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写文章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断句,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一句话的意思,在古代的时候并没有标点符号,那当时的人们是怎么断句的呢?
大家都知道古文晦涩难懂,现在我们看到的大部分古文都是经过断句的。将我们的标点符号加到古文中,这样虽然还是很难理解,但是大大的减少了古文的难度。
古代虽然没有详细的标点符号,但也有别的办法断句。根据出土的文献显示,简牍上的文字,遇到书写者预计阅读者有可能产生歧义的地方,就会画一短横,表示在那里点断,免得读者不明其意。这点在《侯马盟书》《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清华大学藏战国楚竹书》《马王堆汉墓帛书》中都出现过,而且出现得很频繁。
在传世书籍中,这种标点就更多了,有圆点、顿号似的点、三角、方块等各种类型,非常丰富,有的和现在的标点几无区别。出土竹简中,还经常出现一个墨迹浓厚的符号,有点像现在的“乙”字,表示这段全部完结,要另起一行记述他事。楚辞之外,出土竹简中还经常出现用两短横表示的重文符号,表示这个字其实是记载两个字的,但用法很复杂。比如《侯马盟书》:“熊章自质于君所=敢偷出入赵尼之所=及孙=。”这句里的三个两短横,都是重文符号,应该释读为“熊章自质于君所,所敢偷出入赵尼之所及子孙。”也就是说,第一个“所”字后的重文符号,表示这个“所”字代表两个“所”字。第二个“所”后面的重文符号又不同,因为原文“之所”两个字写得很紧密,只占一个字的位置,所以这个重文符号表示它代表“之所”两个字。第三个“孙”后的重文符号,则代表“子孙”两个字,因为“孙”这个字包括“子”字,为了节省笔画计,干脆就合并到一个字形。
《说文解字》作为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世界上早期的字典之一,许慎早已把标点符号收入书中。其中包括「、」,释义为「有所绝止、而识之也」;「()」,钩识也。清朝段玉裁注:「钩识者,用钩表识其处也。……今人读书有所钩勒,即此。」所以,中国古代并不是没有标点符号,只是不全面而已。
古代的断句,全部都是老师教的。教会之后你再读书时完全就可以凭借自己以前学过的断句来理解了!
当然,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不能说明古代完全就没有符号! 比如有些古人在写文章时,为了不发生理解错误的情况,他们就会在有歧义的地方画一个“/”以此来表示这地方是断开的!
不过,古代也有很多书确实没有标点符号,但也不影响阅读,为什么?因为古书很多虚词,比如“之乎者也”都是表示应该句读的位置,相当于提示:要断句了。但也有不少情况既无标点,又无虚字,就要靠现代的人去猜了。
第一个从国外引进标点符号的人是清末同文馆的学生张德彝。同文馆是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为培养外语人才而设立的,张德彝是第一批英文班学生中的一员。
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从此诞生。
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2月出版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是用白话和新式标点写作的第一部“新书”。
次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符号从此诞生。在陈独秀、胡适等人的支持下,上海一家小出版社标点、分段并出版了《水浒传》,这是中国第一次使用标点符号出版古典书籍。
其实中国从先秦时代就已经有标点符号了,这一点可以从20世纪以来的考古文物中见到,只不过这些符号没有统一的标准罢了。例如现存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有一些看似裂缝的竖线、横线,它们的主要功能就是起到分辞的作用,也就是把不同段落的卜辞隔开,以方便理解。
不只是甲骨文,在青铜器铭文中、竹简上,都可以看到一些颇为奇特的标点符号的萌芽。辟如在战国时代的竹简中就可以见到“└”型符号,通常表示一篇文章的结束;又如“_”作用就融合了现代的逗号与句号,用来表示断句。据清朝杰出史学家章学诚《丙辰札记》考证:「点句之法,汉以前已有之。」
因此中国古代只不过没有现代的标点符号,而不是没有标点符号。
古书上没有标点符号,但我们的祖先有很强的断句能力,这大概是读书学习的基础节能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