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说李林甫不学无术,只知道蝇营狗苟,这个是不客观的。唐玄宗执政时期,皇帝总体说来还是比较励精图治的,在用人方面还是比较有眼光的,像历史上的名相姚崇、宋璟、张九龄也都出在他的朝代。所以要说李林甫一点本事都没有,那是说不过去的。就算李林甫趋炎玄宗皇帝宠爱的武惠妃,那也仅仅是政治手段。为官之道,若都像李太百那样放肆恣睢,绝计是要不得的,朝廷颁布的政令法度是得不到落实的。这就是李太白只配去写诗,而李林甫却能得到皇帝欣赏的缘故。
唐玄宗还干了件大事,就是削减机构,裁减人员,凡是没有事干的官员全都下岗。这种严格的吏治改善了朝廷的政治环境,也让后来封相的李林甫找到了施展拳脚的地方。历史中有很多关于李林甫公报私仇的典故,还给他来个成语叫“口蜜腹剑”,意思就是说他是个小人,把那些不听话的臣子都贬到外地去。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却又有“自处台衡,动循格令,谨守格式,百官迁除,各有常度”的说法,意思就是李林甫在执法和官员调配方面,是严格遵照唐朝律令的,没有违法的地方。
说到底,即便李林甫就是个执法者,并没有任何不当的地方。至于后世所说的叛国罪,这个是值得考证的。李林甫去世不久,就有杨国忠诬陷其密谋叛国之罪,已然身居高位,又受皇帝信任,李林甫凭什么要谋反呢?比起杨国忠来,李林甫本来就是李唐皇室宗亲,而且天下藩镇皆对其惟命是从,若是要反,何苦要去找远在西南边陲的西藏合作呢?这个是完全不可能的。只不过从杨国忠开始,后世对李林甫的评价渐渐就偏离了公正的态度。若说李林甫不奸,也是不对的,毕竟能够把持朝政十几年,这个人物的心计是不简单的。若说李林甫是奸臣,则是后世史学家的妄断。
李林甫工于心计是没得说的,办事效率也是没得说的。唐玄宗还曾说过“凡事皆可问林甫”的话,足看得出皇帝对臣子的信任。由于唐玄宗后期耽于享乐,宫廷花费巨大,边陲的战事也开始多起来。富庶的关中地区竟然还面临着缺粮的困境,此时李林甫雷厉风行,亲自出马,很快就解决了粮食紧缺的问题。
同时,李林甫很重视朝廷官员的选拔,甚至多次向皇帝上书,要求大力提拔寒门学士,当时有很多武官,都是出身寒门,比如薛讷、杜暹、张守珪等。张守珪更是由于立功很多,差点被唐玄宗提拔为宰相。当然,李林甫是比较狡猾的,提拔寒门对于他而言,可以一石二鸟,既可以打击以贵族们为代表的仕宦阶层;同时又能在地方上发展自己的势力,稳固自己的地位。甚至像安禄山这种稍有战功的将军,也被李林甫看中,封了个节度使的官职。这个应该算是李林甫的用人失察,但在他掌权的时代,安禄山却是不敢造次的,而且在朝中最服气的也就只有个李林甫。李林甫责备他的时候,他就会战战兢兢。而李林甫表扬他的时候,他就会洋洋得意。
李林甫可以称之为玄宗朝的镇山石,各藩镇势力畏于其权谋,只能夹着尾巴做人。李林甫去世后,这些地方霸主就开始蠢蠢欲动,等到安禄山振臂一呼,则有很多节度使起来响应。李林甫当政十多年,朝廷税收蒸蒸日上,各项经济指标平稳快速增长。而李林甫刚刚去世才三年,天下就已大乱,这就可以看出,李林甫在天下群雄心目中的地位。
除了整顿吏治,提拔寒门外,李林甫还干了几件大事,一是主持唐朝时期最大规模的法律条文修订工作,花费三年时间,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唐六典》,将唐朝律法系统化、规范化、精简化,此法典也因此而成为唐朝后期执法的准绳。若李林甫真是个目不识丁,只懂声色犬马的家伙,那这样的任务恐怕他是完不成的。二是改革财政制度,在唐朝中后期,通货膨胀问题已经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地方财政管理非常混乱,经常会出现数额与帐目不对应的情况。
李林甫首先是组织人员编修《长行旨符》,将财政管理制度简单化、固定化、制度化,有效地改善了唐帝国的财政管理。同时,唐朝中后期,通货膨胀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稳定问题,特别是货币的流通,没有固定官员进行管理,显得毫无章法,假币也横行无忌。李林甫高瞻远瞩,任命了专门负责铸造钱币工作的官员,加强了对财政管理的控制,通货膨胀的问题稍有改善。唐玄宗后期,到处都在打仗,到处都在花钱,可是唐帝国的财政状况仍很良好,这就应该归功于李林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