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西门庆怎么死的 探究西门庆真正的死因揭秘

西门庆怎样死的:西门庆,是由宋代兰陵笑笑生中国古今第一奇书《金瓶梅》中的主人公,书中他是一个新兴贩子的典范,西门庆是一个混混、恶霸、权要、淫棍,同时又是一个夺目的贩子。而在小说《水浒传》中,他倒是一个败落富翁,开药铺为生,并且为人刁滑,贪淫好色,晓得疏通关系,是个典范的爆发户和地头蛇。接上来就由小编来探讨下西门庆是怎样死的。

阅读过《水浒传》和《金瓶梅》这两部涉及到西门庆的古典文学作品,仅就《水浒传》和《金瓶梅》对于西门庆之死的处理而言,二者当然各有不同,但有一点却是极为同等的,那即是西门庆毕竟“不得好死”地死去了。在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西门庆是死于侠义英雄武松的刀下,命丧狮子楼。而在兰陵笑笑生所著的《金瓶梅》中,西门庆却是在正与潘金莲共赴云雨之时,“昏迷去,四肢不收”,后来方醒;次日清早“起来梳头,忽然一阵眩晕,望前一头抢将去”,由此得病,日渐加重,末端毕竟呜呼哀哉。西门庆当然不是在与潘金莲共赴云雨时当场死亡,但这种状况亦可归为性猝死,俗名登时风,其实是出血性中风的一种。今世医学上指男女在性交时,因为活动过度激烈,导致男方发生昏迷甚至突然死亡。西门庆之死的根柢原因在于纵欲过度,精室虚亏。死前曾找过三个医生诊治,从这三个医生的诊断来看,西门庆所患的病的症状便是现在所说火线腺疾病。所谓癃闭,即是火线腺疾病的当代说法。火线腺疾病的难治看来在明代已成为共识。

一般人对于西门庆之死有个印象,觉得他是纵欲过度死的。这个说法有待考证。西门庆发病在和潘金莲云雨之时,先看这个场面:

初时还是**,往后尽是血水出来,再无个收救,西门庆已昏迷去,四肢不收。妇人也慌了,急取红枣与他吃下去。精尽继之以血,血尽出其冷气而已,良久方止……

这之后,西门庆的状况就开始不好了。依照《金瓶梅》中任医官的诊断,他认为这是“脱阳”之症。中医所谓“脱阳”指的是:男子因**阳气严重耗失,造成虚脱倾向。这听起来还是有点玄,我们换成西医的说法,应该是:性兴奋超过限度,引发心跳和呼吸骤然受到抑制,导致脑缺氧和脑贫血,使交感神经失去控制,最后丧失意识而死。“脱阳”——差不多就是一般人对西门庆死因的普遍印象。

不过光是这个理由,并不足以解释西门庆之后出现的许多症状,我们来看:

西门庆只望一两日好些出来,谁知过了一夜,到次日内边虚阳肿胀,不便递发出红瘰(音裸,皮肤发生红色核块)来,连肾囊(阴囊)都肿的明滴溜如茄子大,但溺尿,尿管中犹如刀子犁的一般,溺一遭,疼一遭……

脱阳显然不会出现这些下部的症候。我们似乎有再继续追究下去的必要。

下一个提出诊断的是另一个医生何春泉。他认为西门庆得的是“癃闭便毒。”

所谓“癃闭”指的是小便不通利,“便毒”则是性病的意思。翻译起来,这个诊断的意思是:“一种导致泌尿道感染、阻塞的性病。”这个诊断尽管比“脱阳”高明了些,不过在我看来,还是有问题的。

在过去,癃常被指的是淋病。淋病固然会造成尿道炎这些小便疼痛、不通畅的问题,但淋病却是不会出现“红瘰(红色皮肤肿块)”的。更何况,隔天深夜,“那不便处肾囊破了,流了一摊血。**上又生出疳疮来,留黄水不止。”又是疳疮、又是红色皮肤肿块的,这样的表现不像淋病,而更接近“杨梅疮”(“杨梅疮”听起来像是个怪病,但提到他的西医病名,那可就家喻户晓了—梅毒syphilis)。

先来看中医对“杨梅疮”的说法:杨梅疮,因为疮的外形像杨梅而得名。本病因为在某时期有皮疹,因此又有梅疮、疳疮、广疮、便毒、横玄和杨梅结毒的称号……或先发下疳,或先患鱼口,然后始生此疮,先从下部见之,渐至遍身,大而且硬,湿而后烂,筋骨多疼,小便涩淋,此症最重。

西门庆身上的症状和杨梅疮的描述是一致的。

从西医的观点来分析的话,西门庆**冒出的红瘰如果是下疳的话,他得到的应是第一期梅毒感染才对。一般来说,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是有能力压抑第一期的梅毒螺旋菌。通常第一期梅毒的病灶会自然愈合,但菌体会继续潜伏在人体内,伺机进展到更慢性的第二期、甚至是之后潜伏性或慢性的第三期梅毒。

也许有人要问,这么明显的疾病,为什么整个清河地区的医生没人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呢?

这个问题牵涉到梅毒的流行病学。

根据学者的研究,梅毒这个疾病最早出现于美洲,是1492年哥伦布登陆美洲之后,水手们把梅毒带回欧洲。水手转战各地港口的妓女,很快传开来。到了公元1499年,梅毒已经横扫整个欧洲。

至于中国,最早的梅毒纪录则记载在1545年。

“弘治末年(明孝宗,1505),民间患恶疮,自广东人始。吴人不识,呼为广疮,又以其形,谓之杨梅疮。”(俞辨《续医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1588年)也记载了差不多的观察:“近世弘治、正德(1506-1522)间因杨梅疮盛行……”

换句话,十六世纪是中国人首次遭遇梅毒,对梅毒完全一知半解的黑暗时代。依据吴唅先生所考据《金瓶梅》的成书时间(1582-1602年),就正好处在这段时间里。我们从小说里群医对“梅毒”束手无策的情节,完全可以感受到彷徨无助的氛围,一点也不亚于今日的艾滋病。

事实上,梅毒从16世纪初传入中国,直到17世纪,在陈司成出版的《霉疮秘录》(1636年)中,才有比较系统的专论。

尽管如此,那还只是对于这个疾病的发病过程的描述,彻底根治方法还要再等三百年后,盘尼西林被发现之后才会出现。

尽管我们无法用21世纪的医疗来治疗在16世纪的西门庆,但用今日的医学知识来看待西门庆的发病以及死亡过程,我们却不难发现一些有趣的观点:

第一期梅毒通常是不足以致命的。可是坏就坏在当时不知道那是什么病,加上西门庆自己没警觉,因此元月初六病发后,西门庆仍然淫欲不断,劳累过度的结果,导致了身体免疫功能降低,梅毒螺旋菌繁殖,等拖到人病倒时已经是十四日了。病倒也就罢了,来的医生还诊断不出真正的问题。不但没诊断,药还乱开一通,加上这段时间潘金莲还和他继续床事,引发了进一步泌尿道合并感染,造成了后来的败血性休克、多重器官衰竭。难怪最后搞得连命都保不住。

再来,以今日的医疗知识,另外一件值得(也有能力)追究的事情是:是谁把梅毒传染给西门庆?

梅毒螺旋菌在进入人体之后,通常会有三四周左右的潜伏期。以西门庆正月初六开始提到人不舒服的时间来计算的话,他感染梅毒的时间应该是在12月上旬到中旬之间。

回头翻《金瓶梅》,找出12月上旬到中旬和西门庆发生关系的女人(这不困难,《金瓶梅》对于西门庆的性生活向来记载得非常详细)。我们会发现,除去潘金莲与孙雪娥不算(书上从头到尾没有任何关于她们这方面疾病的描写),只剩下两个女人:

一个是伙计贲四的老婆贲四嫂,另一个则是妓女郑爱月。

书上说这个贲四嫂“原是妮子(奶妈)出身,与贲四私通,被拐出来。占为妻子。什么不知道”。从这个角度看,贲四嫂是拥有多重***的女人,当然是可能的候选人之一。然而贲四嫂和西门庆的贴身奴才玳安一直有私通的关系,如果她有梅毒的话,玳安应该也会得到梅毒才对。然而在往后的故事里,我们并没有看到这样的记载,因此贲四嫂传染给西门庆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那个时间点和西门庆有性接触的女人只剩下妓女郑爱月了。

(仔细一点的读者也许会问,去年8月初,以及11月初,西门庆都找过郑爱月,那时候为什么没有感染?直到12月这次才感染?事实上,根据文献的统计,与早期梅毒感染者一次接触,被感染的机会大约是1/3。那时候,可能是郑爱月身上已经有了梅毒,但西门庆还没有被感染。另一个可能是8月初、11月初时,郑爱月也还没感染梅毒。她身上的梅毒也是11月到12月之间,被客人感染的。)

清河(临清)是个位于运河旁,充满了南来北往生意人的商业城市。商业经济昌盛的结果,梅毒螺旋菌也跟着流通。郑爱月以清河地区王牌名妓的身份,正好首当其冲。因此,我们说是她把梅毒感染给西门庆,用流行病学的观点来看,应该是合理的推论才对。

可惜当时没有这些关于梅毒的医疗常识,吴月娘才会只凭着西门庆的行踪,就把责任推到王六儿、林太太身上(尽管她们也应负起一部分的责任),真正捅了西门庆最致命一刀的郑爱月反而逍遥法外。更讽刺的是,西门庆病重时郑爱月来探病,吴月娘还款待酒馔,感谢地赏了她五钱银子。

西门庆之死,固然是《金瓶梅》最重要的转折关键,但这样的故事,却也见证了明朝中叶,梅毒在中国内地早期的流行与发展。尽管作者没有记载在往后的《金瓶梅》里,但作为读者的我们却一点也不难想象,在郑爱月与西门庆之后,梅毒应该很快会在清河地区流行起来才对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