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7月13日至8月15日,新政协会议筹备会发出《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启事》。这则启示先后在《人民日报》、《北平解放报》等大型报纸上发表,一时间海内外沸腾,无数人跃跃欲试。
在国旗征稿启示发出的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政协筹备会国旗审查小组收到应征设计国旗的信函近两千件,应征国旗图案2992幅,其中从美洲寄来的国旗图案有23幅。
可以说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为了选出最优秀的设计稿,周总理为此耗费了大量的心血。
当时国旗审查小组在北京饭店413号会客室,设立国旗图案临时选阅室,集中陈列展览候选的应征设计图案,请评选委员会成员和专家们选阅,展开全面选评。
1949年9月26日国旗、国徽审查组,通过了第323号设计图为国旗当选图案。并且对征集稿作了部分修改:删掉了大星中的镰刀斧头,这样既可使图案简化,又避免给人以模仿苏联国旗的感觉。
五颗星的含具体义为:旗面的红色象征革命,中间大的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其余四颗星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经过正式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地五星旗。
新中国国旗设计稿之一
新中国国旗设计稿之一
新中国国旗设计稿之一
新中国国旗设计稿之一
新中国国旗设计稿之一
新中国国旗设计稿之一
新中国国旗设计稿之一
新中国国旗设计稿之一
新中国国旗设计稿之一
新中国国旗设计稿之一
新中国国旗设计稿之一
新中国国旗设计稿之一
这面国旗设计稿出自朱德元帅之手:左上角为蓝色长方形,嵌有红五角星,象征晴朗的天空。
看这种这些国旗征集稿的落选作品,它们都有一个重要共同点:底色都是红色。它表达的含义是国旗是由为新中国的创立而牺牲的革命烈士的鲜血染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