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为什么说清朝对中国贡献很大?清朝对中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王朝在这276年的统治期限里,既有极为黑暗的猛料让后世嗤之以鼻,也有奠定子孙万代疆域、民族和人口值得圈点称道之处。那么,清朝对中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1636年,皇太极改后金的国号为清,清朝正式开始。1644年,清朝入关,表示着清朝统治中原地区。经过康乾盛世之后,清朝开始慢慢衰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清朝被迫打开了国门。开始了和国际交流。不过,这种交流真的是屈辱的,清朝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众多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主权沦丧。1911辛亥革命成功,1912年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被迫宣布逊位,清朝灭亡。清朝虽然灭亡了,但是做的贡献历史上还是记载的。不过,清朝做的最大贡献,很多人却忽略了。这个贡献没有一个封建王朝可以做到。

这个贡献就是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领土完整。说起清朝维护领土完整,很多人看到后绝对会反对。毕竟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里面有中国的都是割地赔款的。清朝丧失为了大量的领土。光是被俄国占领的就非常多。还有日本、英国等占领的更是多得不可胜数。其实,清朝丧失领土是事实,但也只是部分事实。清朝可以说保全了大部分的领土。清朝全盛时期领土面积为1300多万平千米,灭亡的时候还有1100多万平方千米。一共丧失了200万平方千米,看起来确实很大。不过只是占清朝总面积的15%左右。这样看来,清朝到灭亡前维持了85%左右的面积。这个数字是历代王朝都做不到的。我们看一下古代王朝领土就知道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古代的领土概念和现在完全不一样。封建时期的领土多数都是势力范围。王朝实力强大的时候势力范围就比较大,实力弱小的时候就收缩自己的势力范围。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封建王朝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是比较小的,基本上没有什么直接控制。封建王朝最直接控制的地方一般都是保持在秦朝时的疆域。比如唐朝最强大的时候有1600万左右平方千米,到了灭亡的时候连500万平方千米左右。明朝其实也是这样,灭亡也只有所谓的汉地十八省。其他地方都无法控制。不过,唯独清朝例外。清朝在灭亡的时候,对边疆地区还是能进行有力的控制。而且清朝在维护领土上确实做了很大的贡献。打退了俄国侵略新疆,英国侵略心脏、法国侵略两广地区。这些都是胜利,都维护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可以说,能在王朝的末期,还能维持这么多领土,也只有清朝做得到。其他王朝都做不到。不过,由于近代的原因,我们对清朝的印象就是不断地割地、赔款。这方面的贡献完全给忽略了。

清朝对于中国的贡献还在于全面的统一。

领土的统一

之所以不认可领土的扩展是清朝的贡献,其主要原因在于清朝继承的基本上是明朝的领土,大家争论最多的西藏、新疆、东北、蒙古等地,虽然明朝对这些地方的控制比较松散,但从名义上讲,这些地方都是属于明朝疆域内的,清朝的太祖努尔哈赤都是接受了明朝的封号的。

但清朝在领土方面的统一则是对中国的重要贡献,而这是清朝最重大的贡献---全面的统一中的一部分。与明朝对东西南北这些边疆地区的松散控制不同,清朝通过对这些地方直接派驻官僚,驻扎军队,而完成了对这些边疆领土的重新统一,这其中也包括台湾,这种领土的统一,在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后,其牢固程度远胜于中国古代任何朝代。

文化的统一

清朝入关后,对各地纷繁复杂的文化进行了梳理,同时处于异族统治的不自信,清朝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整合北方地区文化,并将满洲文化融入其中,随后强行推广到全国每一个州县。这种文化统一的具体表现主要体现在饮食、娱乐等文化上。而作为监督与传播载体,在各大城市兴建的满城便是这个文化传播的软载体,以行政命令为硬载体、满城为软载体,软硬结合,强行推广满清文化。

服饰的统一

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各自的标准官服,但是对于民间的服饰却没有强行的标准与规定。清朝入关后,从顺治帝开始,便开始着手制定全国统一的服装样式,这种新的服装样式,融合满清贵族的服饰特点,但也留下部分汉族服饰特点作为点缀,但仅仅是点缀而已,只是为了安抚部分汉族官僚的情绪而为,是完全看不出的。这种民间服饰暗淡、保守,无论男女都体现不出人的优美姿态。

发型的统一

这一点估计所有人都再熟悉不过,那个典型的侮辱汉人的金钱鼠尾的形象,被强制推行到了每一个村落,在下发这条命令时便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恐怖性词汇。这一发型的统一标准不仅仅是针对男性的金钱鼠尾,对于女性同样有要求,如何梳、如何盘,完全按照同一个标准进行。

科考的统一

明朝将科举考试的科目基本固定了下来,但对于科目内容基本还是允许考生有自己的见解,并进行适当扩散和发挥。但清朝时将科举的内容也进行了限定,写什么样的内容、怎么写,写多少都开始有了严格规定,而这种对科考的规定,最后蔓延到了对文人士子的统一。

文学创作的统一

清朝兴起的文字狱至今依然令无数人看到后不寒而栗,而这种文字狱最终蔓延到文学创作方面。清朝自康熙开始,以明文或潜移默化的规定规定了在文学创作中哪些汉字不能用,哪些词语不能用,哪些方向不能写,哪些方向要多写。而在所有的统一内涵中,清朝在这一方面下的功夫是最大的,被誉为乾隆最大文化功劳的修订《四库全书》,其实就是清朝时候的一次对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净网行动,在这次修订工作中,无数经典巨作被销毁,只留下了对清朝统治有利的书籍。

史书礼仪的统一

史书向来是史官根据发生的事实进行记录的载体,无需统一,但君王们偶尔还是忍不住会去管管,但要求统一的事情却只在清朝发生过。清朝时严禁民间修史,因此今日查阅资料,整个清朝一代,可考的民间野史几乎为零,而在整个清史稿中,流传至今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却未见记录,倒是对明军与明末农民军的残暴描绘甚多。在官史的修订上,史官没有前朝史官独立修史的权力,而必须每天将所载事宜报皇帝审阅,这与前朝个别皇帝心血来潮的查阅不同,它要求史官主动送审后批阅才能编订。

为此,清朝形成了一套统一的修史标准、方式、方向等,为历代所不能及。在礼仪上,清朝严格统一了各类官员之间打招呼的方式,见面方式,这些在前朝也有相应规定,但清朝时将其延伸到民间,并作为各类私塾教学重点,所谓的跪拜、作揖等中国近代形象,都是在清朝时开始固化。

清朝以这些方方面面的全面统一,固化了清朝这个异族在中华大地数百年的统治,而统一作为一个褒义词,你完全可以理解成这是清王朝对中国最大的贡献。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