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第一次出国访问,访问的对象是苏联,名义上是给斯大林祝寿。
1950年1月2日,毛泽东给中央发了一封电报,让周恩来来莫斯科,跟苏联谈判经济上的一些合作。
大家都知道,周恩来是国务院总理,每天的工作非常繁忙,如果他离开国内,谁来接替他的工作呢?毛主席在电报中提到了一个人——董必武。
董必武这个人,现在的人可能都有点陌生,相比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些开国元老,董必武的名字好像并没有那么响亮。但实际上,董老在我党历史上的地位极高,参加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开国大典的天安门城楼上,他跟毛主席是仅剩的两位“一大”代表。
(图:开国大典时站在毛主席身后的董必武)
董必武的另一个成就在统战方面,在我党中,有两位公认的统战大师,一位是周恩来,另一位就是董必武。
熟悉解放战争史的人都知道这样几个名字:熊向晖、郭汝瑰、韩练成……这几个人都是我党最优秀的特工,潜伏在国民党的军中,对摧毁国民党的统治贡献不可估量。而这三个人的最高领导,就是董必武。
1945年6月,联合国大会在美国旧金山创建,董必武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了这次大会,并在《联合国宪章》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董必武还是我国法制建设的奠基人。早在土地革命时期,董必武就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法院院长,创建了一套全新的法律、法令、规章制度。建国后,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兼政治法律委员会主任,后来又担任最高法院院长、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等职,为我国的法制建设贡献极大。
好了,再回来说这件事。周恩来接到毛主席的电报后,于1950年1月9日出发,到3月4日回国,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董必武代替他当了两个月的总理。那么,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董必武都做了些什么工作呢?
首先是救灾的工作。
从1949年底开始,全国好几个省份都出现了灾荒。新中国刚刚成立,如何解决这个难题,考验着新中国的领导人。为了打好这一仗,毛主席专门提出:“不许饿死一个人!”因此,周恩来走后,董必武立刻成立了中央救灾委员会,并亲自担任委员会主任。
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董必武先后调拨了20多亿斤粮食,范围几乎涵盖了全国所有的省份,最终让这场灾荒的危害降到了最低,也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除了最重要的救灾工作,董必武还需要代理更加复杂、更加繁忙的工作,在两个月的时间里,董必武共主持召开了8次重要会议,讨论并决定了50余件国内外重大事务。除了亲自主持的会议,董必武还参加了数不清的会议,涉及当时国内几乎所有的部门,经常前一个小时在跟水电部领导谈,后一个小时又在跟劳动部的领导谈,忙得连饭都吃不上。
后来,董必武给侄子写了封信,说:“我忙的情形你们是难以想象的。别人在星期六下午、星期日一般不办公;夜晚只有我们党内少数人办公,夜晚办公的,白天往往不办公。我呢,早晨总是七点多起床,晚上总是两点多才睡觉,无所谓星期六,星期日,随我工作的秘书和警卫人员都拖得很辛苦。”
(图:董必武与周恩来夫妇)
如此拼命的工作,自然也赢得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认可,当周恩来回国的时候,特地向他表示了感谢,说没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做这么多。
董必武跟朱德同岁,都是1886年出生,比周恩来大了12岁,连周恩来都感慨有时身体吃不消,当时已64岁高龄的董老就更不用说了,简直就是在用老命在拼!
1975年4月2日,董必武与世长辞,终年90虚岁。
毛主席听说了这个消息后,闷闷不乐,一天都没有吃东西,也没有说话。他在缅怀这位跟他一起创建中国共产党,又一同开创新中国、一同建设社会主义的老战友,这样能共事一生的老战友,全世界又有几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