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周恩来逝世前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并非他自己的病情

1920年8月28日,时年16岁的邓小平远赴法国参加勤工俭学。

60年后,邓小平的女儿毛毛就历史往事向其父亲讨教:“在留法的人中间,你与哪个人的关系最密切?”

邓小平明确回答说:“是周总理。我们认识很早,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住在一起。对我来说他始终是一个兄长。我们差不多同时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资料扩展:邓小平周恩来曾在法国卖豆腐 解决勤工俭学的学费问题】

的的确确,在法国勤工俭学期间,邓小平参加了周恩来等人组织和领导的中国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共旅欧支部,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两人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友谊。

1928年,24的邓小平与22岁的张锡媛在上海结婚。在上海广西中路一家四川餐馆,中共中央机关的30余人参加了这场婚礼。周恩来、邓颖超双双出席,祝贺这对革命伴侣的结合。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担任共和国总理。1952年,邓小平调到北京当副总理,协助周恩来工作。有时候周恩来出国,邓小平就作为代总理来接替他的工作。

1969年林彪搞“一号通令”,把老干部们都赶出北京,送到外地,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最初江西安排邓小平去赣州,周恩来知道以后,连续两次给江西省“革委会”有关负责人打电话,说邓小平已经是65岁的人了,身体又不怎么好,最好安排在南昌附近。

周恩来说得非常细致:“房子应当是一栋两层的楼房,楼上为邓小平夫妇居住,楼下为工作人员住。最好是独门独院,这样既能在院里活动,又能保证安全。”

在周恩来的关怀下,邓小平被安排在南昌附近新建县望城岗原福州军区南昌陆军步兵学校。这是一栋两层楼。楼上由邓小平夫妇居住,楼下由工作人员住。楼下还有一个院子,邓小平夫妇常在早晨和黄昏时在院子里散步。

晚年周恩来,身体每况愈下,饱受病魔折磨,迫切需要一位理想的人选来接一国总管家的“班”。

国务院由谁掌管?毛泽东和周恩来数来数去,也只有原国务院副总理、长期抓政务工作的邓小平能够胜任了。

为此,周恩来做了大量工作,为邓小平铺平通往中南海的道路。

1972年5月,周恩来被检查出膀胱癌。由于一再延迟治疗,加上过度的操劳和不断的折磨,周恩来的病情愈加严重了。

就在医生们四处张罗着周恩来治疗事宜的时候,周恩来却在忙着一件“千秋大业”的事情。

从1973年2月开始,一边忍受尿血的痛苦,输血维持身体体征,一边拖着病体连续主持政治局会议,专题讨论邓小平的问题。在会上,周恩来毫不犹豫也不容置疑地提出,要恢复邓小平的党的组织生活,恢复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

会议结束后,周恩来才放下手里所有工作,离开西花厅到医院接受检查。周恩来躺上手术台的同时,中央一份《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的决定》的文件也正式签发。

1973年3月10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党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的决定》。8月,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2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邓小平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委员。

1974年4月,邓小平代表中国政府出席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周恩来抱病到机场欢送邓小平一行。

1975年12月,周恩来已经进入时而昏迷时而清醒的状态,他已经不能看报了。可是,当他清醒后,仍然要求工作人员给他读报。

邓颖超和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分析后,一致认为,周总理在生命的垂危时刻还提出要听报纸,最大的可能是出于对将来的政治形势的不放心,他可能最担心的是邓小平能不能顺利主持工作……

为了不给周恩来增加负担,邓颖超决定,新近的报纸就不要给他读了。在周恩来确实要听的情况下,他们就把以前的报纸改了日期再读给周恩来听。

————————

给你好看的历史:勇哥读史

公众订阅号:yonggedushi(←长按复制添加)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