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汉初三杰中为何唯独萧何下场最好?概因他对于刘邦的功绩不可磨灭

汉高祖刘邦开创了史上最为强大的王朝汉朝,然而他的开创离不开汉初三杰,但是三人中却唯独萧何下场最好,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大秦帝国的衰败无处不在,这种天下大乱的前兆已经如同洪水浸润到帝国的狭小角落。作为秦朝基层的公务人员萧何,对此有着更为清晰的预判。秦泗水郡御史欣赏萧何的才干,要推荐他到京城咸阳做官,大概萧何这时预感到秦王朝即将到来的危机婉言谢绝了御史的提拔,继续留在沛县做县吏。这种看似“不思进取”的举动,证明了萧何的过人远见。在这个贫乡僻壤的地方,他始终密切注视着“刘二”的一举一动。二人不仅是贫贱之交,更是患难之友。刘邦未做亭长时,不拘小节,贪酒好色,被人看不起,却为萧何所重。刘邦几次触犯秦朝法律萧何全力斡旋,使其化险为夷,做了亭长的刘邦奉命到咸阳服役,别人送300钱给他作路费,只有萧何对他格外关照,送了500钱。这件小事说明,

萧、刘二人在丰沛起义前关系已非同一般了。

刘邦与吕后的婚姻,萧何也有撮合之功。沛县县令的好友吕公请客,赴宴者都要送贺礼。萧何担任宴会的主管,负责收贺礼。送1000钱以上的宾客才可以坐在堂上。刘邦谎称送礼10000钱,实际上一个钱也没带。萧何为刘邦开脱,不加阻止。刘邦因此得以大模大样地坐在堂上,表现得洒脱大方。正是在这次宴会上,吕公看中了刘邦,把女儿许配给他为妻,她便是后来的吕后。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吴广起兵反秦萧何等助刘邦在沛县响应。刘邦任命萧何为沛县县丞,管理起义军的行政和后勤事务。

在社会动荡不安、天下纷争时期,选择贤明之主尤为重要。萧何慧眼识刘邦,良谋结明主,谢绝泗水郡御史的提拔,等待时机协助刘邦发动丰沛起义,迈出了他政治生涯中重要的第一步。可以说,在刘邦的人生起步阶段,萧何对其提助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司马迁在《史记》之初提到萧何时,他不过是一名沛县县府中从事文墨工作的平凡小吏,就是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县府小吏,却似乎有着超凡的预先感知能力,给当时只是一名地痞的刘邦提供多重帮助,安排给他第一份差事即出任沛县所辖泗水亭亭长。其二,在刘邦负责送沛县民夫到咸阳服役时,又比别人多送二百钱给刘邦。三,在沛县县令好友吕公来到沛县寄居时,是萧何让不持一钱的刘邦进入县令家,高祖才有机会被善相人的吕公“敬重之”,奉其为上宾才有机会娶吕雉为妻,并借助吕公的名望进一步加强他在沛县的实力。试想如果在刘邦进门时被负责主办的萧何拦住该是何等的尴尬与难堪!刘邦后来一匡天下,

建立不朽基业恐怕也早在萧何意料之中。

劝刘邦屈尊汉王、暂居汉中和推荐韩信为帅,是汉初开国时的两件大事,对刘邦战胜项羽具有重要作用。

秦朝灭亡后,项羽自立为楚霸王,主宰天下,又分封了十八个诸侯王。楚怀王曾和反秦将领们订立盟约:

谁先攻入关中,就让谁做关中王。关中是秦王朝发迹之地,八百里秦川物阜人丰,地势险要。刘邦先破秦定关中,理应王其地。项羽负约,借口巴蜀也是关中地区,把刘邦分封到崇山峻岭阻隔的汉中

(治今陕西汉中)地区做汉王;

将关中封给章邯、董繄、司马欣三个秦军降将,企图利用他们防范刘邦东进。刘邦大怒,打算立即和项羽决一雌雄。众人规劝,刘邦不听。萧何分析了刘、项双方的力量对比,劝刘邦向商汤和周文王学习,忍一时之气,暂且称王汉中,抚育百姓广招贤士,收揽民心以巴蜀为基业,还定三秦,然后东进统一天下。萧何对形势的精辟分析,显示了他的远大战略眼光。在当时楚强汉弱的情况下,逞匹夫之勇,图一时之快与项羽交战刘邦必败无疑。只有暂时隐忍不发,寻找有利时机再作图谋才是明智的抉择。萧何提出的“养其民以致贤人”的政治措施,“收用巴蜀,还定三秦”的进军策略,实际上成为刘邦在楚汉战争爆发前的施政方针。冷静下来的刘邦接受了萧何的建议,率部前往汉中,屈就汉王。萧何被任命为丞相,负责处理汉政权的主要行政事务。

刘邦部下不乏勇将,但缺少帅才,萧何数次推荐韩信,刘邦犹豫不决,韩信得不到重用,遂不辞而别。萧何闻报,顾不上禀奏,星夜把韩信追回,去见刘邦。刘邦责骂萧何为什么逃亡?萧何答:

“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刘邦得知他追的是韩信又大骂: “诸将亡者数十人,你不追,为什么偏偏追韩信?”萧何说:

“诸将易得耳。至如韩信,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刘邦答应拜韩信为将。萧何说:

“虽为将,信必不留。”最后,刘邦答应拜韩信为大将军。拜将时,韩信谈了对楚斗争的有利条件及策略,刘邦听后大喜,“自以为一得信晚”。萧何月夜追韩信成为识人、荐人的千古佳话。

萧何不但慧眼识英才,而且宽宏大度,不计私怨荐贤相。萧何与曹参既是同乡,又是共同协助刘邦在沛县起事的老战友。灭秦之后,曹参随刘邦南征北战萧何留守关中,二人交往稀少。西汉建立刘邦评定功臣名次以萧何为首。战功卓著的曹参不服,与萧何争功,二人因此产生了”嫌隙。曹参在齐国为相九年,文献不见他在此期间与萧何往来的记载。即便如此萧何临终前,仍然向惠帝推荐曹参接替他为丞相,表现了优秀政治家以大局为重、不因私废公的气度和风范。萧何任相期间,在政治、经济、人事、法制上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继任者曹参“举事无所变更,一遵何之约束”。

楚汉相争,长达五年萧何治理关中井井有条。汉得三秦后,未及巩固便出关东征。萧何“留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在刘邦多次失军亡众,溃不成军时,萧何总是以关中的人力、物力输往前线,使刘邦重整旗鼓,继续与项羽抗衡。

从以上可以看出萧何一生很谨慎,然而,正是因为萧何的谨慎,无论是后来的那部《史记》与《汉书》,却几乎都给了当时的萧何同样的定义:

太史公曰:萧相国何於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史记·萧相国世家》

赞曰: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当时录录未有奇节。《汉书·萧何曹参传》

本来,笔者还没太在意这句评语,然而,当后来查看“录录”二字的意思之时,笔者却忽然很愤怒。

录录: 通“碌碌”,庸碌无能。如:公等录录。——《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没错,这就是庸碌的意思,是,萧何这个时候因为出身的低下,而始终如履薄冰的做事,未有奇节笔者可以理解,但是,为何要用“录录”这样的词呢?

笔者当然是很尊重司马迁和班固这两位大家的,但,面对于此,不知别人如何,唯独笔者却从中感受到了司马迁和班固两位史学家对于萧何的不屑。

其实,包括他们之后对于萧何的评语,也是一样,对他们而言,或许就认为,萧何能够成就后来的伟业,完全就是走运,是啊,你看看,一个曾经小小的暴秦刀笔小吏,居然就获得了如此

的名位,而我等这种名门之后,功勋之族子弟,却只能在此写史书,很不忿啊。好吧,原谅笔者在此恶意揣摩了两位史学大家的心思。

但事实上,他们就是如此说的啊:

太史公曰:萧相国何於秦时为刀笔吏,录录未有奇节。及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谨守管籥,因民之疾法,顺流与之更始。淮阴、黥布等皆以诛灭,而何之勋烂焉。位冠群臣,声施後世,与闳夭、散宜生等争烈矣。《史记·萧相国世家》

赞曰:萧何、曹参皆起秦刀笔吏,当时录录未有奇节。汉兴,依日月之末光,何以信。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