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是大清王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可以说不出意外的话,他就是在康熙死后的下一位皇帝。但是他的太子生涯却大起大落,两次被立,两次被废。最终的下场不过是被终身囚禁,亡于雍正三年。
在胤礽出生还不到二十个月的时候,康熙就封其为太子,康熙十四年(1657年)十二月便在太和殿举行了隆重的册封大典,胤礽便成了皇太子。胤礽在少年时颇为聪明,而且有勤奋好学,不仅精通满汉文字、熟读诗文经史并且还有一身娴熟的骑射技艺,康熙颇为满意。在他二十岁时康熙便给他开始创造独立处理政事的机会,以便早日担当大任。但其事事不如预料一样,胤礽甚微皇储地位显赫,必然有人阿谀奉承,身边也就出现了一批拥护他的势力,索额图就是代表。身为康熙朝已故辅政大臣索尼之子索额图他官居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康熙对其重用其势力很大。成为了太子党的核心人物。
由于太子党的势力不断增强,胤礽与康熙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康熙亲征葛尔丹,皇帝住行宫博洛河屯(今河北隆化)对战事直接进行指挥。在两军交战的时候康熙突然生病了,高烧不退。跟随的大臣非常担心,极力劝康熙回京休养。 他也只好顺从,命皇太子和皇三子前来接驾。但是皇太子到行宫见到患病的父亲的时候,竟然没有显现出一点的担心,这使得康熙心里颇为不满,让康熙觉得自己养于多年的儿子竟没有至孝之情,于是讨厌之情油然而生,命他返回京城。这件事在康熙心里多年念念不忘。这成为他对胤礽态度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后父子矛盾逐渐加深。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皇帝率兵讨伐葛尔丹,在出发前命令太子守住国家,代行对各部院的奏章进行处理。如有大事发生,留守大臣合议后上报给皇太子决定。这事实上是给皇太子一个考验的机会。然而四个月后康熙回京是看到有很多政务都没有处理,对胤礽的不满和怨恨又增加了。康熙四十二年(1708年)康熙帝开始对太子党的势力进行打击,以索额图“议论国事,结党营私”令宗人府将其拘禁,于幽所处不久去世。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帝宣布废掉太子胤礽,将太子幽禁于成安宫。
太子初废,储位空缺,诸皇子争夺储位的斗争也开始活跃起来了。作为皇长子的胤禔得到了康熙的重用。他与皇八子胤禩同为反太子的核心人物。废了太子胤禔马上图取储位被康熙指责。而皇八子为人聪明,善与人交往办事能力强,康熙颇为欣赏。除了急于图取储位的皇长子和皇八子之外,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等其他皇子也一度受到审查,但不久即开释。
为了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互相争夺,拉拢朝廷大臣,结党营私。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初九,胤礽又被立为太子。次日分封诸子皇三子、四子、五子晋封亲王,七子,十子晋封君王,九子、十二子、十四子晋封贝子。在此之前八子复封贝勒。康熙为了太子之位能够稳定分封其他皇子,皇太子一时间没有了竞争的对手,加之康熙对他重新寄托希望,不仅经常关心垂问,而且基本上采纳了其提出的建议,使得父子关系较为融洽。
但是,胤礽并没有好好把握这次机会,在立为太子后,胤礽没有进一步的到皇帝的信任,天天无所事事,不理政事,与自己的好兄弟也没有处理好关系,巩固好太子的地位。康熙对此大失所望。并且勾结其党羽意图谋反,康熙大为震怒。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初一,康熙宣告再次将胤礽软禁起来,复立三年的太子再次被废除。太子被废,而营救太子更加激烈。康熙五十六年大学士王炎将再立胤礽为太子的奏折上奏,康熙置之不理。康熙六十年大学士王炎联合御史陶彝两人再次奏请复立太子,被康熙认为其结成朋党,同时认为他们会越来越猖獗,于是对其严厉惩罚,胤礽复位已经没有可能。
太子胤礽,可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为何在康熙晚年被抛弃?
首先问题就出在清朝不完善的继承制度上。清朝立储在康熙才是第一代。纵观清朝前期的历史,没有一位继承人是嫡长子。康熙皇帝想仿效汉族的嫡长子继承制,可是由于此制度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得到满清贵族的认可。这也是太子继承制度的死结。导致,太子出任监国时期,其他皇子仍然在蠢蠢欲动。
此时处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时期,皇太子与皇权矛盾的激化。预立储君,包括皇帝、满洲贵族和储君本人都一时无法适应这种新的情况。在康熙御驾亲征以及南巡时期,都是由皇太子御政监国。皇帝回来时,必然引发皇太子与皇帝的权力冲突。皇太子胤礽在监国期间,需要处理政事,必须培养自己的党羽,来为自己做事。这样就爆发了与皇权的矛盾。皇太子权势的不断增长侵犯和威胁了皇权。无形中朝廷里似乎要出现两个中心,至高无上的皇权受到侵犯。康熙帝是有名的长寿皇帝,这也让胤礽这个皇太子一当就是四十几年。他曾对人发牢骚时说过:“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可见此时的胤礽已到何等丧心病狂的程度。康熙无奈之下只能放弃太子。这就是第一次太子的被废的重要原因,也是最主要原因。
储君皇太子与诸位其他皇子的矛盾的激化。康熙一方面让太子领兵监国,同时有派其他皇子参与各种军政事务,其本意是锻炼和培养皇子,让他们为国家建功立业。康熙帝本意是培养教育皇子,没想到造成诸位皇子对皇位都有了觊觎之心。比如四皇子胤禛、八皇子胤禩都有了足以抗衡皇太子的势力,导致人心惶惶,大臣们也纷纷找到自己的靠山。于是朝廷党羽林立,吏治腐败。皇太子地位高于诸王,近于皇帝,又必然为诸皇子所不容,使矛盾更趋复杂。
皇太子虽复立,但原有的君储矛盾并未解决,所以很快就又发生了严惩皇太子党的事件。即步军统领托合齐结党案和户部尚书沈天生等串通户部员外郎伊尔赛等贪污案,都因涉皇太子党一事受惩。其罪又升级到是:胤礽潜通信息,求托合齐等人,借助手中之权势,保奏他尽早即帝位。这就是说,是皇太子在策划逼皇父尽早让位,因此,康熙怒不可遏。皇帝与储君之间的矛盾,终于又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康熙决定再废皇太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