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细数那些和蜀汉集团有利益交集的少数民族

说起三国里蜀汉集团请的外援,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三国演义的武陵蛮人——沙摩柯,其实沙摩柯在历史上也存在(三国志陆逊传: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馀营。三国志先主传:吴将陆议、李异、刘阿等屯巫、秭归;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军次秭归,武陵五谿蛮夷遣使请兵。&驻营,自佷山【佷,音恒。】通武陵,遣侍中马良安慰五谿蛮夷,咸相率响应。)刘备能够拉拢沙摩柯为首的武陵蛮人更多是因为东吴对武陵蛮人构成了威胁(三国志吴书黄盖传:武陵蛮夷反乱,攻守城邑,乃以盖领太守。时郡兵才五百人,自以不敌,因开城门,贼半入,乃击之,斩首数百,馀皆奔走,尽归邑落。)至于为什么武陵蛮人服从刘备在荆州的统治我不得而知,也许刘备并没有去抓武陵蛮人出来为他打战,而东吴抓山越人的习惯大家都知道。而蜀汉和羌胡人以及鲜卑人的合作才是重头戏,诸葛亮的北伐很大方面靠着羌胡人和鲜卑人的帮忙。先说羌胡人,羌胡人居住在凉州,蜀汉的将领姜维就带有羌胡人的生活习惯(三国志蜀书姜维传:维自以练西方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季汉集团和羌胡人的联系得从马超说起,自董卓为首的羌胡人武装力量灭亡后,(为什么说董卓是羌胡人武装力呢?羌胡这个名字本身就指那些处在凉州拥有羌人等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的人,当然也包括汉人,而董卓的军队的主力由羌胡人构成,在后汉书里有董卓收编羌胡人的史料,还有蔡琰的诗对董卓部队的描写,董卓的很多部下都有羌胡人的联系或者习惯,比如李傕是北地人,郭汜信女巫,牛辅有羌人习惯等等,无一不表明董卓军队和羌胡人的密切关系。)关西就剩下原来的造反派马腾韩逐等人。马腾韩逐等人造反起家考的就是羌胡人,三国志马超传:马超字孟起,【右】扶风茂陵人也。父腾,灵帝末与边章、韩遂等俱起事於西州。三国志董卓传:韩遂等起凉州,复为中郎将,西拒遂。于望垣硖北,为羌、胡数万人所围,粮食乏绝。马超为什么会投奔刘备?而且刘备看到马超来之后就说我得益州?而且刘璋看到马超来之后放弃了抵抗?典略的理由是:后数从鲁求兵,欲北取凉州,鲁遣往,无利。又鲁将杨白等欲害其能,超遂从武都逃入氐中,转奔往蜀。是岁建安十九年也。真的是这样吗?典略曰:初超之入蜀,其庶妻董及子秋,留依张鲁。鲁败,曹公得之,以董赐阎圃,以秋付鲁,鲁自手杀之。很明显事情没有这么简单,看马超的逃跑路线:超遂从武都逃入氐中,转奔往蜀。再来一段史料:《三国志·东夷传》注引《魏略·西戎传》云:“氐人有王,所从来久矣。自汉开益州,置武都郡,排其种人,分窜山谷间……近去建安中,兴国氐王阿贵、白项氐王千万各有部落万余,至十六年,从马超为乱。不管为什么刘备会说我得益州了,也不管为什么张鲁为什么那么恨马超了,本文不探究这些,刘璋放弃抵抗和马超有着莫大的关系,本来刘璋还可以继续坚守的,因为马超一来,等于宣布了羌胡人和刘备联手了,刘璋岂能不投降?看刘备怎么夸马超:海内怨愤,归正反本,暨于氐、羌率服,獯鬻慕义。以君信著北土,威武并昭,是以委任授君,抗飏虓虎,兼董万里,求民之瘼。其明宣朝化,怀保远迩,肃慎赏罚,以笃汉祜,以对于天下。

诸葛亮北伐的时候,三国志诸葛亮传:一伐:六年春,扬声由斜谷道取郿,使赵云、邓芝为疑军,据箕谷,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三伐:降集氐、羌,兴复二郡,威镇凶暴,功勋显然。三国志魏书郭淮传:太和二年,蜀相诸葛亮出祁山,遣将军马谡至街亭,高详屯列柳城。张郃击谡,淮攻详营,皆破之。又破陇西名羌唐?虒於枹罕,加建威将军。姜维时期:正始元年,蜀将羌维出陇西。淮遂进军,追至强中,维退,遂讨羌迷当等,按抚柔氐三千馀落,拔徙以实关中。蜀汉集团能够拉拢羌胡人,一方面是因为马超和羌胡人的关系使然,另一方面是魏国并没有处理好和羌胡人的关系,蜀国利用了和羌胡人关系来对付魏国。

蜀汉找到的最可靠的盟友是鲜卑人,吴国可靠与否永安的李严可以解释,至于武陵蛮人和羌胡人都是因为魏国和吴国和少数民族关系没有处理好而使然的,羌胡人和蛮人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和蜀汉成为盟友,蛮人的实力不够,羌胡人只是反抗大魏,并没有其他想法。而鲜卑人实力绝对够,三国志鲜卑传:后鲜卑大人轲比能复制御群狄,尽收匈奴故地,自云中、五原以东抵辽水,皆为鲜卑庭。数犯塞寇边,幽、并苦之。田豫有马城之围,毕轨有陉北之败。&比能众遂强盛,控弦十馀万骑。每钞略得财物,均平分付,一决目前,终无所私,故得众死力,馀部大人皆敬惮之,然犹未能及檀石槐也。要说野心,鲜卑人也有,三国志鲜卑列传:后幽州刺史王雄并领校尉,抚以恩信。比能数款塞,诣州奉贡献。至青龙元年,比能诱纳步度根,使叛并州,与结和亲,自勒万骑迎其累重於陉北。并州刺史毕轨遣将军苏尚、董弼等击之,比能遣子将骑与尚等会战於楼烦,临陈害尚、弼。诸葛亮和鲜卑人的联手是第四次北伐:三国志魏书牵招传:会亮时在祁山,果遣使连结比能。比能至故北地石城,与相首尾。帝乃诏招,使从便宜讨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注汉晋春秋曰:亮围祁山,招鲜卑轲比能,比能等至故北地石城以应亮。)南北夹击魏国西线,可以说是诸葛亮五次北伐机会最好的一次,至于过程存在大量争议,结果是诸葛亮撤退,鲜卑人也撤退。

羌胡人和鲜卑人,一个曾经重创了汉朝,一个站在北方的废墟中崛起,羌人是一个变化的概念,羌人不等同于羌族。汉朝与羌族关系的固定剧本:反抗---镇压---再反抗---再镇压,汉朝大军到来前聚众造反,大军平乱时又化整为零。在这场漫长的战争里,一代又一代的东汉名将前仆后继,血战河西走廊,与羌人或胜或败,却按下葫芦起来瓢,这边平定了那边又造反,始终无法将其完全平服,漫长的河西地区烽火连天,汉人百姓惨遭杀戮,流离失所。从马援到皇甫规,从车骑将军马防、长水校尉耿恭车骑将军马防、长水校尉耿恭到护羌校尉段颖,一次又一次的屠杀让羌胡人这个群体和中原王朝的矛盾之间越来越深,董卓是中原王朝用来屠杀羌胡人的利刃,结果伤到了中原王朝自己。董卓这把利刃在和羌胡人的战争中发展了自己,并使自己成为了一支羌胡兵团带头人。羌胡人和中原王朝之间的矛盾很深,不是魏代汉或者晋代魏能够取消的。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到第三次北伐,羌胡人都有着出色配合。羌胡人,也在魏蜀连年的战争中壮大自己,羌胡人内迁凉州是无法改变的既定事实,实际上凉州本来就是羌胡人的地盘。虽然在夏侯渊、郭淮、邓艾、陈泰等人历次打击羌胡人伤亡不小,可是中原王朝已经达不到两汉时期对凉州的控制程度了。

羌胡人是可怜的,如果两汉以来的政府能够正确处理好和羌胡人的关系,至少,汉人和羌胡人的矛盾和血腥屠杀会少很多。羌胡人并没有一个能够统一羌胡人部落的领袖出现,这也是羌胡人虽然战斗力强却始终无法威胁中原王朝的一个原因,羌胡人内部都没有统一,何谈入主中原?

鲜卑人一开始就有一个单于檀石槐完成了统一鲜卑部落的壮举,三国志鲜卑传:檀石槐既立,乃为庭於高柳北三百馀里弹汗山啜仇水上,东西部大人皆归焉。兵马甚盛,南钞汉边,北拒丁令,东卻夫馀,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二千馀里,南北七千馀里,罔罗山川、水泽、盐池甚广。檀石槐的本事很强,三国志鲜卑传:熹平六年,遣护乌丸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与南单于出雁门塞,三道并进,径二千馀里征之。檀石槐帅部众逆击,旻等败走,兵马还者什一而己。也许是天意,檀石槐年四十五死,子和连代立。和连材力不及父,而贪淫,断法不平,众叛者半。灵帝末年数为寇钞,攻北地,北地庶人善弩射者射中和连,和连即死。其子骞曼小,兄子魁头代立。魁头既立后,骞曼长大,与魁头争国,众遂离散。魁头死,弟步度根代立。自檀石槐死后,诸大人遂世相袭也。鲜卑部落在单于死后四分五裂,大的部落有三个,步度根部,扶罗韩(死后由儿子泄归泥统帅)泄归泥部,軻比能部。轲比能是檀石槐之后又一个完成鲜卑统一的单于,轲比能和曹彰、秦朗,魏国北线大将田豫、牵招交手不断,有胜有负,在此期间他统一了鲜卑部落,拥有十多万骑兵,可以说轲比能在军事实力上已经强过了三国的吴国和蜀国,吴国蜀国养不起这么多骑兵,魏国也养不起。鲜卑部落已经成为魏国北线最强的存在,匈奴人已经没落了,五胡乱华时期鲜卑人最后完成北方统一绝对不是意外,鲜卑人在汉末就开始崛起。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