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二回中,刘备三番拒绝陶谦让徐州,我们仔细分析之后,可以知道,那并非刘备的本意。作为徐州的本土官员糜竺,和作为刘备帐下的虎将关羽张飞,多只看到刘备有利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刘备不利的一面。可刘备不同。于是,糜竺和关羽张飞只能是人臣,而刘备则是人主。见识决定地位。
刘备得到徐州,屁股还没有做热,吕布来了。吕布偷袭兖州,本已经大获全胜,可是曹操当机立断,从徐州撤兵,全力反攻吕布。吕布过于托大,迷信自己的武力——和项羽相似,结果不听陈宫建议,放弃驻守要害之地,在定陶被曹操大败。吕布大败之后,在海边聚集人马,商议此后的出路。吕布的想法是再去投靠袁绍。陈宫不同意,但是知道吕布刚愎自用,很难听从自己的建议,于是对吕布说:“先使人往冀州探听消息,然后可去。”让吕布自己碰个钉子再说。
吕布和袁绍本有些交情。在吕布看来,自己杀掉了董卓,为关东诸侯报了仇,本应该是大恩人才对。可是吕布却不明白,袁绍心中一直在埋怨吕布杀了董卓。有董卓在,各路诸侯才会聚集在袁绍这个盟主的大旗下,供袁绍指挥,一旦董卓死去,继承者李傕、郭汜等辈忙于内战,根本无力对抗关东诸侯,关东诸侯自然也就作鸟兽散,各自打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去了,搞得袁绍这个盟主成为光杆司令。当日,吕布逃到袁绍那里,袁绍对吕布还算客气,一来吕布还有些军马,加上个人武力超强,与其得罪不如暂且收留;二来当时的袁绍地盘上,还有一个势力最强大的黄巾贼势力,也就是号称“黑山军”的张燕。
张燕虽然一度归降朝廷,可是在袁绍的地盘中拥兵自重,不服从袁绍的调遣,袁绍自然不能留他。袁绍多年进攻,可是久攻不下。张燕这个农民伯伯还是很有头脑的。可吕布来了就不一样了,吕布出马,横扫千军,加上他的西凉铁骑,各个如狼似虎,很快,张燕就大败,退出城市,龟缩在山中去了。袁绍看到自己的地面上已经基本太平,吕布没有了利用价值,就把吕布给赶走了。
现在吕布被曹操打败,想要再回到袁绍的地盘,袁绍怎么会同意?袁绍的谋士审配就说,吕布乃是豺狼,一旦得到兖州,必然图谋袁绍的冀州,不如和曹操放弃成见,共同攻打吕布。于是,袁绍派遣颜良率军五万,帮助曹操来了。前去问候袁绍的探马回报吕布,吕布大惊。这时候陈宫才说出自己的计策,听说刘备刚刚夺取了徐州,可以前往投靠。
陈宫这人,也是个颇受争议的人物,有才,却没有原则。当年,陈宫因为曹操杀掉了吕伯奢一家愤然离开曹操,可是后来却不顾吕布滥杀百姓,多番拒绝采纳自己的建议,苦苦纠缠在吕布身边,以至于身败名裂,为天下笑。当吕布前途难测的时候,陈宫献上的计策同样无良。吕布是什么人,演义中的刘备又是什么人?一个是毫无善恶观念的三姓家奴,一个是仁德之名遍天下的大汉宗亲,可是陈宫却告诉吕布,刘备“刚刚夺取”了徐州,也就是告诉吕布,刘备虽然拥有徐州多个郡县,手下貌似有百万人口,随时可以召集到十万军马,可是因为刚刚夺取,立足未稳,人心未附,完全可以乘虚而入,鸠占鹊巢。
吕布相比曹刘孙三大人君,头脑不算很灵光,但却远过常人,自然明白陈宫的意思。于是率领军马前往徐州。
听到吕布前来,刘备提出,吕布是当今勇士,可以出城迎接。谋士糜竺反对,说吕布乃是虎狼之徒,没有信义,并且极其危险,不能够收留,一旦收留必然伤人。看收留吕布的丁原、董卓、袁绍,不都一个个被吕布所害吗?糜竺说得很有道理。后来吕布被曹操擒获,吕布提出,如果曹操能够放掉他吕布,由曹操率领步兵,由他吕布率领骑兵,必然能够横扫天下,一统华夏。曹操很是动心,这时候是刘备在旁边捅了一句:“曹公不要忘记了丁原、董卓啊。”结果曹操一狠心,把吕布给杀了。那么,也就是说,刘备当然知道吕布是虎狼之徒,收留危险极大,那么为什么还要迎接吕布呢?
刘备说了一番反驳的话,刘备认为,之前若非是吕布袭取兖州,怎么能够解除曹操进攻徐州的危难。刘备说,曹操之所以退兵,表面上因为刘备,其实是因为他吕布。毛宗岗评论说,刘玄德明明说出,何等光明忠厚?不过,这是刘备的真心话吗?绝非如此。
当时刘备有多少军马?徐州城内有多少军马一直没有准确的数据,但最多也就是三五万,关键的一点是这三五万人也都不是忠于他刘备的。忠于刘备的只有他从平原带过来的三千人马。我们可以看到,在刘备取得徐州之后,徐州本地的官员只有文官代表糜竺出现,曾经参与陶谦徐州保卫战的本土最高将领曹豹哪里去了?没有露面。没有露面,那就意味着拒绝加入刘备集团,刘备还没有能够把人家招揽。对付拥有一二十万军马的曹操,吕布的数万骑兵还可以多番战胜,对付只有三五万军马——能够死战的只有三千人的刘备,吕布胜算极大。既然正面迎战,刘备很难取胜,于是刘备选择了走第二天路:结盟。
刘备确实颇有谋略,也很了解关羽和张飞的性格。刘备在糜竺关羽张飞等人面前强调吕布的大功,甚至说击退曹军完全是吕布的功劳,无疑就是要激怒张飞和关羽,让他们两个跳出来和吕布做对。而在文武官员面前,在徐州的百姓面前,在吕布面前,树立一个光辉灿烂的仁德之主的形象。
恶人张飞去做,善人刘备来当。这一点和水浒中的李逵之与宋江,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