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党锢之祸士大夫 第一次党锢之祸发生的事件经过

东汉末年发生的党锢之祸士大夫是最大的受害者,很多士大夫在这场斗争中不仅使自己死于非命,还连累了很多无辜的人,使得朝廷之上没有可以掌握大局的有识之士,导致了政局的动荡不堪,也直接加速了东汉的灭亡。

陈蕃雕像

东汉的桓帝和灵帝都是傀儡皇帝,他们虽贵为天子却不能自己掌朝,都是宦官和外戚说了算。第一次党锢之祸发生的时候,外戚并没有仗势欺人反而帮助了士大夫平定了这次灾祸。而在第二次党锢之祸士大夫就没有这些人的帮助了,因为宦官不仅控制了窦太后,还假传圣旨逼死了窦太后的父亲与士大夫交好的大将军窦武,没有了外戚的帮助士大夫虽然团结一心但还是无法打败有皇帝撑腰的宦官。良臣陈蕃在第二次党锢之祸中被杀,那些在第一次党锢之祸之后被重新重用的官员先后被罢免,后来灵帝又在宦官的怂恿下将士大夫斩尽杀绝,不仅是士大夫本人,还有他们的家人、朋友、朋友的家人都被杀死,连累了很多无辜的人。

党锢之祸士大夫是受人们尊敬和爱戴的,宦官只想搜刮民财、仗势欺人,百姓和地方官员本以为士大夫再次被重用意味着繁荣盛世的到来,却没想到昏庸的皇帝只听信宦官的说法而杀害了众多真正替国家、人民考虑的士大夫,使朝廷深陷危难之中,生灵涂炭、怨声载道,最终引起了百姓的不满而发生了黄巾起义,东汉开始走向灭亡。

第一次党锢之祸发生的事件经过

东汉末年一共发生了两次对整个中国有较大影响的党锢之祸,第一次党锢之祸发生于汉桓帝期间。桓帝在位时举行过一次天下大赦,赵津等宦官趁着这个时候为非作歹,做了很多触犯法律的事情,认为即将获得大赦的自己可以逃脱惩罚,然而成瑨等官员并不吃这一套,虽然那个时候皇帝形同虚设,朝廷真正的掌权人是宦官和外戚,他们仍然不畏权贵依法惩治了赵津等人的党羽。气急败坏的宦官立马向桓帝报告并诬陷那些官员,桓帝相信了他们的话并处置了成瑨等人,这是引发第一次党锢之祸的直接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宦官的挑拨下,不少敢于直谏的官员深受桓帝的冷落,但却得到了民间的支持,认为宦官乱政要严加处理,然而此时的桓帝并不是自己说了算,在宦官当权的年代这些敢于直接说出宦官罪责的人都没能逃过党锢之祸,不少在狱中被杀。第一次党锢之祸爆发于大赦之后,宦官因为士大夫处死了自己党羽内的杀人犯,就被宦官污蔑为“诽谤朝廷”,桓帝听信他们的一面之词直接逮捕并处置那些被宦官定为“党人”的士大夫,有的宦官甚至直接无视法律对士大夫进行欺压,不少士大夫要么丢了官职,要么直接被害死。

公元167年,窦皇后的父亲出面替士大夫求情,桓帝终于取消了对士大夫的制裁,同时宦官们也担心自己做的坏事被狱中的士大夫们抖落出来,纷纷提醒皇帝大赦的时候已到,于是那些被迫害已久的士大夫们终于被放了出来,但也无法再次做官了,至此,第一次党锢之祸结束。

第二次党锢之祸出现的事情经过

第二次党锢之祸发生在汉灵帝时期,在第一次党锢之祸中被迫害的大臣陈蕃由于与窦太后的父亲窦武交好被再次任命为太尉,当时灵帝年幼无法主持朝廷,窦武便与陈蕃、司徒胡广一起执政,一些名士也再次受到重任,这让百姓十分欢喜,却让宦官十分懊恼。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法在朝廷上滥用职权的他们多次在窦太后面前诽谤忠臣并时常阿谀奉承窦太后,窦太后也在他们的怂恿之下胡乱干涉朝政,这为第二次党锢之祸留下了很大的隐患。

陈蕃等有识之士认为宦官这样干预朝政是不对的,在多次劝说窦太后无果后联合起来准备除掉曹节等几个大宦官,然而他们的计划却被宦官看到,宦官不仅挟持了窦太后,更是假传指令追捕陈蕃等人。第二次党锢之祸一触即发。

在这次党锢之祸中,陈蕃在尚书门遇害,窦武被诬陷成叛乱,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中无奈自杀,与窦武交好的冯述等人惨遭灭族,刘淑等人被迫自杀,李膺等士大夫被再次免去官职,后来又被宦官诬陷,被灵帝处死、追杀,几乎所有与宦官对抗的有识之士都没能逃过灭族的灾祸,甚至他们的朋友、曾经收留过他们的人也被连累,与“党人”有关的人被终身禁锢。第二次党锢之祸影响巨大,牵连到很多无辜的人,也使得政治昏暗无比,政局动荡不堪,民不聊生。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王允杀死董卓才算结束,对陈蕃、窦武等人的平反,也在时隔22年后终于完成。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