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代枭雄,雄踞中原、叱咤风云、三分天下的魏武帝曹操,一向乐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然而就是这样的“三国演义”人物主角,其陵墓所在地却一直是考古界的一个不解之谜,堪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甚至历史流传至今竟有“七十二疑冢”之说。
然而,正所谓“千年之谜,一朝破解。”日前,在北京举行的曹操墓考古发现新闻发布会上,河南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二号墓地的考古挖掘最终解开了困扰人们多年的谜团,根据出土“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的石牌、鲁潜墓志、以及西门豹祠位置,经过多位专家充分论证,最终确定西高穴村就是曹操墓所在地。至此,曹操陵墓到底在何处这一千古之谜终于被成功破解(12月27日《中国广播网》)。
欣喜兴奋之余,笔者不由联想起这位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诸多值得我们时下官员学习效仿的地方来,下面就和大伙侃侃其中的一二三吧!
一、不惧权贵,刚直不阿。东汉灵帝熹平三年(174),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当时的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势聚居之地,他们仗势欺人,为非作歹,民怨极大,很难治理。曹操一上任,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一次,皇帝宠幸宦官蹇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二、不看关系,唯才是举,身边凝聚了大批难得的人才团队。东汉时期选拔官吏,被选用人既要有仁义孝悌等方面封建道德品质,也要有高贵的家世出身。曹操为吸引更多人才,大胆摒弃破除落后的选人用人观念标准,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质、出身下层的人,也能被提拔任用。从公元210年到217年,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有才能的人。比如于禁和乐进,是曹操从士兵中提拔起来的大将;张辽和徐晃,是曹操从亡虏中选拔出来的大将。他们作为名将,辅佐曹操成就大业,均立有赫赫战功;被曹操任命为州牧和郡守的许多人,也都出身低微。正是这些堪称当时的先进用人选人标准,让曹操得以统一北方,三分天下,成就了一番霸业。
三、生活上崇尚节俭,抵制奢侈享受,并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史书称曹操“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帷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通俗地讲,就是穿戴朴素,衣被破旧,补丁摞补丁。在曹操的大力倡导下,东汉以来的奢华之风为之一扭,时人都以廉洁勤俭自律。即使是高官显贵也不敢过度铺张,甚至出现了有人故意穿破旧衣服取悦曹操的咄咄怪事;曹操的遗嘱,也体现了自己的一贯俭朴的风格:“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
四、胸襟宽广,大度容人。官渡之战之后,曹操缴获了袁绍大量的文件,发现其中竟是许多手下人写给袁绍的信,按照常人的反应,应该一个一个按图索骥,严肃追究,然而曹操没有。要知道,当时袁强曹弱,形势所迫,一些谋士、知识分子是为了自己的前途找出路不得已而为之。曹操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后,对这堆书信,连看都不看,立即下令全部烧毁,从而感化了一大帮知识分子,得以“得人心者得天下。”
五、情趣高雅,爱好学习,不少优秀诗文名篇流传后世。史书记载,曹操统兵打仗数十载,经常是手不释卷,学习通宵达旦,甚至在行军的马背上,在战事的余暇里,在登山的途中,都能做到抓紧一切时间看书学习,谈论交流,赋诗明志。在其执政期间,在他高雅情趣的直接带动下,不仅有大量诗歌散文名篇流传于世,而且形成了“建安文学”流派,有力促进了当时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六、坚持依法行政,不断推进法治建设。曹操一开始走上仕途就积极尝试用比较严格的法律改变当时权豪横行的情况,自己掌握政权以后,更是大力推行抑制豪强的法治政策,积极倡导依法治国。他说:“夫刑,百姓之命也”;“拨乱之政,以刑为先”。他还先后起用王修、司马芝、杨沛、吕虔、满宠、贾逵等知法懂法的地方官吏,抑制不法豪强。如果把袁绍和曹操在冀州先后推行的治术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情况:“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摄”。在袁绍的宽纵政策下,“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这样,自然不能使“百姓亲附,甲兵强盛”。所以袁绍虽地广、兵精、粮足,但最终还是被曹操所击败。这一点上,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称曹操擅于“化乱为治”,看来并非无稽之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