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宫殿君想给大家讲一个园林里的小建筑——“榭”。(如下图)
相信大家在逛园林的时候,不管是皇家的还是私人的,都会看见这个“榭”。这东西一般建在水边,供游人休息,同时你还可以在里面聊个天,赏个鱼,跳个广场舞之类。小小的一个“榭”,功能很多,但要问你它到底怎么来的,又为什么修成这样,估计没几个人能答得上来了。
(水榭里的广场舞:北海公园)
先来看看《说文解字》里对于“榭”的解释:
通俗点来讲,“榭”最早的时候就是指建在高土台上的木屋,据史料记载,古人最早建屋的时候就是先垒起一个高高的土台,然后在这土台上搭起木头屋子,这样做既防潮又可抵御一些自然灾害,而这土台上的木头屋子咱们就称为“榭”,土台和榭合在一起就称为“台榭”。
从春秋一直到汉,这种台榭式的建筑非常风靡,再加上当时国家又多,各国的君王们都愿意将自己的宫殿建的宏伟,壮观,于是,他们纷纷将土台垒高,有的甚至垒到百米,打造一种巨无霸的台榭建筑。我们熟知的秦咸阳宫就是典型代表。
汉以后,这种“土豪形”的台榭建筑渐渐没了,特别是到了宋朝,人们巧妙的将台榭上的“榭”,即那个木制房屋从土台移到了水边,形成了“水榭”。
那什么是“水榭”呢?
(苏州拙政园 芙蓉榭)
简单来说,就是你天天逛公园时坐的那个伸入水边的亭子。
在咱们中国的园林中,水榭基本上是“标配”,据宋代《营造法式》里记载:它的典型形式是在水边架起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平台跨水部分以梁、柱凌空架设于水面之上。同时其屋顶一般采用有曲线美的“卷棚顶”(如下图),整个榭内的靠椅采用的是美人靠。
水榭在宋朝特别流行,文人雅士们非常喜欢在水榭里吟诗作对,把酒当歌,故它们将水榭建的非常典雅,比如四周加个隔窗啊,用诗词书画妆点等等。
如今的水榭依然在发挥着它的作用,而且自宋朝开始,水榭不仅仅作为供人休息娱乐之地,很多人家还将更多的功能赋予到它的身上,比如下面这个:
这是位于福州市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水榭戏台,初建于明万历年间,其主体为杉木结构。屋脊灰塑,工艺牢固精湛,取材用料体现了福州的地方特色。这座水榭融合了戏曲文化,特别是福州当地的闽剧文化,发挥了1+1>2的效果,不仅可以供人休息娱乐,而且还可以听曲看戏,真真是极惬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