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是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建安十三年(208年),与刘备建立孙刘联盟,并于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但是随着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一干人死去后,为什么孙权没有趁机统一天下呢?
孙权,字仲谋,十八岁时便聆听了兄长的遗训,拜收了印绶,保卫江东,开创大业。他自从继任了父兄的基业,在张昭、周瑜分辅佐下,稳定了人心,势力发展很快。孙权非常注重招纳贤才,聘求各方名士。
他最先与周瑜所举荐的财大气粗的鲁肃结交,说出自己的心思,求得鲁肃的见解,听取了鲁肃“剿灭黄祖,讨伐刘表,占据整个长江一带,然后称帝,兼并天下”的建议。更有孙权在合淝县城外五十里屯兵,闻报“鲁子敬(鲁肃)先至,权乃下马立待之。肃慌忙滚鞍下马施礼”一说,可见孙权对人才的重视。
之后,他又招请了琅琊人诸葛瑾(诸葛亮的大哥)担任中司马。还有博览群书、精通天文、数学的陆绩,擅长军事的吕蒙,素孚众望的凌统两位将军,以及蒋钦、董袭、陈武、周泰诸将。此外,程普、韩当、黄盖、太史慈等旧将都忠心辅佐孙权,江东的基业渐渐巩固。
尤其是对投奔他的敌将甘宁,他亦是十分喜爱,不计前嫌而委以重任。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人,自小就侠气冲天,因杀人而逃亡江湖。后来学习兵法,投奔刘表,无奈刘表瞧不上他,他又转投黄祖,曾一箭射死孙权西征大将凌操。他立功无数,却得不到重赏,反而遭到斥骂。后来,黄祖部下大将苏飞暗暗指使他投靠孙权,通过吕蒙的引荐,为孙权麾下大将,坦诚布公谈起江夏形势,请求孙权“先讨黄祖,趁势西上,荆州可得,巴蜀亦可夺”,并忠心耿耿为孙权上阵杀敌。孙权夸他:“孟德有张辽,我有兴霸(甘宁),足可以抵敌了!”
报父仇,孝当先
孙权是个孝顺的儿子,当年父亲孙坚死于岘山乱石之下,死不瞑目。孙策未能杀黄祖报父仇便英年早逝,因而,这个为父报仇的重任落在了孙权的肩上。当孙权上台之后,在江东站稳了脚跟,招纳了贤士,就果敢地采纳了鲁肃的战略建议,连续三次出兵讨伐黄祖,替父报仇。第一次是建安八年(203年),孙权的大将英勇,士兵无畏,打得黄祖落荒而逃,一直退到夏口。建安十二年(207年),孙权二次西征,行军途中因得到母亲吴太夫人病重的消息,不得不退兵。
孙权孝顺,于病榻之前伺候母亲直到去世,并重孝守灵多半年。建安十三年(208年),在甘宁的建议下,孙权第三次亲率大军进行西征。这一次,士兵齐心,屡战屡胜,一直打到江夏,活捉苏飞,杀死黄祖,大获全胜。只因江夏距离东吴根据地太远,孙权决定放弃江夏,带着一万多男女俘虏,班师而归。
能屈尊,有胸怀
俗话说:地低为海,人低为王。孙权就有这样的胸怀,为了大局,为了事业,放得下身段,低的下头颅。要说孙权的胸怀,还需提到一个人,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第38回首次登场亮相。在第85回中,奉命抵抗曹仁大军,书中称其“极有胆略”。他英勇无敌,战功卓著,但为人心高气傲,不甘居于人下。他就是吴国名将、官至前将军、青州牧的朱桓。
有一次,朱桓要举剑杀监军胡综,孙权劝解,并在建业亲自为他饯行。酒酣,朱桓忽然端起酒杯对孙权说:“臣就要离开陛下远去了,如果能摸一下陛下的胡须,臣就此生无憾了。”孙权闻言,当即就笑着探过身子,倚着案几把头伸了过去。朱桓轻轻抚摸着孙权的胡须,感叹道:“臣今天可以说是捋到虎须了!”孙权大笑。这个“捋虎须”的典故后来用作比喻冒犯厉害的人。
善骑射,有雄略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孙坚善射,孙权自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苏轼的词《江城子 密州出猎》为证:“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词中的“孙郎”即孙权。《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词作者苏轼以此自喻,表明心迹,决心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
他深谋远虑,智勇双全。他披坚执锐,亲率兵士,驰骋沙场。前半生没有打过什么大败仗,反而取得了赤壁之战、夺取荆州之战和猇亭之战“三大战役”的胜利。他在开展军事、外交活动和扩大地盘的同时,还注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免除租税、崇尚节俭,以至富国强兵。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之后,孙权并没有停止自己前进的步伐,他雄心勃勃地全力投入王霸事业的争斗中。
第一,争夺荆州,控制长江。
“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这是鲁肃初见孙权,在君臣合榻对饮时,向孙权提出的战略方针。这条方针对于孙权,就像“隆中对”对于刘备一样重要,所以史家又称之为“吴中对”。它是孙权一直在努力以求的战略目标。“吴中对”的核心问题是全据长江。全据长江的第一个目标是“剿除黄祖”,这一目标早在赤壁大战以前就完成了。公元208年,孙权派大将甘宁攻灭黄祖,夺得了江夏(治今湖北鄂州)。
全据长江的第二个目标是“进伐刘表”。刘表早在曹操南下途中死去,其子刘琮统辖的荆州也在赤壁大战之后分而为三:荆州北部的襄襄阳等地在曹操手中;南郡(治今湖北荆州市西北)、江夏为孙权所占;刘备得到江南四郡。因为南郡治所江陵为周瑜占据,刘备既不能越过江陵向北拓展势力,又不能打通江路向西进取益州,于是向孙权借荆州。为了现固孙刘联盟,也为了多给曹操树立敌人,孙权听从鲁肃的意见,把江陵借给了刘备。因此赤壁战后荆州的大部分不在孙权手中。
全据长江的第三个目标是“竟长江所极”,也就是谋取长江的上游地区益州。还在孙、刘两家和好的时候,孙权就提出共同谋取西蜀的建议,但是遭到了刘备的拒绝。周瑜亲自率兵前往,又被刘备重兵阻挡。益州后来被刘备夺取。
这样,鲁肃当年在“吴中对”中提出的全据长江的战略目标就集中在争夺荆州的问题上。尽管历代都有人批评孙权在争夺荆州问题上,目光短浅没有远见,为一城一地的得失而不顾孙刘联盟的破裂等等,这些批评不是没有道理的。但站在孙权集团的立场上看,他实在也有不可不争夺、不能不争夺的理由。他为了巩固孙刘联盟尽了自己的努力。借给刘备荆州,又“进妹固好”,可是刘备并“非久屈为人用者”,他“结好孙权”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已的势力,以图谋天下。作为盟国,他背着孙权独自夺取西川,得了益州还是不肯归还荆州。
荆州位居江东上流,扼江东之门户,如果等到刘备势力壮大,顺流东下,就要危及东吴的安全。因此孙权为保住江东,也有必要索回荆州。就是力主巩固孙刘联盟的鲁肃,也为荆州的归还问题同刘备进行过多次外交的、军事的斗争。鲁肃病亡以后,新任大都督吕蒙则力主用武力夺取荆州。他的方针得到了孙权的赞同,于是在关羽率领主力北上攻打曹操所属樊城的时候,吕蒙采取“白衣渡江”的策略,袭杀了关羽,一举夺回了荆州。
第二,继续讨伐山越,消除国内隐患。
三国鼎足之势形成以后,山越的豪帅又多次受别国的指使,兴兵作乱。如鄱阳豪帅尤突、丹阳豪帅费栈,都是接受曹操的印绶之后,作为内应起兵暴乱的。陆逊曾指出山越问题对东吴政权能否巩固和发展的大问题。换而言之,孙权要想立足江东,与曹魏、蜀汉争雄,必须解决山越这一国内隐患。孙权解决山越问题主要采用镇压和安抚两手。
公元217年,丹阳豪帅费栈“煽动山越”,为曹操作内应。孙权派遣陆逊讨伐,陆逊乃“益施牙幢,分布鼓角,夜潜山谷间,鼓噪而前,应时破散”。这次讨伐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接着又乘胜平定了丹阳、会稽、新都(今浙江淳安)三郡的山越。陆逊以“强者为兵,羸者补户”的办法,得到精卒数万人。
公元234年,孙权又派诸葛恪为抚越将军去解决丹阳的山越越。虽然前次陆逊率兵讨伐已得数万人,但在山地的深远之处,还有莫能尽擒的山越武装,为了彻底解决这一江东的腹心之患,诸葛恪采用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新策略,很快让山越居民投降。
这时江东内部的山越问问题大体得得到了解决,山越强者为兵,弱者补户,不但加强了东吴军事力量,又增加了江东政权管辖的民户,从而使东吴的的国力得到了增强。
第三,开发江南,拓地岭南、夷州。
孙权在“攘外安内”的同时,又致力于开发江南的经济建设。他鼓励人民开荒屯田东吴的电田分兵电和民电。从事兵电的土兵,既要打仗也要种田,参加民屯的屯田客只要种地交租,政府免除其兵役。在孙权统辖的大部分地区都推行了屯田。仅毗陵(今江苏常州)一地,参加电田的男女就有数万口之多。
屯田给东吴政权的稳固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好处,一方面保证了军粮供应,增加了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大批避难而来的流民有了土地,从而保证了国内的稳定。更重要的是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发展了东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农业的发展又带来了交通的开发和商业的交流,促使东吴因此出现了繁华的空前盛况。东吴凭借国力与强大的曹魏抗衡,是三国中延祚最长的国家,这不能不说是得益于孙权开发江南的经济政策。
后世有些人对孙权没有兴师北伐多有异议,认为他“划江自守,偏守一隅”,然而,事实上,孙权并非如同有人所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只知守业而没有进取精神的人,他即位后采取一系列措施,为实现“恢宏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曹操、刘备死后,孙权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
一、天时。所谓天命不在吴,不在孙权。中国历史上相对领土的统一,都是有着水到渠成般的大势所趋。三国鼎立,曹操、刘备、曹丕,乃至诸葛亮、司马懿,包括孙权,哪个不是雄主人杰,纵横捭阖。谁想完成统一的却是坐享其成的司马炎!论才比能,他堪与上述哪一位相提并论?这就是冥冥中玄妙的天意天时。孙权在位足够长久,比司马懿还要晚死一年。从曹操起,到曹丕、曹睿。孙权几乎面对了曹魏政权整个最鼎盛时期,好容易熬到曹芳这个傀儡皇帝,对手又换成了全盛时期的司马懿,自身还陷入储位党争的严重内耗。蜀汉政权则是曹魏重压之下的盟友。这些造成孙权努力扩张却屡屡失败的现实。天意如此。
二、地利。江南之地繁华富足,先天就是培养大族贵族、繁荣文化的地方。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定承平本来就是最容易使人满足乃至腐化,丧失进取心的。相对的,北方生存空间贫乏导致的激烈竞争,更容易形成侵略性和强大的武力。所以中国历史上朝代的更迭,领域的统一都是由南向北,自东而西的大势方向来完成。东吴因长江天堑而得以自保,也因此很难向北发展。孙权在位期间可以说几乎从未在江淮北部取得过立足之地。被公孙渊的玩弄更凸显地利的局限和孙权的无奈。守成有余,进取不足,此所以地利无以使孙权得统一。
三、人和。孙权在位期间,三国鼎立形势逐渐稳固,各政权也都进入稳定发展的时期。饱经动乱的人民也获得相对稳定的休养生息阶段,所以渐渐加深对各自国家政权的认同感。在人心向背上,孙权一点优势都没有。反观司马炎,蜀汉君臣离心,穷兵黩武,人民不堪重负。东吴孙皓昏悖残暴,天怒人怨。统一实在是人心所向。
认为孙权武力强盛时期,四大都督却先后短命而亡,陆逊更是因内耗而丧失。魏蜀两国却是人才辈出,尤其是曹魏占尽地势之利,接班的人杰层出不穷,孙权就是有进取之心,也无如周瑜、陆逊这般砥柱之才可用了。所以说人和亦不在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