者,历史上有些君主在功成业就之后,往往要屠戮功臣,而越王勾践也正是如此,连与他共患难,为他雪耻、复国立有大功的文种大夫都被他“赐死”了,何况原本来自民间,且又出身微贱的一个女子呢!

西施结局的另一说法是,她跟随范蠡一起隐去了。东汉时的史书《越绝书》说:“吴之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西施和范蠡有何关系,为何最后与范蠡同去呢?唐代陆广微的《吴地纪》说:“嘉兴县南一百里,有语儿亭。勾践令范蠡取西施,以献夫差。西施于路与范蠡私通,三年始达吴。遂生一子,至此亭,其子一岁能语,因名语儿亭。”这段文字对西施和范蠡的关系作了说明,虽未必可信,但能启发思考。唐代诗人杜牧在其所作《张好好诗》中有“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的诗句,也认为西施是随范蠡而去了。因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说:越王复国后,范蠡功成身退“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所以杜牧诗中的“鸱夷”一词已非皮袋之解,而是指范蠡了。明代的戏剧作家梁辰鱼的剧本《浣纱记》就是以西施与范蠡的恋爱故事为主要线索来写春秋时期的吴越交战的。该剧的结局是皆大欢喜的,不但西施与范蠡最后结成了美满烟缘,连同西施的父母也一起去了。

关于西施结局的两种说法,可谓由来已久了。然而千百年来,流传较广和人们喜闻乐见的往往只是西施随范蠡而去的欢乐结局。这说明了人们对这位美丽、无辜的姑娘充满了同情,不忍心让她为国奉献了青春之美,再遭更大的不幸。但是,“自古红颜多薄命”,历史上的美女西施果真能摆脱悲惨的命运吗?还可以再加考证。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