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禅台遗址 魏文帝曹丕 《受禅碑》 中国古代儒家信奉的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如何让有德者居之呢?儒家向往的是尧舜禅让。然而据《竹书纪年》《韩非子》等文献记载,上古并无禅让之制,舜禹即位也是采用暴力手段。由于年代久远及史料匮乏,上古社会究竟有无禅让已无从考证。即使有,也不过是原始部落联盟的军事民主制。但汉儒对尧舜禅让说仍然是津津乐道、心向神往。
清代史家赵翼说:“古来只有征诛、禅让二局,其权臣夺国则名篡弑,常相戒而不敢犯,王莽不得已,托于周公辅成王,以摄政践祚。于是假禅让为攘夺。”(《廿二史札记》卷7“禅代”)其实王莽代汉乃是对上古社会禅让制的第一次实践,但由于汉朝复辟势力太强大,加之王莽改制失当,遂使这次“禅让”终成泡影。曹魏代汉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禅让”,是一次了不起的创举,也是三国史上颇具研究价值的一件大事。
挟天子的政治弊端
正因为汉魏鼎革的模式是史无前例的,故曹魏代汉遇到了重重阻力,其艰难程度恐怕超越大多数人的想象。学界有一种观点,曹操挟天子就能令诸侯,在政治上具有极大的优势,这是曹魏成为三国中最强大国家的关键所在。其实,对曹操挟天子的政治优势不能估价过高,挟天子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能弊更大于利。
今人多以为,曹操挟天子以后,汉献帝就成了一个傀儡,甚至连他的生死都掌控在曹操手中,事情果真是如此吗?《后汉书》卷10《皇后纪》记载,建安三年,“操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操失色,俛仰求出。”曹操久经沙场,于刀枪剑戟,矢石交加之际而面不改色,何以会被汉献帝的几句话吓得“失色”?原来按照汉朝的旧仪,“三公领兵朝见,令虎贲执刃挟之。”那么武士们执何刃呢?史载“三公领兵入见,皆交戟叉颈而前”。(《三国志》卷1《武帝纪》注引《世语》)即两个武士用戟叉着三公的头颈,去朝见天子。当时的情况是,汉献帝怒气冲冲地责问曹操。如果汉献帝做一个手势,两个武士只要用戟用力一夹,曹操的人头就要落地。所以曹操走出朝堂,还感到后怕。
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许都后,从此他和其他军阀不同,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他既要在战场上和各路诸侯刀枪相见,又要同看不见的、暗藏的、地下的政治势力做殊死搏斗。曹操不愧为当时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用武力扫平了群雄,又将拥护东汉的贵族、外戚势力逐一翦除。曹操苦心经营了三十年,才彻底动摇了东汉王朝的国本。但曹魏代汉仍非易事,因为曹操把汉献帝接到身边,就等于向世人宣告,他承认了汉献帝的合法性、正统性。魏武虽为马上天子,但他却不能用汤武革命的方法来革除汉命。身为汉臣的曹操要取代东汉,唯一的办法就是采用禅让的模式。然而禅让并不容易,尧舜传说不可靠,王莽代汉又以失败而告终。对于禅让,曹操心里没底,所以当手下谋臣武将纷纷劝他称帝时,他却无奈地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曹操死后,曹丕即位,他遵照父亲的遗言,要为当周武王而奋斗。但曹丕却不能用武王克商的方法,而只能效法尧舜故事,逼迫汉献帝逊位。汉献帝这时已成了一具政治僵尸,摆弄他自然不成问题,问题是如何才能使曹魏政权被天下所认同,也就是儒家所鼓吹的“受天命”。
汉魏禅代的理论依据
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提出了“五德终始说”的理论,并用它来解释王朝的兴衰、更迭。五德终始说的理论来自于民间流传甚广的阴阳五行说,所谓的“五行”就是人们所熟知的金、木、水、火、土。古人认为五行是组成大千世界万事万物的基本元素,齐国人邹衍对五行进行了改造,把它纳入到中国古代王朝不断更迭的理论体系之中,因此五行变成了五德。邹衍说凡是改朝换代就会有新德出现,同时也是旧德的衰落,所谓新德就是指新王朝,旧德就是指旧王朝。天子之所以统治天下,是因为他“受天命”,所谓“受天命”也就是“受德”。自从邹衍创立五德终始说以来,易代鼎革必然同五德终始说联系在一起,从此这一理论就成了政治家、野心家制造舆论,蛊惑人心的工具。
邹衍认为,五德还要同五种颜色搭配在一起,例如,黄帝是土德,土为黄色。夏朝是木德,木色为青。殷商是金德,颜色为白。周朝是火德,其色为赤。秦是水德,其色为黑。
五德运行的规律有两种,一种为相生,其运作的轨迹为: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另一种为相克,其运作的轨迹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秦汉社会,五德终始说广为流传,其影响极其深远。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刘邦在当泗水亭长的时候,奉命押送一批囚犯去咸阳,途中遇到蟒蛇挡道,当时刘邦喝醉了酒,因此毫无惧色,拔出宝剑将蟒蛇斩杀。当天晚上,有老妪在路边哭泣。有人问她,为何事伤心?老妪道:“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
原来这个老妪是白帝所化,她的儿子就是秦王朝,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根据五德终始说的推算,汉为尧的后代,所以就是火德,火德是赤色,刘邦就是赤帝子,赤帝子杀白帝子,就是指汉朝灭掉秦朝。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他写的《史记》不是小说,而是正史,但他居然将汉取代秦这个重大历史事件,用这么一个类似于神话的故事来叙述,可见,五德终始说在当时确实是深入人心。
由于汉为火德,按照五德相生说,火生土,故代汉者必为土德。东汉末年,汉朝统治已经十分腐朽,无论是农民起义,抑或是诸侯中的野心家,都打出土德的招牌。公元184年,爆发了黄巾农民大起义,黄巾军的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毫无疑问,“苍天”指的是东汉王朝,那么“黄天”指的又是什么呢,为什么农民军要用“黄巾”裹头,号称自己是“黄巾军”呢?从五德终始说中,我们可以得知,土德为黄色,黄巾军是打出土德的旗号,以表示“黄天当立”的农民军要取汉而代之。
到了三国鼎立的时候,魏文帝曹丕的年号是“黄初”,东吴孙权的年号是“黄龙”,都表示自己是土德,可以代汉称帝。唯独蜀汉先主刘备的年号为“章武”,表明刘备继承了大汉的皇统,是秉承了火德,而绝不肯尚黄,用土德。
曹丕要代汉,首先采用的当然是五德终始说理论,从而证明自己是顺天应命。汉为火德,继汉者必为土德,这已经被整个社会,普天之下所有的人所认同。那么,曹氏是否就是土德呢?经过魏国大臣们的考证,得出结论,说“魏之氏族,出自颛顼,与舜同祖,见于《春秋世家》”(《三国志》卷2《文帝纪》)。既然舜是土德,继承尧的火德,那么魏是舜的后代,接受尧的后代汉的禅让,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土德为黄色,当时是否有黄色的吉祥物出现呢?据说,早在熹平五年(176年)就有黄龙出现在曹操的家乡谯县(今安徽亳州市),太史令单飏就预言:“后当有王者兴”,而且在五十年之内黄龙会再次出现。当时就有一位名叫殷登的人记下了他的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也就是相隔四十五年之后,谯县再次出现了黄龙,这也就是说,谯县这个地方肯定会有“王者兴”。过了不久,太史丞许芝向曹丕报告。黄龙又再次出现,时间是在建安二十五年七月四日戊寅。许芝说,根据《易传》记载的“黄龙以戊己日见,圣人受命而王”,应该是大王您受天命最明确的预兆了。曹丕登基以后以“黄初”作为他的第一个年号,其用意就是表明他自己是一条黄龙,受天命来替代汉献帝这条赤龙。
除了使用五德终始说的理论之外,曹丕还制造了大量的谶纬。所谓的谶纬就是一种预言,它可以预告将来会发生的事,而且这种预言相当准确,可以称得上是料事如神。
例如在《春秋玉版谶》中有:“代赤者魏公子”;《易运期谶》说:“言居东,西有午,两日并光日居下。其为主,反为辅。黄气受,真人出。言午,许字,两日,昌字,汉当以许亡,魏当以许昌。”《易运期》又说:“鬼在山,禾女连,王天下。”(汉隶的魏字右边鬼字下有一山字)
至于《孝经中黄谶》的记载就更绝了:“日载东,绝火光,不横一,圣聪明,四百之外,易姓而王。”按照汉代隶书的写法,曹字的上半部正是两个“東”字,缺下半部分(火字),下半部分是“日”字,所以日载东,就是“曹”字。绝火光,就是灭绝汉代的火德。“不”字加一横正是“丕”,说明继承汉朝的只能是曹丕,汉朝的天下已经四百多年,气数已尽,该换主人了,所以是“四百之外,易姓而王。”
这位太史还认为,历史上圣人出现时的祥瑞不过是一两样,而曹丕当魏王后的祥瑞简直不胜枚举:黄龙、凤凰、麒麟、白虎、甘露、醴泉、奇兽,无奇不有,是自古以来最美好的。谁知曹丕的答复竟然是断然拒绝,他下令道:“当年周文王已占有天下三分之二,还向商朝称臣,得到孔子的赞叹,周公实际上已经行使了君主的职权,完成使命后还是归还给成王,我的德行远远不如这两位圣人,像许芝这些话,我怎么敢听呢?这些话使我心里害怕,手发抖,字都写不成,意思表达不清,我要辅佐汉室治理天下,功成后交还政权,辞职还乡。”
可是大臣们丝毫不理会曹丕的态度,曹丕越是“谦虚”,大臣们越是起劲地劝进,他们劝进的表章连篇累牍,多得数也数不清。东汉朝廷的官员,魏国的官员都参与到劝进的行列之中,好像在竞赛一样,错过了这个机会,就不能显示自己的忠心,于是劝进表章的措辞越来越肉麻,简直到了令人作呕的程度。
不仅是大臣们不断上劝进表,汉献帝也知道汉朝气数已尽,故十分“配合”地连下了三道禅位诏书,苦苦地恳请、哀求曹丕仿效虞舜,登上皇帝的宝座。但曹丕却说:“听到这个诏命,真吓得我五内震惊,浑身发抖。我宁可跳东海自杀,也绝不敢接受汉朝的诏书。”尽管曹丕的假戏作得如此逼真,但朝中的文武大臣还是心领神会,他们一边上书,一边在颍阴县曲蠡(今许昌市一带)筑起受禅台。
经过九个多月的精心准备,大臣们数十次的上表劝进,汉献帝前后四次下达禅位诏书,延康元年(220年)十月二十八日,曹丕终于撕下了自己的画皮,他在桓阶等人所上的“登坛受命表”上,批下了“可”字。第二天,曹丕踌躇满志地登上了受禅台,参加受禅大典的有文武百官和匈奴等四夷使者共数万人。在完成典礼后,曹丕对群臣说:“舜、禹之事,吾知之矣。”(以上史料皆出自《三国志》卷2《文帝纪》裴松之注)
假戏真做的缘由
汉魏禅代明明是一场假戏,在今天看来似乎更是一场滑稽可笑的闹剧,但为什么曹丕和他手下的大臣们却要演得如此逼真呢?这似乎成了一个千古之谜。我认为,只要仔细分析,这个谜团不难解开。
首先,自曹操挟天子以来,经过曹操、曹丕父子数十年的苦心经营,要废掉或者杀掉那早已成为傀儡的汉献帝确实是易如反掌,不费吹灰之力。但问题是废掉汉献帝以后怎么办?如果像霍光那样废掉昌邑王以后再立一个新君,那还比较好办,但这决不是曹家父子的目的,曹家父子的目的是要自己披上皇袍,开创一个新的王朝。
众所周知,自春秋以来,凡废主弑君者皆被称为乱臣贼子,在历史上要留下篡位的千古骂名。所以禅让制就是一种最好的办法。让汉献帝自己主动让位,自己再假惺惺地推却一番,这样篡位就成了禅让,无论是傀儡天子汉献帝还是魏王曹丕都成了尧、舜一样的圣君,双方客客气气地以禅让的方式来交接政权,岂不是比汤武革命的方式夺取政权更好一点。
当然,这种禅让毕竟不是真禅让,因为对于汉献帝来说,是被逼无奈的,如果不是曹家父子以武力威逼他,他哪里肯心甘情愿地放弃祖宗打下来的,历经四百多年的江山社稷。对于这一点,后世的史学家,例如像清代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赵翼就看得很清楚,他把汉魏之际的易代鼎革称之为“禅代”,禅代同禅让是不同的,一字之差反映出汉魏禅代完全不同于上古社会的尧舜禅让。
其次,曹操虽然三分天下有其二,但终因顾虑没有平定四海,统一天下而不敢称帝。曹操死后,曹丕继位,三分天下的局面已经形成。曹丕的文韬武略远不如乃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统一大业,对于曹丕来说,国内的形势已经基本稳定,代汉称帝也已水到渠成,但代汉的形式却要考虑,如果废君弑主,就会给刘备、孙权以借口。一旦吴、蜀二国打着为汉献帝报仇的旗号,二国联合,共同伐魏,就会给曹丕造成很大的威胁。
曹丕以禅代的形式来完成改朝换代是极其高明的谋略,他向天下人昭示,大魏的政权不是抢来的,而是汉朝皇帝让给我的。不管人们相信不相信,至少给自己披上了一件合法的外衣,同时,也在形式上走过了五德终始说所规定的必不可少的程序。
其实对于刘备和孙权来说,曹丕的这一做法正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三分天下的局面形成之后,曹魏最强。曹操不称王,谁也不敢称王,曹操一称魏王,刘备紧跟着就自称汉中王。曹丕代汉的第二年,刘备打着继承汉统的旗号,也在成都称帝。孙权相比曹操和刘备,名位稍低,但到公元229年,他也在武昌称帝。
曹丕代汉称帝之后,给汉献帝以国宾的待遇,封他为山阳公。山阳公封邑有一万户,可以“行汉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三国志》卷2《文帝纪》)。十四年后,山阳公病死,获得了“孝献皇帝”的谥号,以天子礼仪安葬。这个山阳国传了三代,共七十五年,西晋时依然沿袭,一直持续到永嘉之乱。
曹丕处置汉献帝的手段相当高明,应该看到,这并不是曹丕对汉献帝动了恻隐之心。说到底,曹丕的这一做法还是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曹丕代汉虽然在表面上看来获得了天下臣民的拥戴,但其实并非如此。诸葛亮平定南中以后,举行了大规模的北伐,这时距曹丕代汉已经过去了八年,曹魏的皇帝已经更换,文帝曹丕病死,明帝曹睿执政。但诸葛亮的北伐大军还没有到达,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的官吏和百姓就纷纷响应。是诸葛亮的军队多于曹魏,还是蜀国的实力强于魏国?显然都不是,其缘由,用诸葛亮的话说,就是“人心思汉”。
曹魏禅代的成功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三国到赵宋王朝建立,历经七百多年,十余个朝代都以禅代方式完成了易代鼎革,汉魏故事成了帝制社会禅代的代名词。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汉魏禅代是曹丕逼迫汉献帝逊位,但仍然符合中国古代的仁政精神和礼治原则。它仅仅以汉代帝王一姓一族权力的终结,这种古代社会最小的成本,来换得政权平稳的交接。相对于汤武革命所带来的广泛杀戮而言,流血牺牲无疑要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