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身殉国的君王为何被称为千古暴君呢?

中国古代第一位以身殉国的君主是谁呢?他的名气非常之大,可惜却非为国捐躯的贤名,而是遗臭万年的骂名。他就是商代最后一位君主帝辛,名字叫做子受(德),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商纣王。中国有文字的记载中,夏朝的末代君主桀,是被商汤流放软禁起来的,商朝末代君主纣王则是第一位赴国难而死的君主。

早在纣王的父亲帝乙时,商的国力就处于衰弱阶段。帝辛继位之后,整顿军备,发起对叛乱多年的东夷的征讨,帝辛不仅战胜了东夷,还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可惜的是,帝辛只知道武力征伐,却不知政治教导,这使得许多诸侯国趁朝廷空虚、大军在外时起了反叛的念头。把这念头付诸实践的就是周武王姬发。

周武王趁朝歌(商朝都城)空虚,率领诸侯联军讨伐帝辛,帝辛调不回大部队,只好仓促武装了许多奴隶、战俘,让他们对抗周武王的联军。联军人数不多,不及帝辛军队的四分之一,但是士气旺盛,商军看到联军后大部分人都倒戈相向。帝辛见无法挽回败局,并没有弃都城逃跑,表现的很有气概,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做了中国古代第一位死社稷的君主。

引用毛伟人的话就是: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他的俘虏政策做得不大好,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朝亡了国。

"纣”,是周武王灭亡商朝后给帝辛的谥号,是个实足的恶谥,由此可以看出周武王对他没有丝毫的好感,厌恶十足,也说明周王朝对商王朝的敌对态度。周朝八百余年,它的态度自然也成了当时以及后世的态度,所以商纣王也即最昏聩、最荒悖君主的代名词。《封神演义》广泛流传后,纣王更加成了十恶不赦的恶魔,就连大商王朝的末代君主自焚殉国也成了与鹿台及珍宝一起化为灰烬的圆满结局。

帝辛自幼聪明过人,力大无比。在《荀子非相篇》中,说帝辛“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史记.殷本记》云:“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帝辛即位之后,重视农桑,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国力强盛。他打退了东夷的扩张,并且使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特别是讨伐徐夷的胜利,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这场战争不仅保卫了商朝的安全,而且扩大了商朝的领土。毛泽东评价:“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统一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 ,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统一东南之 后,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向东南传播,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民族的融合。郭沫若先生写诗赞道:“但缘东夷已克服,殷人南下集江湖,南方因之惭开化,国焉有宋荆与舒。”

那么,为什么后世流传,商纣王是个昏君呢?这都是周朝造的谣言,用以诋毁帝辛,美化自己。在零星出土的商代遗物中,我们发现在商人的史书记载中,商纣王被称为帝辛。而在出土的周代遗物中,才是被称为商纣王。一个帝王有两个不同的称号,说明当时肯定有一段特别的历史。在商周之际,出现了两种正史。一般情况下,正史是官方修的史书,野史则代表民间的看法。也就是说,历史上不应该出现两种正史。商周之际出现两种正史,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当时的实际情况是,作为战胜者的虚弱的周王朝和作为战败者的不可小觑的盘根错节的庞大的商人势力并立于世。由于出发点不同,商人记载的历史和周人记载的历史是截然相反的。

在周人的历史中,商纣王有什么罪行呢?周人的官方史书没有保存下来,唯流传 下来的是政治文典《尚书》。在这本政治文典中,有三篇记录帝辛罪状的文章:《泰誓》《牧誓》《武成》。前两篇为战争前的动员,极力诋毁敌人是不言而喻的。《武成》是周武王战胜后祭天的祭文,可信度较高一些。《武成》记载:“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丞民,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这是周人对帝辛的丑化性宣传。其实,情况并非像周人所说的那样,正如毛泽东所说:“当时微子是里通外国。为什么纣王灭了呢?主要是微子反对他,还有箕子反对他,比干反对他。纣王去打东夷,把那个部族征服了。纣王是很有才干的。后头那些坏话都是周朝人讲的,不要听。”郭沫若又进一步说:“殷纣王这个人对于我们民族发展上的功劳倒是不可淹没的。殷代末年有一个很宏大的历史事件,便是经营东南,这几乎完全为周以来的史家所抹煞了。”又说:“中国南部之所以早被文化,我们是应该纪念殷纣王的。”其后他又大力宣传,为帝辛翻案:“中原文化殷创始,殷人鹊巢周鸠居。

通过商人的零星资料,我们可以大概描绘出这样的一个画 面:内部四分五裂外部群强环伺。帝辛即位后,他一方面对四分五裂的内部庞大的反对阵营进行分化打压,不惜采取高压手段,杀比干,囚箕子,逐微子;另一方面,选拔外来逃臣中的飞廉、恶来为将,牢牢掌握军队。通过这些政策,帝辛依然没能解救病人膏育的大商王朝。后来飞廉、恶来两人全都战死沙场,为国捐躯。在商人看来,“纣王那个时候很有名声。商朝老百姓很拥护他。纣王自杀了,他宁死不投降”。

周朝八百余年,它的态度自然也成了当时以及后世的态度,所以商纣王也即最昏聩、最荒悖君主的代名词。《封神演义》广泛流传后,纣王更加成了十恶不赦的恶魔,就连大商王朝的末代君主自焚殉国也成了与鹿台及珍宝一起化为灰烬的圆满结局。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商纣王是不是真的冤枉,毕竟三千多年的认知,不是我等小民所能扭转的。看看那些为他翻案的人都说了些什么?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端木子贡,孔门十哲之一,针对当时群体抹黑商纣王的现象,子贡一针见血地指出: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也就是说,纣王没有那么坏,讨伐纣王的人害怕坏名声落到自己头上,所以才极力宣扬自己而诋毁纣王。

再就是宋人罗泌对《尚书》、《史记》等古籍的分析,他发现商纣王的罪名完全是模仿的夏朝暴君桀,不过帝辛是夏桀加想象的罪恶集大成者,另外明朝顾炎武认为,帝辛只是适逢其会,换了任何人也是一样。

而到了近代,史学界、文学界突然掀起了沸沸扬扬的翻案运动,包括商纣王、秦始皇、曹操等人,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更是赋诗一首为纣王鸣不平:“偶来洹水忆帝辛,统一神州肇此人。百克东夷身自殒,千秋公案与谁论?”在郭沫若看来,商纣王创立了中国民族一统的基业,死后背上的千古骂名,是应该有人说说公道话了。

历史的主流学派统统把帝辛即商纣王作为反面教材,告诫君主们一定不要学他。帝辛到底是位什么样的君主,也许只有以后出土更多相关文献我们才能清楚。不过,他作为一国之君能以身殉国的这种大义,是值得推崇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