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肃顺是满洲镶蓝旗人,晚清宗室、权臣。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咸丰帝驾崩前受命肃顺为赞襄政务王大臣。是年十月二日夜,肃顺在护咸丰帝灵柩回京途中,行至密云被捕,随后被斩于菜市口。
肃顺生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十月初八日,郑献亲王济尔哈朗七世孙,郑慎亲王乌尔恭阿子。乌尔恭阿有嫡福晋一人、侧福晋两人、庶福晋五人,共生有八子,肃顺排行老六,三兄端华。肃顺与端华是否同母,史书记载不一,有的认为是同父异母,也有的认为是同父同母。《爱新觉罗宗谱》中也记载肃顺之母为侧福晋瑚佳氏(护军校玉贵之女)。与端华之母侧福晋瑚佳氏似乎是同一人。
其他史书中也有类似记载,如“端华同母弟肃顺”。其实肃顺的母亲是回女,并称“其父诱买回女之事,闻之江宁郑受之部郎,转闻之肃邸中者”。因肃顺是努尔哈赤之父显祖塔克世的直系子孙,成为宗室后裔,但“妾掉所生之子为闲散宗室”,未得封爵。道光十二年(1832年)肃顺成年出府后,居于西四牌楼劈柴胡同(后改名辟才胡同),家底较薄。
肃顺早年长期在侍卫处任职。道光十六年(1836年)十二月,考封三等辅国将军,委侍卫处散秩大臣,从二品官,食三品傣,“执森亲军以供导从,大阅则按队环卫”。道光二十四年(1842年)二月肃顺派为乾清门行走。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三月署变舆使,“掌供奉乘舆秩序卤簿,辨其名物与其班列。凡祭祀、朝会、时巡、大阅,帅所司供厥事。”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二月,授奉衰苑卿,管理各园庭,正三品。
炙手可热
咸丰帝即位,擢内阁学士,兼任副都统、护军统领、銮仪使。咸丰三年正月肃顺授正黄旗蒙古副都统,二月署理蜜舆使,九月署理正红旗护军都统。咸丰四年(1854年),授御前侍卫,迁工部侍郎,随后在礼部和户部也曾有过任职。以后几月连得升迁,四月署理正红旗满洲副都统,授工部右侍郎,六月派充练兵翼长,闰七月调补正蓝旗满洲副都统,十月授礼部左侍郎,十二月署理镶白旗护军统领。
咸丰五年(1855年)二月管理向导处事务,即总统大臣,为皇帝出巡作各种准备工作,“周知路径,详记地名,通桥梁,平险阻,计程途之远近”。是月还授左翼监督。四月授前锋营统领,正二品,负责“警哗宿卫”。不久太平天国北伐军失败,五月肃顺以筹办巡防记功,九月受命管理镶蓝旗总族长,十一月调补户部左侍郎兼管三库事务,十二月调补正白旗满洲副都统。
咸丰七年(1857年),肃顺被擢升为左都御史,仍然兼任都统职务。面对大清王朝的颓势,肃顺看清了只有汉人才能挽救这一败局,显露出“万人皆睡他独醒”的政治敏感。肃顺认为必须重用有能力的汉族官僚,才有可能度过重重难关。曾国藩、胡林翼等自己组建团练,进而编练出一支新兴的私人武装,自筹军晌养活十多万军队,故肃顺“常心折曾文正公之识量、胡文忠公之才略”。
当然,放权汉族官僚以地方实权可能会导致中央集权的衰微,但不让曾国藩等掌握地方实权,不仅湘军似飞蛾扑火,自取一死,清王朝也难逃死劫。肃顺“两害相比取其轻”,决心重用汉士,暗助曾公。尤其是咸丰九年二月借戊午科场案将柏菠处死后,肃顺更尽力放手使用汉人。
同年七月,肃顺授正红旗汉军都统,八月晋理藩院尚书,九月迁礼部尚书管理理藩院事务,十月充大考翻译翰詹阅卷大臣,十二月迁户部尚书。咸丰八年(1858年),调礼部尚书,仍管理籓院事,随后又调回户部任职。十月充武乡试监射大臣,十二月调户部尚书。咸丰九年九月充翻译乡试正考官,十月充稽察沟渠河道大臣,并在御前大臣上学习行走。
咸丰十年(1860年)正月授御前大臣,并充经筵直讲,御前大臣主要负责向皇帝奏报要预定召见大臣的人数和名次。“御前大臣,体制最尊,国语谓之`戈什昂邦’。非王公负重望者,罕能任此。”三月肃顺充领侍卫内大臣,五月授总管内务府大臣,“上三旗包衣之政令与宫禁之治,凡府属吏、户、礼、兵、刑、工之事皆掌焉”。十月授镶黄旗汉军都统。
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帝北逃热河后,肃顺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署领侍卫内大臣,“行在事一以委之”。十二月授协办大学士。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六日,咸丰帝病死前遗诏肃顺与载垣、端华等八大臣同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佐幼帝载淳,权势煊赫,盛极一时。
临危顾命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来犯京师,肃顺随咸丰帝“北狩”,在热河,咸丰帝更加信任肃顺,“文宗最喜肃顺,言无不尽”,肃顺政治地位日隆。被授为授御前大臣、内务府大臣,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署领侍卫内大臣,统领行在一切事务。咸丰帝到了热河之后,京师大臣多次奏请咸丰帝回蜜京师。肃顺认为“敌情巨测”。”不宜回京”。时京城开始传闻咸丰帝身体不适,肃顺开始提拔重用亲信人员。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六日,咸丰帝病重,传谕:“皇长子御名现立为皇太子,著派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尽心辅弼,赞襄一切政务。”赞襄,本意是协助、帮助出谋划策与具体办理,史称“顾命八大臣”。不久之后,咸丰帝驾崩。
政变被杀
咸丰帝驾崩后,皇后无嗣,皇子载淳即位,肃顺深知那拉氏所潜在的政治危险。肃顺以“抑西扬东”的策略,给两宫皇太后相继加封号,而且在礼仪封号上对那拉氏进行贬抑,从而使那拉氏对东宫钮枯禄心怀猜忌。御前大臣载垣、肃顺等八大臣与新皇帝载淳的生母皇太后叶赫那拉氏(即慈禧太后)产生严重矛盾,叶赫那拉氏乃鼓动咸丰帝皇后钮祜禄氏(即慈安太后)与八大臣争权,授意御史董元醇上朝奏请由皇太后垂帘听政,随即遭到八大臣抵制。另一方面,宗族中比较最近的恭亲王奕?与咸丰朝顾命大臣僧格林沁和军机大臣文祥等人被排斥在最高权力之外,亦极为不满。于是叶赫那拉氏与奕?等人联合,发动政变,史称“辛酉政变”。
咸丰十一年(1861年)十月二日夜,肃顺在护送咸丰帝梓宫回京途中,于密云被捕,随后下狱。不久后被斩于菜市口,年四十五。史称“祺祥政变”。肃顺被杀后,郭嵩焘、曾国藩等扼腕叹息。曾国藩惨然曰:“此冤狱也,自坏长城矣。”曾国藩深知京城之中能识大体之士除肃顺外,几无他人,恐清政府使用汉人的政策再有波折,如此不仅太平天国起义难以平定,自身亦有被人陷害之危。
肃顺是顾命八大臣中,唯一在菜市口被斩首的大臣。那么,因为什么原因,慈禧这么恨肃顺呢?
一、没把慈禧放在眼里。
在清人李岳瑞所著的《悔逸斋笔乘》中记载了一件事,说1860年,英法联军攻打北京城,吓破胆的咸丰没有坚持“天子守国门”,而是在肃顺等心腹重臣的护送下,逃往热河。随行的自然还有他后宫中的皇后嫔妃们。由于事情突然,后宫妃嫔们乘坐的都是从街上征来的马车,不仅样式粗陋,还破旧不堪。当时慈禧因为生了皇子载淳,已进封为懿贵妃。但由于条件有限,她也只分得一乘破马车。
走了一段路,坐在破马车上的慈禧被车子摇晃得实在受不了,再加上她平时又很得咸丰帝的宠爱,于是便让小太监去和肃顺商量,要求换一辆结实的马车。肃顺开始只说,到镇子上再给她找找,看看有没有好一点的马车。结果到了镇子上,肃顺只顾取悦咸丰帝,压根没把慈禧要换马车的事放在心上。
慈禧见了,只得让小太监再去找肃顺。结果肃顺不乐意了,他说他忙着呢,哪里有空做这些小事。后来,慈禧又找了肃顺一次,希望他能给换辆马车。结果脾气一向暴躁的肃顺不高兴地说,别说没有马车,就是有,也得先给皇后换。您没看皇后坐的马车也很破旧吗?说完他不待慈禧开口,便驱马直奔咸丰帝身边去了。尚无权势的慈禧被肃顺这一顿抢白,辱得只能坐在破马车上干瞪眼。
二、劝谏咸丰杀慈禧。
咸丰体弱多病,不能过多劳累。他在位时,由于慈禧粗通笔墨,便让慈禧帮助他批阅奏折。慈禧也乐在其中。时间长了,在政事上也多有见解。有时咸丰见她说的有道理,亦会按她的建议回复大臣。清朝祖制早就规定了“后宫不得干政”,深得咸丰倚重的肃顺,特别不满慈禧不守祖制的行为。
所以当咸丰病重,任命独子载淳继承大统时,他一再以“子幼母壮,扰乱朝纲”为由,坚决请求咸丰帝效仿汉武帝杀钩弋夫人的事例,赐死慈禧。咸丰和慈禧感情深厚,又不忍心让才几岁的载淳失去生母,因此犹豫不绝。后来,又在无意中将此事告诉了慈禧。慈禧知道后,对肃顺别提有多恨了。
三、公然夺利。
咸丰去世前,考虑最多的,就是如何让年幼的载淳坐稳帝位。思来想去,他选择了做事雷厉风行,敢做敢为的肃顺。但他又怕肃顺以后学多尔衮,于是又找了端华、载垣等7人同为辅政。不过,咸丰还是担心他们专权乱政。于是又给了慈禧和慈安一人一枚金印,交待说,凡是军政事务,必须两宫同意并盖上金印才有效。事情安排好后,咸丰自认为没有后顾之忧,于是溘然而逝。
谁知咸丰才去世,肃顺便带着端华等人找到慈禧和慈安,假托先帝之言,说咸丰临死前有交待,军政要务都由他们八大臣作主,慈禧和慈安只管盖章就成。慈禧是个很聪明的人,马上意识到肃顺这是想夺权,于是便以“违背遗诏”为由,狠狠把他们训斥了一顿。但当时肃顺在朝堂上颇有权势,根本没把慈禧放在眼里,反而处处挤兑慈禧和慈安二人。
种种矛盾,最终达到不可调和的境地。慈禧深知顾命八大臣中除了肃顺,其他不过都是些唯唯诺诺,没有能力的人。而她想要把持朝政,必须扳倒肃顺。所以,慈禧一方面隐忍肃顺的咄咄逼人,一方面又拉拢慈安暗中和被排斥在政治核心圈外的恭亲王奕䜣等人。由于肃顺平时跋扈,在用人上又重汉轻满,因此得罪了不少满洲权贵。当慈禧密谋政变时,不少满族重臣都积极响应。最终,慈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功地把位高权重,却唯独没有兵权的肃顺送上了断头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