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慈禧能够独掌大权近50年,不由别人染指,最重要的原因是,她对于权力有着敏锐而强悍的看护能力。为了看护权力,她一生中残忍而不失时机地发动了三次政变。
第一次是咸丰皇帝死后不久的“辛酉政变”(1861年),她联合小叔子恭亲王奕忻夺了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的权;第二次是1884年的“甲申易枢”,她以虎狼之威、雷霆之势,突然发难,夺了恭亲王奕忻的权;第三次就是1898年的“戊戌政变”,她兵不血刃,夺了光绪皇帝的权,并把光绪囚禁了起来。
对于慈禧的权力生涯来说,在这三次政变中,最重要的当属“辛酉政变”——这是慈禧在历史舞台上发出的第一声啼鸣,是她的权力起点。从此,她牝鸡司晨,一发而不可收拾。
提到“辛酉政变”,大家想到的是慈禧和恭亲王奕忻这二位。其实,除了这二位主谋,还有一位关键人物,被人们长期忽略了,他就是醇亲王奕譞。
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个儿子,由于投胎时磨磨蹭蹭,缺乏时间观念,没能抢到一个好的排位,所以皇位与他没了缘分,他只能做个富贵王爷。
他的四哥——咸丰皇帝即位后,奕譞和奕忻一样,都是“靠边站”的代表人物,远离权力中心。
但是,奕譞虽然能力不及奕忻,却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他的老婆是慈禧的亲妹妹。所以,从一开始,奕譞就注定是慈禧的心腹。
慈禧发动“辛酉政变”时,盟友是奕忻,这是因为奕忻的雄厚实力。而奕譞也是合谋者之一,因为他是慈禧的自己人。
那么,奕譞在“辛酉政变”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呢?他是最有力的执行者。慈禧和奕忻定下大事后,带兵捉拿肃顺的,正是奕譞。而他当时只有区区21岁。
肃顺可是“顾命八大臣”之首啊,而且,他在回京途中也不可能没有防备。可是,奕譞成功拿住了肃顺——这件事,是政变成功的关键。
由此可见,奕譞绝不是等闲之辈。
“辛酉政变”成功之后,原本“靠边站”的奕譞走上了仕途的快车道。官越做越大,爵位也越赐越高,直至“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是满清一朝仅有的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
这还不算完。
慈禧的亲儿子同治皇帝死后,因为没有子嗣。慈禧就把奕譞的儿子载湉弄来顶了缺,他就是光绪皇帝。光绪皇帝死后,又是没有子嗣,慈禧又把奕譞的孙子溥仪弄来继续顶缺。而奕譞的儿子、溥仪的亲爹——载沣,则被任命为摄政王。
所以,奕譞的醇亲王府一共出了2个皇帝、1个摄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