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季陶,名传贤,字季陶。原籍浙江吴兴人,生于四川广汉。早年留学日本,参加过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参加了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五四期间,思想激进,宣传过马克思主义。但不久又变为坚决反共者。曾先后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考试院院长等职。他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国民党右派的“理论家”,也是蒋介石的文胆和幕后参谋。蒋介石的治国策略有许多都是来自戴季陶那一套反共理论,因而戴有蒋介石的“国师”之称。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确定“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他集中一切力量围剿工农红军。1932年4月间,戴季陶前往西北考察,到西安发表演说,为蒋介石的错误政策辩护。西安的爱国学生非常气愤,当场把戴包围起来,严厉斥责他的错误言论,抗议南京政府对日的妥协态度。他当时难以脱身,最后愤怒的学生们把他的座车烧了。
但后来,戴季陶对抗日态度有很大的转变。他在一次会议上提出:“如国家已至非牺牲不可之时,自必决然牺牲,抱定最后牺牲之决心……”这些话表明戴季陶并不甘愿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他已开始逐步向抗日方面转变,但在当时他对日仍想通过谈判妥协换取和平。
西安事变发生后,国民党中央召开紧急联席会议。会上出现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以何应钦、戴季陶为代表的主战派,他们力主以武力对西安进行讨伐;另一种意见是以孔祥熙、冯玉祥为首的主和派,主张通过和平谈判解决问题。很显然,第一种意见是置蒋的生死于不顾,第二种意见是考虑到蒋的安全。两派在会上争论不休,到午夜2点还不能决定。这时,戴季陶站起来大声说:“我警告大家,若是今晚我们中央不能决定讨逆大计,明天全国就会立刻大乱,政府也会垮台,大局无法收拾,我们何面目以对总理,何面目以对蒋先生!”在戴季陶等人的鼓噪和煽动下,讨伐派占了上风。于是会议作出决定:调动各路兵马,讨伐西安。
但宋美龄从上海回南京后,极力反对讨伐,她说:“战争开始之后,蒋介石不为其亲自统帅的陆空军轰炸所误中而死,亦将被张、杨军队杀害。”12月14日,应宋美龄等人的要求,孔祥熙召开高级会议,讨论军队讨伐前,如何采用和平方法营救蒋介石。在宋美龄的劝导下,会上大多数人都转了向,主张和平营救,戴季陶最终也改变主意。在这次会议上,戴季陶向大家跪着磕响头说:“我是信佛的,主张先进行和平营救,和平营救无效,再进行武力讨伐。”说完又叩了一个响头,退了席。与会者都看见这一幕,特别是反对和平手段的人,知戴季陶转了向,也不再提反对意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