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建立伊始,中华大地经过近二十年战乱的破坏,一片凋敝。对此情形,朱元璋实行了发展生产,与民休息的政策。1368年,朱元璋称帝不久,外地州县官来朝见,朱元璋对他们说:“天下初定,老百姓财力困乏,像刚会飞的鸟,不可拔它的羽毛;如同新栽的树,不可动摇它的根,重要的是休养生息”。
整顿文风
刑部主事茹太素有一次上奏稿,写得很长,洋洋洒洒有一万多字。朱元璋让内侍一连念了三遍,最后发现其中有用的不过五百来字,其他全是一些歌功颂德、溜须拍马的废话。朱元璋叹了一口气,说:“朕之所以要广开言路,是想得到那些切中要害、有益于国家的话。这些虚浮华丽的语句,只会扰乱视听罢了。”于是朱元璋让中官挑选那些文字简练、且能一针见血的疏稿出来,归纳出一种固定的建言格式,然后颁示中外,要求以后凡有建言,都要按照这种格式书写,只需把中肯的意见列出来就行了,不许没话找话地无病呻吟。
表彰农民
明初,朱元璋制定了严禁官吏下乡扰民的政策,并允许乡民捉拿扰民的官吏。在这方面,常熟县农民陈寿六,因为实绩特别突出,受到了朱元璋的大力表彰,还被写在了《大诰续编》里。陈寿六与自己的弟弟和外甥三人,捆绑了民怨极大的县吏顾英,然后押送首都告御状。朱元璋表彰陈寿六能干,赏赐了他20锭银子,免除他三年的杂役,其余二人各赏两件衣服。事后朱元璋还感叹道:“这个陈寿六真是很了不起啊。”为了防止有人打击报复,朱元璋专门谕令地方:“若有敢于无事生非扰害陈寿六的,或敢于捏造罪名诬陷陈寿六的,一律杀无赦。”简直给了陈寿六一道免死金牌。
重视教育
朱元璋很重视教育。洪武十三年(1380年)八月,朱元璋颁制天下,规定:学校师生的廪膳(公家发给生员的膳食津贴),为每人每天一升米,鱼肉蔬菜之类的副食,也都由官府负责供给。洪武十五年(1382年)四月,朱元璋诏告天下都要祭祀孔子,又赐给学校钱粮,以扩大师资力量,扩招学生,应天府增加一千六百个名额;地方各府分别增加一千个名额;地方各州分别增加八百个名额;地方各县分别增加六百个名额。师生每月供给廪膳米一石,教官的薪俸不变。
建设新农村
朱元璋称帝后,开始在全国进行改革。他要求每一个乡村,都要建立“旌善亭”和“申明亭”。旌善亭是用来表彰良民,以及那些值得称道的善行义举,届时,这些人的名字和事迹会被记刻在亭中,以此激励人心之善;申明亭是处理村中纠纷的场所,凡是涉及婚姻、财产、争占、失火、盗窃、骂人、斗殴、钱债、赌博,以及擅摘田园瓜果、六畜践踏禾稼、亵渎神明等等与民相关的事宜,都要在这里予以仲裁,由村里推举的那些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在申明亭审理、仲裁的过程中,长者可酌情使用竹批荆条等器具抽打案犯,但不许私设牢狱监禁。审问时间也只能在白天,晚上必须放回,第二天可接着再审。那些行为不检点的人的名字及其所做的坏事,也将被记刻在亭中,以示警戒。
移民
朱元璋消灭张士诚后,曾将一大批苏州富民迁徙到他的老家凤阳。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在凤阳兴建中都皇城后,又于洪武七年(1374年)再次下令,将14万江南富户迁到凤阳,以填实帝国的中都。这些富户被强制迁徙时,要求只能带走金银细软,其原有的房屋土地等不动产则被收归官有。还规定,这些富户迁徙后,不准随便离开凤阳。从此,这些人为了回江南探亲扫墓,只好化装成乞丐,以逃荒要饭的名义,偷偷溜回江南各地,从而形成一支奇特的乞丐大军。朱元璋还数次下旨,迁移全国各地的富户填充帝国的首都南京。朱元璋的强制移民政策,一直持续到永乐年间,累计涉及人口一百万。
户籍管理
明朝初年,朱元璋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户籍管理制度,他将全国的户口分为民户、军户、匠户三大类,并以此为基础征发赋役。户籍管理的核心内容为里甲制,规定每110户为一里(城中称坊,近城称厢),其中选10户为里长,其余100户分为十甲,每甲选出一户为甲首。里长、甲首皆轮流担任,十年轮换一次,主要负责管束所属人户,督促生产、调解纠纷,以及编造黄册等事宜。黄册也就是户籍登记,每里一册,登载该里110户的丁、口数以及年龄、财产状况。因该册必须用黄纸做封面,所以称之为黄册。黄册每隔十年必须重新核实更新,写明十年来各户人丁、财产的变化,分列出旧管(上次登记数额)、新收(新增数额)、开除(减少数额)、实在(现有数额)四项细目,以便官府能够清楚地掌握户籍的变化情况,合理征发赋役。黄册在明朝前期的人口管理中,曾发挥过重大作用,不过到明朝中后期,黄册的更造渐渐流于形式,里长和地方官多简单照抄旧册予以应付,甚至提前预造后十年、二十年的黄册,以至于“人多百岁之老,产竟世守之业”。
戴着镣铐办公
朱元璋非常痛恨贪官,他亲自制定并颁布了《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和《大诰武臣》等法律条文,共计236条,其中有关惩治贪官污吏的条款,就有150条之多。而且这些条款规定极其严厉,全是诸如凌迟、剥皮、枭首、夷族等重刑。由于刑罚过于严酷,官员们不是被罢黜就是被杀头,很少有人能做到自然退休,以至于有些地方的衙门竟无人办公。鉴于此,朱元璋突发奇想,让那些犯了罪的官员,戴着镣铐继续留任。洪武年间,在各级府衙中,这种戴罪办事的人,一度达到328人之多。于是,在大明帝国的官场上,便出现了这样一道罕见的风景:坐在公堂之上的御史,问案时铁面无情,而他脚上却戴着镣铐,因为他本人早已被判了死刑,只是还没到处决的时间。
管理流动人口
为了管理治下的人口,朱元璋规定:凡行医卖卜之人,只能在本乡活动,不得远游,否则治罪。农民只允许在一里地范围内活动,出入作息,家里有几口人,都从事什么职业,邻里间必须互相知晓。对那些行踪诡秘、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之人,允许四邻、里甲、亲戚诸人拘拿送官,若坐视不问,一旦作奸犯科,上述人等全部都要受到处罚。朱元璋还在全国推行了一套极有创意的凭引(大约相当于现在的户口本或身份证)制度,对各行各业的活动方式及范围,作了严格规定:商人要有商引,无引者以奸盗论处;贩盐要有盐引,卖茶要有茶引,无引者以走私论,处死刑。除了这些职业证件,百姓外出还要有路引,凡去到百里之外,而又无官府发放的路引者,均可擒拿送官,告发、擒拿者有赏,纵容者问罪。如此,官府便有效地掌握了流动人口的动态。
管干部
朱元璋深知官僚队伍的管理之难,为了彻底扭转元朝末年以来官场混乱的不良风气,朱元璋称帝之初,便开始着手建立对官吏的监察、考核制度。他不断派大臣到各地方考察吏治,还亲自宴请那些到京朝觐述职的官员,并根据他们的表现,给以褒奖或劝惩。经过一番调查研究,朱元璋亲手编订了《诸司职掌》、《责任条例》、《到任须知》等规章制度,明确规定了各级官员的职责、责任和禁令。他还下旨将《责任条例》刻版印刷,在全国广泛张贴宣传,要求官员吏员们严格遵守。通过不懈的努力,到洪武末年,明朝逐渐制定出了一整套的官吏考核制度。
发学习材料
为了改变元朝以来宽纵和混乱的社会秩序,朱元璋把官府处理违法乱纪事情的案例,汇编成了一部《大诰》,其后又汇编了《大诰续编》和《大诰三编》、《大诰武臣》等几本书。朱元璋降旨,要求这些书必须发送到全国各地,保证每家每户都有一本,同时,要求学校要拿这些书来考学生,乡里要安排教师在学塾中进行讲授。朱元璋还规定,官府对违反法纪的人进行处罚的时候,凡是家里藏有《大诰》的,就可以罪减一等,没有《大诰》的,则要罪加一等。于是,学习《大诰》蔚然成风,出现了十九万师生争先恐后到京师讲读《大诰》的热闹场面。
土地改革
明朝初年,江浙一带的富户为了逃避徭役,往往将自己的大量田产分割,假托在亲邻佃仆的名下,称作“铁脚诡寄”。时间长了,“铁脚诡寄”蔚然成风,于是乡里欺瞒州县,州县欺瞒省府,奸弊百出,被称为“通天诡寄”。朱元璋知道这种情况后,便派遣国子生到全国各地,召集各村有威望的长者,亲自下到田间测量土地,然后绘制成图。图中标注着田亩所属户主的姓名、田亩位置、土质优劣、税则高低,以及田亩的四至范围。这些图最后类编为册,作为赋税徭役的派征依据,具有法律效力。因为所绘田图状若鱼鳞,故名为“鱼鳞图册”。
不信官员信百姓
朱元璋不相信官员的汇报而更相信老百姓的话,所以朱元璋特别下旨规定,凡是老百姓来京反映问题的,即使没有文引(通行证),各地关津、隘口的把守者也要立即放行,不许阻挡,违者严惩不贷。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一向极有口碑的四川定远知县高斗南等人,因事被法司关入大牢,当地百姓认为不公平,于是结队到京城反映情况。他们向朱元璋列举了高斗南等人一系列的善政举措,要求撤销对高斗南等人的处罚。朱元璋认真听取了县民们的报告,最后不仅撤销了对高斗南等人的处罚,而且还对这几个官员进行了嘉奖,赐给他们袭衣、宝钞等钱物,然后仍派他们回原地任职。
知而不言为罔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晓谕群臣说:“每个人的才能见识都不一样,在这方面突出的,在那方面就会短缺,所以今后你们如果发现朕有什么过错,尽管直言上奏,朕不会责怪你们的。如果朕有过错而你们不说,那就如同欺君罔上,朕一定会严肃处理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