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1811-1877)是一位历史上争议很大的人,毁之者称之为元凶,誉之者称之为圣贤。他从湖南一个山野走出,白手起家,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后平定太平天国,成为清朝“中兴第一名臣”,其为官之道,为人之道,值得后人研究与玩味。
相比他的军事才华以及用人与为人之道,他留给后人最大的财富是他的家书。今天,各种版本的《曾国藩家书》被很多人摆在床头,用以教育子孙后代。
曾国藩认为教育子女应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他反对奢侈懒惰,尤其厌倦富贵家庭孩子养尊处优,强调“戒骄奢、倡勤俭”。因此,尽管曾国藩权高位重,家人却十分勤俭。男人要扫地、种菜,女的则要做饭、织布。
曾国藩平时总以一荤为主,没有客人不增加荤菜。他穿着朴素,一件青缎马褂穿了二三十年,修修补补无数次。他告诫子女要勤奋好学,不准他们买田置地。正是因为良好的言传身教,曾国藩的后代即便天资并不突出,但大部分都事业有成。
曾国藩虽能平定邦国,一生杀人如麻,号称“曾剃头”,对自己的女婿却毫无办法。身在官场,他讲究门当户对,孩子很小时就许配于友人的孩子,定了很多娃娃亲。结果,他不仅没让女儿过上幸福生活,反而害了几个女儿一辈子。
曾国藩最早嫁出的四个女儿,都由他一手做主。大女婿袁秉桢,放荡而残暴,大女儿吃尽了苦头,以致于三十岁便离开了人世;二女婿陈远济,虽幼时聪颖,但长大后却庸庸无为,也不思进取,致使曾国藩的二女纪耀郁郁寡欢;三女婿罗兆升是个花花公子,嫖赌逍遥,曾国藩的三女纪琛长期住在娘家;四女婿郭刚基为人与学问都不错,但体弱多病,二十一岁便撒手人寰,留下曾国藩的四女儿纪芬与两个小孩,孤苦伶仃。
女儿的不幸,使曾国藩经常陷入深深的自责中,曾一度影响到他带军作战。“别人都说我会看人,女婿都没选好,还谈得上什么会看人,我心里惭愧。”曾国藩说,“过去选女婿,其实不是选本人,而是选父亲。父亲好并不一定就能保证儿子好……小时聪明可爱,长大后不一定成器。”
他的三女婿罗兆升(晚晴儒将罗泽南之子)就是一个纨绔子弟,整日醉生梦死,流连于风月场所,即便在曾国藩的府上,他也不加克制,时常惹出麻烦。据史料记载,罗兆升玩物丧志,喜欢斗鸡,即便纪琛尚在做月子,他也不忘去秦淮河找乐子,最后被人绑架。曾国藩全家在全城找了一个遍,却不见这位姑爷的影子。曾国藩也怨这位女婿太丢人,“十八九岁作父亲的人,还这样不懂事,外出冶游两天两夜不归家。”(唐浩明《曾国藩》)。
要是自己的儿子,曾国藩早就采取了家法惩治,但对这位不争气的女婿却奈何不得。罗兆升不见音讯,让曾国藩陷入被动,总督衙门的人也在背后议论这位姑爷,甚至有人说罗兆升迷恋青楼女子。这些话传到曾国藩耳朵里,让他颜面大失,却又不敢声张,只能打落牙往肚里吞。
晚年他才醒悟,是自己一手造成了女儿的悲剧,并认为“联姻不必富室名门”,虎父也有犬子。曾国藩对满女儿的婚姻,表现出了巨大的转变,他不再仅看眼前,而是从长远为自己的女儿考虑。
到了自己的满女纪芬谈婚论嫁时,曾国藩学乖了,没有执意讲究门当户对。他的妻子欧阳夫人也对丈夫做主不满意,要求亲自出题考验未来的女婿,替满女找一个“人品好、学问好、家境好、公婆好、体质好”的“五好”夫婿。最后,他们相中江南机器制造局的一个年仅19岁小伙子。这个年轻人虽然几次科考不中,但谈吐不凡,为人忠厚老实,很会体贴人,体格也好,每餐能吃三大碗饭。
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满女婿是一个经得起考验的好的女婿。(原文来自上峰说的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