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果然人如其名,他的谦逊隐忍甚至超过了他的战功彪炳。当然,很大程度上是在三国俗文化中通过周瑜的"少年气盛"对比出来的。正史看不出周瑜有什么" 少年气盛"的地方,所以不足为证,但少了这么一个有力证据,陆逊的谦逊仍然不减。
为什么陆逊给人印象总比实际年轻得多,因为他太谦逊了!比如代吕蒙时已经三十七八,给关羽写信的时候处处以晚辈自居,简直有点发酸了。当然效果也是极好的。
相对来讲陆逊是本人与评价出入不大的,历史对他相对公平一些。不过,他也某种程序上充当了诸葛亮登上神坛的人梯。陆逊不肯进一步追击刘备本是提防东线有变,可到了三国演义的作者哪,就弄出一个有强烈神话色彩的的" 八阵图"来。
陆逊和诸葛年龄相仿,也是同时代发生工作关系的人(周瑜鲁肃不是,他们恐怕到死都与诸葛亮见不了几回面),也和诸葛亮一样出将入相封候进爵。孙权一度把自己的印玺放在陆逊官署里,给诸葛亮的来往信函,陆逊修改后直接盖章送出。细心的人会发现,我不但拿周瑜和诸葛亮比,四杰里面除了吕蒙外都与诸葛亮有可比性,而陆逊是与诸葛亮相同点最多的,只可惜他的结局不太好,否则又是一个完美人物(诸葛亮式的完美而不是周瑜式的完美),但这绝不能说明刘氏父子比孙权更" 仁",只能说明诸葛亮更有运气:跟随刘备的时候,刘备已老,诸葛亮还年轻,是初出道的书生,刘备不用担心他,到了刘禅的时候,主上年轻无知,诸葛亮已经成熟,当然是臣驾驭君了。国内比则是周瑜最运气,那时孙权还不太成熟,有倚赖性,会拍你的肩膀管你叫哥哥,所以周瑜死的早是大幸运,孙权会哭"孤何赖哉",一辈子保持你一个美好形象。陆逊和孙权差不多大,孙权称帝后渡过漫长的君臣关系难处的的时代。如果孙权早点死,最优秀的太子孙登陆没有死的话,陆逊辅佐新帝可能会好得多,而且君臣关系肯定比诸葛亮与刘禅更好,因为陆逊比起诸葛亮来,不但打仗更有本事,处理内政也更有灵活性。
陆逊军事上主要成是夷陵之战。(三国三次大战东吴主导得胜有两次,对于这点象我这个有倾的人自然是非常得意的,只可惜两次都是以守取胜,也许东吴注定了能守不能攻的命运。)夷陵之战本来就是面对一个历来以不会用兵著称的对手,且发动这场战争本身就是犯了严重战略错误。而赤壁之战比是对方虽冒兵家之忌却并没有犯战略上错误(有时候成功的战略是要冒一些兵家之忌,但决定战争成败却有无法预知的因素)。且与赤壁之战比起来双方兵力悬殊不太。所以成就不象赤壁之战那样惊人。这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已经不是造就英雄的前三国时代了,时代和环境造就了陆逊的谨慎,也造就了诸葛亮的谨慎。
陆逊在历史上表现出惊人的才能,确没有得到与其才能相当的历史地位。陆逊和诸葛亮做的事差不多,可为什么远不如诸葛亮的历史地位?因为他托身非主。同样陆逊比周瑜做了多得多的事,可也远不如的周瑜的历史地位?因为他生错了时代。所以陆逊也是个很遗憾的人物。
不过好在陆逊还没象他的前三任一样受那么多贬低和歪曲,唯一的解释是:他太象诸葛亮了,贬低他等于贬低诸葛亮。看到逊传中对陆逊用兵的描述,如果再多一副羽毛扇子,完全是一个演义里诸葛亮。如果进行一下亮逊比较恐怕又是一篇大文章,不过我现在已经没有时间了,就此搁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