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9月13日凌晨,林彪座机256号三叉戟飞机在蒙古国温都尔汗东北70公里的伊德尔莫格盆地坠毁。随着一声巨响,256号飞机坠地后爆炸肢解,残骸散落一地。那么当年散落在现场的飞机残骸现在都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一架退役的三叉戟
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经济困难,对外贸易不畅,我们只好从从巴基斯坦引进了4架当时比较先进的三叉戟客机。256号飞机就是其中之一,经改装后给副主席林彪专用。三叉戟(tritent)客机由英国航宇公司设计生产,采用半硬壳式机身,全金属(铝合金)蒙皮,飞机上装有3台涡轮风扇发动机。两台装在机身后部左右两侧,一台装在后机身内。
由于坠毁时这架座机曾企图迫降,用机腹擦地后又突然跳起,紧接着在空中起火爆炸,所以解体的飞机碎片就沿着飞机着陆时的方向撒在长500多米、宽50米到200米呈倒梯形的燃烧区内。这些飞机碎片,大的有数千公斤,小的只有一分硬币那么大,有的已在高温中变形,甚至变成球状疙瘩。
机上是中国副统帅林彪,空旷的蒙古草原顿时吸引了无数的目光。飞机上林彪带有什么资料?机上最后情况如何?世界各国很快便把焦点放在了飞机的残骸上面。
一、苏联下手最早。
飞机的“黑匣子”没有了。从1971年9月13日凌晨,到9月15日下午我使馆人员赶到现场,在此之前,蒙古及苏联的有关专家已经在坠机现场工作了两天,很多仪器也被拆走。当时我使馆人员根本不知何为“黑匣子”,自然没有关注这方面的问题。我使馆人员只看到飞机尾部下方有许多吊在那里的电器连线,似乎是刚经过拆动,就是从垂直尾翼拆走飞机事故记录器时留下的痕迹。作为当时比较先进的三叉戟飞机的事故记录器,估计蒙古国是没那个技术实力研究的,应该是苏联带走了。
航空发动机性能始终是飞机行家关注的重点,三叉戟飞机上的 rb163-1“斯贝”发动机当时很有名,苏联对其很感兴趣。9月15日上午我国使馆人员的飞机被蒙方以天气不好为借口推迟起飞,而苏联的一架直升飞机却直飞现场。这架直升飞机到现场后,从256号飞机上拆掉一台主发动机,装上飞机后就飞走了。
二、中国有一部分。“九一三”事件之后蒙古官方对坠机现场看管很严,围有铁丝网,一直到1993年坠机现场才解禁。动手最快的就是港商,包括飞机尾翼在内的大块残骸基本上都让他们高价买走了。其中包括一个发动机。1993年呼伦贝尔盟一家进出口公司的邬经理到温都尔汗,发动了当地20多名小学生,把方圆5公里范围内所有大小碎片都拣了回来,约有3吨多重,如今放在山海关附近的老龙头进行展览。
三、蒙古有一部分。三叉戟256号飞机的第三台发动机放在离现在的蒙古首府乌兰巴托20公里的地方。蒙古的一家公司将其放在旅游点进行展览,以此吸引旅游者。附近的老百姓,后来得知飞机是中国的一个大人物乘坐的,看到商人高价收买,也纷纷动手,对残片进行加工制作,有的做成器具使用,有的做成小玩艺儿当纪念品出售,但大部分都当做废品卖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