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青是水浒故事的元老,这点无可厚非。但如果问起历史上有没有燕青此人,这还是一个疑问。著名学者王利器先生在“水浒的真人真事”一文中,引用宋代熊克《中兴小纪》卷一九及宋代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十三中文字,说“自靖康以来,两河之民,不从金者,皆于太行山保聚……又有梁青者,怀卫间人,聚众数千人,破神山县,平阳府判官郑爽以大军讨之,不敢进……”这梁青又名小哥。王先生认为这梁青即燕青之误。王先生还说:“燕青之一作梁青,正如就在同一故事中郑爽之一作邓爽一样”,“由于燕青在太行区域对侵略的敌人,作了一个紧接一个的胜利斗争,为人民所热爱,他虽不失劳动人民本色,自呼其名为小乙,而人民都尊仰他,称这为小哥,在《水浒传》第八十一回,李师师称燕青为小哥,即其明证。”这种说法我觉得有些牵强。将郑字误写成邓,有这个可能,但这梁字与燕字相差的太远了,两者无法搭界,怎么误会得了呢?另外梁青抗金的故事,在燕青的故事中找不到半点影子,就连梁青是燕青的雏形,似乎有点说不过去。这两个人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除王利器先生外,似乎没有其他学者对这一观点表示赞同。
不过,如果说历史上没有燕青这个人,也是一个疑问。最早记载水浒故事的《大宋宣和遗事》中的三十六人名单里,就有“浪子浪燕青”的名字,排在第二十八位。宋末元初的画家龚圣与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也有燕青,排名第八,其赞曰:“平康巷陌,岂知汝名?太行春色,有一丈青。”由此可见,不仅有燕青这个人物,而且他还有个绰号:一丈青。
胡适先生在《‘水浒传’考证》里说:“燕青在宋元的水浒故事里本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他的故事仅次于李逵、宋江。我查了一下,写他的戏有李文蔚的《燕青射雁》,这是《水浒传》第一百一十回“燕青秋林渡射雁”的蓝本;李文蔚的《同乐院燕青博鱼》,另外《豹子和尚自还俗》、《梁山七虎闹铜台》等杂剧中,也不乏燕青的身影。这个燕青是谁?难道完全是剧作家笔下创作出来的一个艺术形象?我看也未必。是不是其他水浒人物的原型,我看也有这个可能。
探讨了历史上有没有燕青这个人物后,我们再看看,在有燕青记载的书籍作品中,燕青是个什么角色?在《大宋宣和遗事》里,燕青与卢俊义根本就不是一伙的。卢俊义是押送花石纲的制使,是朝廷的命官,而燕青是晁盖、吴用一伙的,是劫取生辰纲的劫匪。卢俊义等十二人因救杨志,杀了防送军人,就先上太行山落草去了,而晁盖等八人劫取生辰纲案发后,也上了太行山落草,并且与卢俊义等人结为兄弟。这时卢俊义与燕青才认识,结为拜把兄弟。在九天玄女的三十六人名单里,卢俊义、燕青都榜上有名,他们又是“广行忠义、珍灭奸邪”的战友。因为他们都是在太行山落草的,所以,龚圣与的《宋江三十六人赞》中,卢俊义有“风尘太行,皮毛终坏”,燕青有“太行春色,有一丈青”句,以示他们都是太行山系统的英雄。
元杂剧中的燕青,又是怎么样一个人呢?《燕青射雁》剧本已佚,既是一百一十回《燕青秋林渡射雁》的蓝本,不用说,燕青已是梁山好汉了。在《同乐院燕青博鱼》中,燕青同样也是梁山好汉,但跟卢俊义没有任何瓜葛。在这出杂剧中,连卢俊义的名字也未提到。可到了元代无名氏的杂剧《梁山七虎闹铜台》中,卢俊义的形象来了个大突变,彻底跟梁山草寇划清了界限,完全不是匪的出身,摇身一变成了铜台城的员外。燕青这时也不是匪的出身,而成了卢俊义的义兄弟。至于燕青以前干过什么?是不是太行山的“寇”?剧本避而不谈。突然出现在这出杂剧中,身份变了,不是“匪”是兄弟,这出杂剧的内容,与《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吴用智赚玉麒麟”有相同之外。大概从这出杂剧开始,燕青的身份就变了,再也不是草寇,而是卢俊义的兄弟了。
在《水浒传》里,作者对他又进行了一番改造,身份由义弟,降之为奴仆。做卢俊义的义弟,有何不妥呢?义弟与义兄,地位是平等的,而主仆之间地位是不平等的,有贵贱之别。尽管《水浒传》中卢俊义称燕青是“我那一个人”,显得亲昵,毕竟还是奴仆。卢俊义一发脾气,燕青也是乖乖的,不敢作声,因为毕竟是奴才。如果是义弟就不同了。其实我觉得,将燕青变成奴仆是没有必要的。有人说《水浒传》作者,把燕青的身份一变,就赋予了燕青许多新的性格特征,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不改变这个身份,保留义弟的身份,很多话更好说,狠毒事更好做,我倒是同意胡适老先生的看法:《水浒传》是“勉强把他(指燕青)捉来送给卢俊义做一个家人”的(见《“水浒传”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