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这是诗圣杜甫对自家被子的描述,堂堂唐代大诗人,难道连一床暖和的棉被都没有吗?
杜甫确实没有棉被,但不是因为他贫穷潦倒,而是因为唐朝没有棉花。
棉花在中国的推广和普及
棉花原产于印度和阿拉伯,直到宋末元初才开始传入中国内地,首先在福建、海南、陕西等地区种植,著名的棉纺织家黄道婆就是在这一时期,在海南岛大幅改进了棉纺织技术,制作并推广搅车、弹棉弓、纺车等器具,才使得棉花得以在江南地区大面积推广。
不过这个时候寒冷的北方仍然没有大面积种植棉花,到了明年初年,朱元璋为了恢复经济,鼓励垦荒,采取强制北方百姓种植棉花的措施,才使得棉花在全国范围普及。
棉花在全国普及后,以其经济实用、物美廉价的特性深受平民百姓欢迎,棉花制品如棉衣、棉帽、棉被,很快成为百姓御寒的必备利器。
古人御寒保暖的招数
古代没有棉被,夏天可以盖单被,冬天必须絮入保暖材料,否则能把人冻坏甚至冻死,古代用于“絮被子”的材料有以下几种:
1,丝絮。最昂贵的材料,蚕茧可以缫丝制成绫罗绸缎,也可以把制成絮状的蚕丝,塞进被子里取暖,轻盈洁净,保暖效果好,现代就有很多盖蚕丝被的,但在古代这种蚕丝被造价太高,只有大富大贵之家才用得起,普通百姓想都不敢想,而且不适合大规模制作。
2,干草。
最廉价的材料,可以是麦桔、稻草、桑麻等,穷苦百姓的标配。盖这种被子,就别追求舒适性了,保暖效果也是聊胜于无,总比没有强,直至如今,一些贫困地区的百姓也是床上铺干草取暖。记得小时候在农村见到的流浪汉,冬天都是钻到麦桔垛里过冬。
3,芦花。很多人都见过芦苇,每逢夏秋季节,芦花飞雪,贫穷的老百姓就用芦絮制作棉衣棉被取暖,廉价实用,但保暖效果较差,蒲草绒、杨絮、柳絮等作用类似。
4,绒毛。鸡、鸭、鹅、兔、羊等禽兽的绒毛,也可以絮入被子取暖,保暖效果类似如今的羽绒服,但同样面临成本高昂的问题,即便王公贵族也很少使用。
5,棉絮。
棉花传入中国前,本土也是有“棉絮”的,这种“棉絮”是木棉树的棉絮,生活在南方的朋友应该知道木棉树的棉絮类似如今的棉花,可以用于填充被褥。
6,兽皮。兽皮是相当原始的取暖材料,保暖效果好,也有把兽皮制成被子盖的,但比较少见,因为兽皮多用于制作冬天的衣物,制作被子所需皮毛数量很大,成本较高。
民间传说“二十四孝”中有一个“鞭打芦花”的故事,讲的是春秋时的大孝子闵子骞饱受后妈虐待,后妈给亲生儿子的棉衣里絮棉花,给闵子骞的棉衣里絮芦花,后来被父亲发现。
这个故事编的并不高明,因为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棉花,用木棉絮或丝绵更合理一些。或者说,这个故事里的棉,指的就是木棉。
古人除了上述保暖方式,其实还有一个最原始的方式:“抱团取暖”+“摩擦生热”,不过首先你得解决单身问题,拥有一个老公/老婆才可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