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公元208),赤壁之战中落败的曹操仓皇返回北方,刚刚收入手中的荆州陷入无主状态。而一直无处落脚的刘备则趁此机会,一举占领了荆州南部(约相当于今湖南省)的武陵、桂阳、零陵、长沙,即所谓“荆南四郡”。这一历史事件被改编成多种文学形式,如元杂剧《庞掠四郡》、清代乱弹戏《取四郡》、子弟书《三战黄忠》等。当然,《三国演义》也不可能将其放过,现在通行的毛宗岗本五十二、五十三回便是这个故事。
作为战利品的女人
在四郡之中,负责攻取桂阳的是常胜将军赵云。而取桂阳没有遇到什么困难:经历了简单的交锋之后,桂阳太守赵范便开城投降。而在投降之后,赵范宴请赵云,酒席上发生了这样一个插曲。
云饮微醉,范忽请出一妇人,与云把酒。子龙见妇人身穿缟素,有倾国倾城之色,乃问范曰:“此何人也?”范曰:“家嫂樊氏也。”子龙改容敬之。
酒至半酣,又有美人把酒,场面顿时笼罩上了一层香艳的色彩,向来一副道学面孔的毛宗岗也不禁飘飘然,评道:“谁想此时忽然遇一文君。”然而不料赵云却比毛宗岗更道学,得知对面的美女是赵范的寡嫂后,立刻“改容敬之”,不敢失了礼节。而赵范却并未察觉赵云态度的变化,提出要将寡嫂许配赵云,这一下捅了马蜂窝。
云闻言大怒而起,厉声曰:“吾既与汝结为兄弟,汝嫂即吾嫂也,岂可作此乱人伦之事乎!”赵范羞惭满面,答曰:“我好意相待,如何这般无礼!”遂目视左右,有相害之意。云已觉,一拳打倒赵范,径出府门,上马出城去了。
之后赵范见无可挽回,便又反叛,但不久又被赵云活捉。桂阳平定以后,刘备问起事情的原委,赵云的回答也是一本正经。
云曰:“赵范既与某结为兄弟,今若娶其嫂,惹人唾骂,一也;其妇再嫁,使其失节,二也;赵范初降,其心难测,三也。主公新定江汉,云安敢以一妇人而废主公之大事!”玄德曰:“今大事已定,与汝娶之,若何?”云曰:“天下女子不少,但恐名誉不立,何患无妻子乎?”玄德曰:“子龙真丈夫也。”
赵云提出了三个理由:第一点是以弟娶嫂于理不通;第二点是妇人再嫁有失贞节;第三点是不信任赵范,怕因为娶妻耽误了大事。而之后两人的问答则颇具意味,刘备仅仅以“大事已定”打消了赵云的第三个理由,而前两条则干脆置之不理。而对于刘备的话,赵云居然也没有坚持前两条,而是抛出了“天下女子不少”的话来。可以看出,所谓叔嫂之礼,守贞之节,不过是赵云的借口。
实际上,赵云和刘备年纪相仿,此时都是年近半百的人了,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不难想象,赵云应当已经有了妻子,如果再娶樊氏,即是纳妾。所谓“娶妻取德,纳妾纳色”,本来没有那么多的束缚。在刘备的逼问下,赵云终于说出了不愿娶樊氏的理由:“但恐名誉不立”,也就是担心像战利品一样夺取樊氏,可能会损害自己的名誉。那么,以女人作为战利品,在那个时代真的是一件不名誉的事吗?
说到抢夺女人,三国爱好者之间有一个著名的说法叫“曹魏爱人妻”。似乎抢夺女人是曹家的专利,无论是曹操抢夺张济之妻邹氏,还是之后觊觎东吴二乔,乃至于“龙生龙凤生凤”,曹丕年仅十八就抢走了袁熙的妻子甄氏,而曹植对这位嫂子也是念念不忘。这些故事深入人心,但是实际上,刘备和他的伙计们也并不干净。《三国志》卷九夏侯渊传中,裴松之注引《魏略》说:
初,建安五年,时(夏侯)霸从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城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良家女,遂以为妻,产息女,为刘禅皇后。
这位夏侯氏的详细身份不详,由于是夏侯霸(夏侯渊之子)的从妹(堂妹或表妹,堂妹的可能性较大),坊间传说是夏侯惇之女,当然这是一种臆测。张飞盗马尽人皆知,却少有人知道他曾经拐带妇女,而且居然是夏侯氏的女子。如果当真如此,张飞恐怕要管老对头夏侯惇叫一声叔叔了。
而一向以坐怀不乱著称的关二爷,也曾对有夫之妇动过心,而且同抢妻老手曹操看上同一个女人,争风吃醋。《三国志》卷三十六关羽传中,裴注引《蜀记》说:
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安。此与《魏氏春秋》所说无异也。
关羽听说吕布部将秦宜禄的妻子有绝色,几次三番向曹操请示,要娶为妻子。不料被“老司机”曹操截胡,为此关羽还心生不满。顺带一提,吕布被擒后,这位秦宜禄投降曹操,做了一任县官,后来被张飞所杀。他的儿子秦朗认曹操做了父亲,官做到骁骑将军,事见于《三国志》明帝纪。
而刘备自己也堂而皇之地娶了自己远房堂弟刘瑁的妻子吴氏,并且立为皇后。《三国志》卷三十四,先主穆皇后传中说:
先主穆皇后,陈留人也。兄吴壹,少孤,壹父与刘焉有旧,是以居家随焉入蜀。焉有异志,而闻善相者相后当大贵。焉时将子瑁自随,遂为瑁纳后。瑁死,后寡居。先主既定益州,而孙夫人还吴,群下劝先主聘后。先主疑与瑁同族,法正进曰:“论其亲疏,何与晋文至于子圉乎?”于是纳后为夫人。
难怪刘备毫不在意地劝赵云娶寡嫂,因为之后不久,刘备自己就身体力行了。不管怎样,从历史记述来看,无论是抢夺幼年女子,强占有夫之妇,还是迎娶兄弟寡妻,在那个时代都是司空见惯的事。这也不奇怪,一者当时天下大乱,女性被当做财物互相争夺;二者后世所谓“一女不嫁二夫”之类的贞洁观念要到宋代以后才完全确立,不能用后世的道德规范去要求前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