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曾任东北局第二书记兼东北军区副政委的张秀山回忆:“1953年初,高岗对我说,毛主席让看一下东北敌伪档案中有关刘少奇1929年在奉天被捕的情况,要我去组织落实。我当时问高岗这件事跟其他人说过没有。他说跟陈云说过。我又问他,东北呢?他说没有。我说,这件事不能扩大,传开不好。说这事时,高岗的秘书在场。这件事后来具体承办的同志也不知道查阅敌伪档案的目的。”
2、张秀山接到任务后,这样具体布置:“我在东北局组织部布置工作时,将审查干部工作分成两个组,一个组查现实表现;一个组查阅敌伪档案,查阅的对象不做特别限定,避免给人留下是专门查看某个人的印象。这件事即使是后来任组织部部长的郭峰,和具体承办这项工作的同志也不知道查阅敌伪档案的目的,查阅结果是按敌伪档案的原本情况上报的。”
王洪文
3、1971年林彪叛逃后,毛泽东受到沉重打击。他提出,要年纪小的、学问少的、立场稳定的、有政治经验的、坚定的人来接班。早在1968年,毛泽东就认识了王洪文并留下了比较好的印象。1973年5月,根据毛泽东提议,王洪文调到中央工作。毛泽东曾当面对张春桥说,王洪文当过工人,当过兵,当过农民,他的条件比你我优越。当然,毛泽东也比较看重张春桥,但张春桥是个文人,积怨甚多,很难得到中央委员会大多数人的支持。1973年8月,王洪文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排在毛泽东、周恩来之后。
4、王洪文出生于东北农村,小时候家里很苦,又种地,又放猪,连小学都没念完。1951年,十六岁的王洪文在东北参军并奔赴朝鲜战场。因为表现不错,先后入党提干。战争结束,王洪文复员到上海当了工人。文革中有一次他喝醉了酒,紧紧地抓住徐景贤的手说“老徐啊,我知道,你看不起我,我是放猪的,我是放牛的,你是知识分子。”徐景贤文革期间曾任上海市领导,与王洪文关系紧密。
邓小平
5、1974年6月,周恩来病重住院。毛泽东委托王洪文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但很快就对王洪文的政治能力失望了,还多次批评他与江青等人走得太近,不能团结大多数。毛泽东曾向周恩来和邓小平表示:王洪文政治上不强,威望不高。根据毛泽东的意见,1975年6月下旬,王洪文回上海和浙江“帮助工作”。7月1日,叶剑英写信给毛泽东,建议由邓小平主持工作,毛泽东批示“同意”。在邓小平、后来华国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时期,王洪文很闲。他自己心中明白,毛主席对他已不信任了。
6、王洪文被闲置起来后,曾说:“现在我有什么权?党中央和国务院是他(指邓小平)的,军队也是他的,我只有一个办工农兵读书班的权!这是毛主席定的呀!”这种情况下他开始自暴自弃,愈加放任自己的行为。王洪文在上海除了视察工作,很多时间放在吃喝、打猎、钓鱼、看电影上。他还常常硬拉着工作人员打扑克、下军棋,玩通宵。他不仅白天去打猎,有时晚上也去打,专门让人特制了聚光搜索灯。他钓鱼,让工作人员用麻油、茅台酒和面粉作鱼饵。
7、1949年10月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教授向毛泽东写信,检讨自己过去的错误,并提出自己决心改过自新,计划于五年之内,以科学的历史的观点,将二十年前所写的《中国哲学史》重新写过,作为一个新编。几天后毛泽东回信:“我们是欢迎人们进步的。像你这样的人,过去犯过错误,现在准备改正错误,如果能实践,那是好的。也不必急于求效,可以慢慢地改,总以采取老实态度为宜。”
冯友兰
8、文革爆发,冯友兰被反复批判并被抄家。到1968年又被隔离审查。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隔离两个月不到就被释放回家。这次优待是因为最高领袖的“关照”。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说:“北京大学有一个冯友兰,是讲唯心主义哲学的,我们只懂得唯物主义,不懂得唯心主义,如果要想知道一点唯心主义,还得去找他。翦伯赞是讲帝王将相的,我们要想知道一点帝王将相的事,也得去找他。这些人是有用的,对于知识分子,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这番讲话等于是救了冯友兰的命。
9、1979年,北师大党组织正式为著名学者、书法家启功平反,宣布“右派”系错划。为他加了一级工资,但他让给了更加需要的人。问他有什么意见,启功喟然叹曰:“改与不改,对我都无所谓了。当初知道我被划为‘右派分子’特别为我揪心的两个人,一个是我师陈垣,一个是我老伴,现在,这两个人都不在了……!”说至此,不禁潸然泪下。
启功先生(左一)和夫人(左二)、母亲(右二)及姑姑(右一)在一起。
10、1975年启功老伴临走的时候,嘱咐启功说:“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再找个人照顾你!”启功听后说:“老朽如斯,哪会有人再跟我?”妻子说:“你如不信,可以,赌下输赢账!”启功说:“将来万一你输赌债怎么还?”妻子说:“自信必赢!”妻子死后,做媒人四面八方来,启功不同意,介绍人竟来查房,见是双人床,认为启功肯定有意。启功知道以后,干脆把双人床换成现在了单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