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百年前风雨中的中国:从慈禧銮驾回京到街边乞丐地摊

中国城区和外国驻军的中间地段。

驻军地点大都在租界。照片上道路两旁的建筑,无论外国租界还是中国城区,都是一片破败。摧毁和抢劫这座城市的有八国联军,清军和义和团。

德国引进的日本苦力。

德国军队在补充民夫,应征的是在华的日本穷人。这些民夫,充当军队的苦力。应征后,他们抬着云梯和其他军需品,从天津一路运送至北京。

中国苦力在午餐。

这是一张被征中国民夫在午餐的照片。他们散坐在断壁残垣间,经历了战争的苦难,面对外国人的照相机,完全是一幅麻木的表情。

德国元帅冯·瓦德西伯爵、上校冯·施华霍夫,1900年12月27日紫禁城阅兵,向东亚营递交战旗。

此次阅兵是八国联军庆祝清政府同意议和大纲。从1900年10月中旬开始,驻京公使们连续召开会议,商讨议和内容,最终确定为《议和大纲》十二条,主要内容有:严惩祸首;禁止输入军火;对各个国家、社团和个人进行赔偿;北京使馆永久驻兵,拆毁大沽炮台,天津至北京间择二三处实行军事占领,以保证北京至沿海的交通畅通无阻等。

12月24日各国公使将《议和大纲》十二条,正式递交给中国全权代表庆亲王奕劻。第二天,《议和大纲》并奕劻和李鸿章的奏章电达西安的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军机大臣们无大异议,但针对《议和大纲》十二条相应提出了十二条修改意见,要全权代表与外国公使进行磋商。军机处的电报于26日刚刚发出,27日慈禧太后即沉不住气,颁发了“所有十二条大纲,应即照允”的谕旨,强调“速速议和”。

至此,北京议和谈判的第一个阶段宣告结束,清政府因急于议和,连磋商修改的权利都放弃了。10月26日各国从中国议和代表处得知清政府基本同意《议和大纲》,欢呼雀跃,次日便举行了阅兵式。

1901年德国军队为庆祝德国皇帝陛下生日举行的阅兵式

这是1902年1月7日两宫回銮时的情形。照片上是护驾队伍行进在棋盘街正进入大清门的场面。

这是回銮队伍经过正阳门桥、正阳门五牌楼、正阳门城楼等地点的情景。

1901年9月17日,联军撤出北京。之后,慈禧启銮回京,从西安到北京,走了两个多月,1902年1月7日午后2时抵京。因为据钦天监测定,銮驾于午后2时抵京,才是大吉,午后1时50分,銮驾抵正阳门。午后2时,车驾进大清门,入乾清宫。

剃头挑子。

满族男子的发式是剃去颅前的头发,然后在脑后留辫子,所以人们对剃头匠的要求很高:剃头、梳头、编发辫和刮脸是剃头匠必须掌握的最基本技术。此外,他们还要掌握掏耳朵、剪鼻毛、清眼目修整胡须和头、面、颈肩部的按摩等相关技术。严格地说,剃一次头并不只是简单地修整一下发型,而是包括上述各项的全套服务。

乞丐。

北京游民很多,街上无处不见乞丐,其中自有规则。京城内外街道分为数十段,每段有一头目,俗称“杆儿上的”,世代相传,管束该段内乞丐。该段内商家各按其营业种类每月及每季节给“杆儿上的”一定钱财,称之为包月。若乞丐之徒来强索金钱物品,商店可通知“杆儿上的”,“杆儿上的”即来驱赶该乞丐,为商店除害。包月之钱由“杆儿上的”按季节分发给部下。若有不给包月之商店,“杆儿上的”便每日令众多乞丐在店头骚扰,妨碍其营业。“杆儿上的”家中有一根木棍,名为“大梁”。乞丐中有不听命者,便用棍打之,即使打伤,乞丐亦不得对其诉苦。

图为清代北京街头常见的表演木偶戏的场景

北京人形象,婚礼场面

晚清时期,北京相亲的主要形式是:女子在七八岁,有亲友提亲,经父母同意后,提亲者与男方父母商议,若亦有意,便互换字据,称门户帖,将两家父祖三代姓名和官职写于红纸上。互相查明对方家庭情况后,两家互换八字帖。若女子干支与男方父母干支无相克,则进入相亲阶段。择吉日由两家父母等暗地看男女本人,称相看,即相亲,但并非男女本人亲自相看。若双方满意,男方父母向对方女子赠送衣服或首饰,作彩礼。若是名门望族,则举行一次送彩礼仪式,两家均聘请良家女子未孕者二人或四人,专理此事。此后,男方请阴阳家选择举行婚礼之吉日,且择定姻缘女子上轿下轿之时刻等事项,以待娶亲。

北京人形象,婚礼场面

北京人形象,婚礼场面

北京人形象,婚礼场面

娶亲之日,男方备新娘所乘之轿,派往女家迎接新娘。男方在派轿前,先在新房即新婚夫妇将居住之房内奏乐,称响房。花轿至女家,给新娘蒙上盖头布,新娘之父兄抱新娘上轿,此时不许其他任何人观看。新娘花轿到男家后,停在门前,由送娶亲太太引入内。堂屋正中放供桌一张,供奉天地诸神,送亲太太陪伴新娘,娶亲太太陪伴新郎,左右成双拜天地。拜完天地后,新郎新娘坐在炕上,新郎居左,新娘居右,称为座帐。此时新郎取下蒙在新娘头上的盖头巾,始得相互会面。外面轿退奏乐。屋内新婚夫妇交杯,吃金银米饭和子孙饽饽。仪式至此结束。除相亲娶亲外,清末北京还流行双朝、回门、对月等婚礼风俗。

文 |穆默 摘自《德国公使照片日记(1900-1902)》,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3月,人民网-文史频道授权转载。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