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是汉末时期东吴名将,很多人得知周瑜,是被罗贯中的演义小说所吸引,如“既生瑜何生亮”。现在基于影视的传播,周瑜这个“被气死”的“气量狭隘”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但人们所熟知的这个人物却与历史上真真正正的周瑜有着天壤之别。
三国小说中的周瑜是广大人所熟知的形象,周瑜是一个风流潇洒,才华横溢,但胸怀却极度狭小的人物,是一个有小聪明却把自己给害了的人,是与三次气周瑜,差点把他给气死,人财两空等故事相关的人物,跟武侯斗得死去活来,却始终都斗不过孔明的人,最终却郁郁寡欢。那么真正的历史中周瑜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形象呢?
在真正的历史记载上,真正的周瑜却是东汉末年最为出色的政治和军事及一体的人物之一,更是一个品德高尚、忠义勇猛、有智慧谋略、才华洋溢、对友情爱情忠心以待、长相帅气、风流潇洒的完美男人形象!是具备了人们对未来伴侣的所有想象,就算放在现代,周瑜是一个有颜又有灵魂的男神。那么,历史中的周瑜到底有多好,才会有这么高的评价呢?
第一,他是东汉三国时期极为出色的政治谋略大师。其一是劝谏孙策夺取江东,奠定基础,为孙策的自立创造了条件。其二,北方人才众多,荆州刘表的势力重大,只有江东土地肥沃,又有长江地方的险要好守卫,是创业的最好地方。而之后的历史故事也证明了,取江东也就成为了孙策当时的主要任务。
再有等到他取江东后,有为孙策指定了夺取庐江的谋略,再一就是荆州,最后夺取西川的益州,从而使得三国的疆土一分为二,与北方划分各自统治,最终再统一国家的计划。而从后来历史的发展形势来看,周瑜为孙策制定的计划无疑是高明而且富有远见的!而东吴的路程基本是符合周瑜制定的这个计划的。还有就是在赤壁一战之后,周瑜不同意孙权将荆州江南四郡之地借给刘备,反而劝谏孙权趁着刘备现在的势力不打应该一举把刘备歼灭掉。
其时,刘备借周瑜赤壁一战而得到了喘息的时机,之后,更是趁着周瑜与曹仁在江陵两方僵持不下,趁机夺取占领了荆州江南长沙等四个地方,而刘备对孙权却说的是借这个地方。周瑜知道借地给刘备荆州仿佛就是养虎为患,也觉得更应该趁此机会消灭掉刘备,当时足可灭掉刘备,从而壮大吴国的势力。而当时的曹操也没有机会顾及到他们的战争。
可惜周瑜得这个提议却遭到鲁肃和孙权的反对,他们担心刘备会因为这件事跟吴国打仗,而曹操更会趁机攻打吴国。事情却如周瑜意料的那样发展。当时曹操的势力还不充足。而孙权在建国之后也对此事有过思考,以为借地给刘备,是两方关系好的开始。如当时按照周瑜的建议来做的话,便没有后来的局势了,很可能就是南北问题。
周瑜的才能还体现在占领江陵后,计划了夺取益州。当占领江陵后,他对孙权建议率领士兵夺取益州,然后兵分两路,一支从益州出发到长安,一支从江陵到襄阳,如此便可以实现大业了。周瑜的才能体现的最为充分的一点就是赤壁一战的前夕,他面对着众人的反对,全力要抵抗,声称有八十万大军的魏国曹操!关于这个片段,众人都熟悉不过了,就不需要再过多的解释了。
最后周瑜是东汉末三国时期一位出色的军事谋略家。主要体现在以下的方面:第一是长时间担任吴国重要的将领,体现出自己过人的统领才能,第二是著名的以少胜多的赤壁一战能完全充足的体现他的军事才能。第三就是赤壁一战后的江陵一战了。曹操在赤壁大败,仅仅留下了两员名将曹仁、徐晃带领着八千位士兵镇守荆州的重要地方江陵。周瑜率领两万士兵攻打,最终取得胜利。总之,周瑜是一个出色的历史人物之一,而并不是我们印象中所熟知的那个样子。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周瑜小心眼儿,所以诸葛亮使计三气周瑜,活活把周瑜气死了,但是真实的历史是怎么样的呢?不是被气死的,周瑜到底是怎么死的?建安十五年,周瑜去世于巴丘,“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
曹操重要幕僚郭嘉于三十八岁去世后,曹操曾对荀攸说他的死是“中年夭折”,十分哀痛。可见虽然当时由于连年战乱,平均寿命颇低,但对有一定地位,可以享受最好医疗条件的政治军事人物来说,36岁远远不是一个正常的死亡年纪。事实上,在整个后汉三国时代,达到了周瑜的地位而又在比周瑜年纪轻时自然死亡的,寥寥无几。
其中最有名的恐怕便是35岁去世的魏明帝曹叡与30岁去世的吴景帝孙休,这两位自幼养在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皇帝了。而周瑜短暂的一生中长期辗转于各地征战,去世时离赤壁之战相去不到两年,可谓恰好在自己事业的巅峰时期。若是故事到此结束,恐怕我们也只能感叹造化弄人,过早地让一代名将退出历史舞台。不过,如果仔细阅读了相关史料,我们对于周瑜的死还会有一些其他的疑问。
“夭亡”和“暴亡”,在史册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夭亡可以是长期卧床病重不治,一把年纪的人也可以突然暴亡。按照常识,从染病到发展,到最后死亡,一般需要一个过程。在整部《三国志》的体例里,被记载“卒”或“病卒”的人物,一般可以认为是比较平缓地去世的。在这里我们以吴国官员骆统为例,他和周瑜一样,三十六岁就去世,毫无疑问属于“夭亡”,《骆统传》中记载道:“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而以前对其政治军事活动的记载停止于黄武初年在濡须带兵抵抗魏将曹仁的事迹。对于骆统来说,他的死显然不在“暴亡”之列。对于周瑜的死,本传的记载是“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虽然用的词是“病卒”,但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典型的暴亡。赤壁之战取得大胜后,周瑜并未就此班师,而是对曹操控制下的荆州展开了趁胜追击。经过一年多的相持,曹军撤退,东吴集团控制了整个长江北岸的南郡地区。而同一时期,赤壁之战时处于周瑜羽翼下的刘备集团趁机接收了抵抗薄弱的荆南地区,自曹操南征后再次拥有了自己的根据地。此时,对于东吴未来的长期发展战略,有两种不同的思想,第一种是周瑜等人坚持的“伐蜀”,第二种是鲁肃等人坚持的“借荆州”。周瑜从前线返回京口,向孙权阐述了自己的战略构想,他说道:“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孙权的反应是什么呢?“权许之”,也就是得到了孙权的首肯。而就是在回到江陵的路上,周瑜突然去世。显然,从当时的背景来看,谁都没有想到周瑜在这样一个时间点离开人世,完全可以称他的死为“暴亡”。这不仅是我们的推断,也是周瑜自己的认知。他在去世前写给孙权的信中写道:“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说的很清楚,遇到的是一场“暴疾”,前一天开始治疗,第二天就到了已经知道自己必死,开始处理后事的地步,这场“病”的烈度实在令人咋舌。
那么,这真的只是一个“急病带走名将”的故事吗?我们可以看一些很有意思的记载。上面说过,“伐蜀”和“借荆州”是江陵之战后东吴内部的两种不同的声音,在赤壁之战时与周瑜同为铁杆鹰派的鲁肃此时却坚决地提出“借荆州”的策略。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两种策略是无法共存的,如果东吴失去了南郡这个关键的后勤补给据点,独自进攻蜀地是不现实的。
事实上,周瑜死后,孙权仍然向已借到荆州的刘备提出了一起取蜀的建议。刘备的幕僚当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吴终不能越荆有蜀”,打消了刘备的疑虑。《鲁肃传》注引《汉晋春秋》里记载道:“吕范劝留备,肃曰:‘不可。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权即从之。”
注意,扣留当面请求孙权借荆州的刘备于京口,然后收服其部众,西取蜀地,这里虽然只提了吕范,其实这正是周瑜伐蜀计划的一环。周瑜本传记载道:“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刘备去京口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借荆州。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明确写道:“乃自诣京见孙权,求都督荆州。”深入吴都,对已经跟赤壁之战时的老大周瑜翻脸的刘备来,说是一次大胆的冒险。果然,周瑜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提出了“软禁刘备”的计划。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想法。软禁刘备,不仅可以一举去掉伐蜀道路上来自侧翼的威胁,更可以吸收刘备手下具有陆战能力的部众,作为对不擅陆战的吴兵的补充。不过,里面还是有一些想当然的部分,比如说以关羽、张飞和刘备的关系,要周瑜“挟与攻战”显然不太现实。但是总的来说,这应该是周瑜伐蜀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
结果,运气一直很好的刘备这一次又赌赢了,孙权并没有采纳周瑜和吕范的意见。而对于鲁肃提出的借荆州计划,“权即从之”。刘备就这样把周瑜花费一年拼死拼活打下来的南郡攥在了手中。而这当然是不可能被周瑜接受的。从《周瑜传》的记载来看,孙权同意鲁肃借荆州计划和刘备在京口是同一时间段,此时周瑜仍在江陵,尚未启程去京口,所以才会“上疏”给孙权来阐述软禁刘备的计划。这就让事情变得很有趣了。对借荆州计划,“权即从之”,后来对周瑜当面提出的伐蜀计划,“权许之”。而上面已经论证过,这两个计划是相互抵触的。那么,难道孙权得了健忘症?或者是孙权心太软,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如果我们承认孙权不是白痴的话,那么就必须注意到这样一种可能:孙权在权衡两个计划的时候,事实上已经做好了斩断另一个计划的准备。我们知道,事实上中断的是伐蜀计划。那么,正如大侦探日本小学生挂在嘴边的话一样,剩下的那个可能无论多么荒谬,都是真相。周瑜之死,孙权涉案。一下子抛出这个石破天惊的结论似乎显得过于草率,那么我们从其他的一些角度来进一步进行论证。赤壁一战之后,周瑜的名声急速膨胀,曹操欲盖弥彰地对孙权写信说道:“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这从一个侧面亦可折射出当时周瑜声名鹊起的威势。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对于作为东吴实际统治者的孙权来说,这并不是乐于见到的局面。空发诛心之论自然不妥,还是让我们用白纸黑字的史料说话。周瑜与孙权之兄孙策的关系长期以来脍炙人口,两人升堂拜母,共定江东,按照孙策的说法,两人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不过,这种关系的背后同样有阴影的存在。随孙策东渡之后,周瑜曾一度返回袁术控制下的寿春,“术欲以瑜为将”。但此时周瑜“观术终无所成”,于是再次东归,受到了孙策的亲自迎接。
这里存在一个很少有人去思考的问题,在江东初定,百废俱兴时,周瑜为什么却北归袁术?虽然名义上是跟随从丹扬太守任上卸任的叔父周尚去寿春接受新职,但是此年周瑜已经二十四岁,完全具有自己的行为能力,那么他回到寿春的行为只能解释为,他还没有对江东的新政权忠诚到后来死心塌地的地步。他最后回到吴地的理由是因为认为袁术不会有什么成就,那么,后来曹操派蒋干去扬州说服他来投,曹操不能说是没有成就的君主,为什么他不北上投奔呢?换言之,如果袁术是个有成之君,周瑜就未必返回江东,那么那一段历史也要重新写就了。
周瑜在孙策有生之年并未参与中枢要务,而是长期在外地征战与镇守。当时孙策政权的中枢头脑另有其人,是后来赤壁之战前主张投降北军导致威望大减的张昭,“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在孙策被仇人袭击,伤重未死的时候,他托孤的对象也是张昭,而非在外驻守的周瑜。《张昭传》记载道:“策临亡,以弟权托昭。”周瑜在这个时候的反应是什么呢?本传记载道:“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按照时间顺序来看,“昭率群僚立而辅之”,孙权开始行使权力之后,周瑜带兵返回吴地,这显然是逾越了自己身份的举动。一面是年仅十九岁的孙权,一面是周瑜手中能征善战的兵将,虽然史书中轻描淡写地用“赴丧”来概括,但我们不难嗅出后面的凶气息险。结果就是,周瑜进入了中枢,分去了一部分张昭的权力。当时只有十九岁的孙权当然没有实力去改变这样一种权力格局,但是这段经历想必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火种。赤壁之战之后,周瑜的名气蹿升点燃了引线,终于在建安十五年引爆了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