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延续约800年之久的周王朝最终是让秦国给灭掉了。秦国远在西部蛮荒之地,它怎么能灭掉定鼎洛阳的东周王朝呢?这原因说是秦国的强大,或说是周王朝的没落都是对的。但更为关键的原因,却在于它“决胜宜阳”的东进战略。宜阳是战国时期韩国的大县,又是周室的西部屏障,攻下了宜阳,不仅灭周如探囊取物,东进中原也将门户洞开。
正因为这样,从公元前391年往后的百年间,秦国曾多次远途劳师,攻打宜阳。其中有两次战争打得相当激烈,当然对秦国的东进战略也最有决定意义。
一次发生在公元前308年。秦武王对他的左丞相甘茂说:“我真想坐车通过三川之地,去看看周朝的都城。能够这样,我就死而无憾了。”言外之意显然是说,我想灭了周朝,你先把控制三川要道的韩国拿下吧。甘茂心领神会,当即就说:“请允许我出使魏国,促成秦魏联盟攻打韩国。”武王答应了他的请求。可是甘茂到了魏国后却产生了很深的顾虑,于是就派一同出使的向寿回国禀报说,他已经说服魏国联合攻韩,但请大王改变主意,别再攻打韩国。武王大惑不解,亲自到息壤迎接甘茂。甘茂到达后,武王就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甘茂说:攻打韩国的重点是攻打宜阳,“宜阳名义上是个县,其实相当于郡。如今我们离开自己的险关要塞,千里劳军去攻坚克难,注定无法速战速决。这就是我的顾虑所在。从前,鲁国有个跟曾参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说‘曾参杀了人’,曾母听了这话,没有理会,气定神闲地继续织布。
不一会儿,又有一个人告诉她曾参杀了人,她依然神情自若,不停地织布。没过多久,又有来人说曾参杀了人,曾母就扔下梭子,离开织布机,翻墙逃走了。凭着曾参的贤德和他母亲对他的了解,居然三个人的误传就能使母亲信以为真,而我甘茂的贤德比不上曾参,大王对我的信任也不及曾母对她的儿子,再说怀疑我的人又何止三个,恐怕大王也会像曾母投梭那样听信谗言啊!”甘茂又提到了一件事,说当年魏文侯让乐羊带兵攻打中山国,三年才攻下。乐羊回到魏国论功请赏,魏文侯却把满箱子的告发信拿给他看
,吓得乐羊连行叩拜大礼说:“打下中山国哪敢说是我的功劳,这全是主上的英明啊!”甘茂接着便切入主题说:“我是一个寄居秦国的臣僚,被人怀疑应属正常,只怕大王在节骨眼儿上听信朝臣误导,造成攻韩之战半途而废啊。”武王说:“我决不会听他们的,请让我跟你盟誓。”终于让甘茂统兵,攻打宜阳。正如甘茂预料的那样,秦军遭到了韩国军队的顽强抵抗。韩军凭借崤函险关与三川隔阻的有利形势,采取坚守策略迎头激战,使得秦军苦攻了5个月,仍然没有拿下宜阳。甘茂深刻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宣布用私金奖赏将士,并亲自披甲冲向前沿阵地,与韩军决一死战。果然在这节骨眼上,右丞相樗(chū)里子等重臣对甘茂攻韩提出强烈质疑,奏请罢兵。武王于是召甘茂回国,打算班师。甘茂说:“息壤就在那里,您忘了吗大王?”武王还算记性不错,说有这事。遂调集全部兵力由甘茂统帅,进攻韩国,终于在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307年占领了宜阳。这场战争,斩杀韩军6万人。秦武王也真就通过三川之地,到了周都洛阳。心愿已了也罢,未了也罢,偏又死在了那里。
秦军攻占宜阳9年后,遭到齐、魏、韩联军大举进攻,双方展开了长达3年的持久战,最终迫使秦国让地求和。在这场战争中,韩国重又收复了军事重镇宜阳。
但是局势很快又出现了逆转。秦军攻打宜阳的另一场重要战争,就这样打响了。
公元前296年,接替秦武王就位的秦昭王派大将向寿率部东出潼关,进军宜阳。秦军首先占领了当时宜阳县的西部地区(今新安、渑池两县崤函山区的外围一带),以此为根据,伺机夺回被韩军收复不久的宜阳重镇。这次宜阳战役的对阵方是韩魏联军。为了策应中路突击,攻占宜阳,秦军发起南北两翼攻势,牵制韩魏兵力。接着,改由名将白起代向寿为主帅,指挥宜阳战役。这是公元前293年,白起调集兵力佯攻新城(今洛阳西南),吸引韩魏联军主力前往解围。诱敌势成后,秦军主力迅速向敌后迂回,切断了韩魏联军的退路。这时,韩军为解新城之围全速开进,而魏军却迫于本土两面受敌的压力开始动摇意志,行军迟缓,暗中向秦求和。白起果断利用这一情势,首先咬住后面的魏军予以截击,并一路追杀将其残部逼入伊阙龙门。前来救援的韩军主力,也一并被居高临下、追杀封堵的秦军围困在伊阙山下的狭隘地区,展开了宜阳战役中最为惨烈的殊死决战。占尽地利的秦军士气倍增,在伊阙之战中以少胜多,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接着,秦军挟全胜之威,回师攻占了宜阳重镇及附近5座城池。韩魏元气尽伤,自此一蹶不振。这场战争,再次打开了强秦入周问鼎、逐鹿中原的大门。
公元前256年,秦国灭掉了周朝最后两个封国之一的西周国;7年后,又灭掉了东周国,宣告了周王朝的彻底终结。又过了28年,秦国尽灭六国,建立了天下一统的大秦帝国。显然,在秦国东进战略格局中,全面撼动周朝与六国生存根基的战争,便是宜阳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