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张学良与日军势不两立,原来因为自己父亲和儿子都死于日本人手里

张学良,我国近代有名的爱国将领,说起张学良的家人,至今还是有很多人为之惋惜。他的父亲和最爱的儿子先后死于日本人之手,虽然到现在还是争议不断,但是丧父和丧子之痛,任何一点都足以让张学良把日本人恨到骨子里。

张学良的父亲,也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早年出身寒微,但是靠自己的能力,逐渐从一个土匪头子转变为一代军阀,是东北一代响当当的人物,但由于他没有配合日本军的行军计划,所以被在皇姑屯受到日本军早先埋下的炸弹袭击,当日身亡,至此,张学良接了父亲的班,但是对日本军仍然没有任何妥协。

张学良的儿子--张闾琪,是张学良跟他妻子于凤至的第三个儿子。这个孩子天资聪颖,乖巧可爱,不仅深得爷爷张作霖的喜爱,张学良跟他的妻子也对这个孩子疼爱有加。张闾琪长得跟张学良有几分酷似,而张学良又是出了名的清秀,温文儒雅的小孩不仅长得帅气,天性淳厚善良,饱读诗书。家人也极尽全力栽培这个孩子,还专门为这个小孩请了家庭老师,独立教他《四书》、《五经》、唐诗、宋词、书画等各方面的才艺。等到小孩儿年龄稍微大一点之后,张学良又给孩子专门请了英语老师,希望小孩可以成为全能性人才,将来也可以送他出国留学。

张学良把自己未来的希望寄托在这个孩子身上,所以对他百般疼爱,然而,天妒英才,没过多久,张闾琪就染上了一种不知名的怪病。刚开始只是不停地咳嗽,到后来就开始发高烧,这可把张学良夫妇急坏了,他们几乎把东北三省的名医都请遍了也没有任何效用,张学良早年最信任的医生就是张作霖时代的军医,然而这位王少源王医官在看过孩子的病情之后也摇头表示没有办法,张学良整个人都绝望了,但即使这样,他也没有开口提出要请日本医生过来看病。几乎东北稍微有点名气的都去过大帅府中,然而用尽了所有的办法也不起效用,反而使张闾琪的病情愈加严重,不仅高烧没有褪去,而且还出现了间歇性昏迷。

在所有人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张学良同意让中医试一试,尽管张学良比起中医,更相信西医的判断,但他宁愿让中医为他的儿子诊治,也不愿意让日本人救治。所以他请了当时沈阳的老中医给他的儿子看病,神奇的是,在这位中医开的几帖药的服用下,张闾琪的病竟然开始好转,高烧渐退,也基本可以正常吃饭了,然而,过了一个月,张闾琪仍然有咳嗽的倾向,中医的号脉很难准确判断问题的症结所在,张学良的一个得力干将,极力主张应该去派一个肺部的x光片,诊断一下一直咳嗽不停的真正原因。张学良并不同意自己的孩子送去日本人开的医院诊治,他的妻子也持反对态度,但是孩子的病情拖不起,他的旧将拍着胸脯担保那个开医院的热本人的人品是值得信赖的,最后张学良勉强同意自己的孩子送去日本人开的医院--仰德医院。

当时的沈阳,x光机可以说是极其先进的医疗设备,张学良也不知道这个设备到底能不能诊断出自己孩子的病症的根本原因,但是,事实上,他要担心的并不是自己孩子的病情,而是自己孩子的安危。当时,张闾琪在一位主治医生和一个女护士的陪同下进了胸透室,而其他人只能在外面等待检查完毕,然而就在他们焦急地等在胸透室外面时,突然从里面传来一声巨响,那响声如同一颗定时炸弹的爆炸,随即而来的就是胸透室内孩子的惨叫。当烟雾散去,人们冲进胸透室的时候,孩子已经倒在了胸透机前,脸上胸上都沾满了淋漓的鲜血,而人,早已经处于昏迷状态了。

张学良手下马上质问这边的医院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可是院长故作惊讶,表示这是客观故障,不是他们能左右的。张学良夫妇看到昏迷不醒的儿子,立马召集所有可以召集的医生过来抢救,但是张闾琪始终没有被抢救过来,就在当晚便离开了人世。张学良夫妇对此也追问过日本反面,但他们是种坚持尽管对此事表示遗憾,但是爆炸的原因他们也在追查中,就这样,张学良的爱子也在早年就夭折了。到底真相是怎么一回事却不得而知,人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张学良的父亲和儿子都直接或间接地死在爆炸中,两人的死都充满了神秘色彩。

虽然张学良猜测两人的死亡都是日本兵有意策划的,但是始终找不到证据,但自此也便开启了张学良与日本军势不两立的局面。

文|江山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