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很年轻的领导人:博古。
博古原名秦邦宪,是中共早期的最高领导人,他也是中共最年轻的最高领导人。
1931年,博古成为中央领导人时只有二十四岁。以前最年轻的是翟秋白,但翟秋白负责时也有二十八岁,后来张闻天同样当过一段时间负责人,但也有三十五岁了。
博古为什么这么年轻就一跃成为中共最高领导人?
有时候叫时势造英雄,当时各种情况综合下,造就了博古的崛起。
一是,中央的战略转移。很多上海中央的领导人开始转移到苏区,从事苏区工作。比如原先的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张国焘就去了苏区。而原本比博古有资历的王明则去了苏联。这样一来,上海中央的人就少了很多。恰在这个时候,又出了一个突发事件。
上海中央特科的一个负责人顾顺章叛变了。
这个事情脑洞老师以前讲过。大家可以到脑洞老师的头条号翻一下(求订阅脑洞历史观)。他是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导致一些人被捕,而周恩来也不得不转移到苏区,原中共中央的领导人向忠发更是被捕后叛变。
这样一来,上海中央的人越来越少,但上海又需要一个临时中央。恰好,博古以前在苏联留学,苏联方对他很认可,又在王明的帮助下,将博古选为临时中央的负责人。
博古这个临时负责人一干就是三四年,直到遵义会议。
我们知道,之前苏区在一系列错误指挥下,损失惨重,不得不进行长征。
在遵义会议上,大家形成了以毛主席为中心的新的领导核心。
但事实上,遵义会议上,毛主席并没有真正完全意义上成为新的领导人,因为中央的文件跟中央的印章还掌握在博古的手里。
中共是一个组织严密,纪律性很强的党。军队也是绝对服从党的。
党的领导人到了苏区,只要去一个人,就可以领导起一支陌生的部队,这说明党的组织性是很强的,这一点,是国民党完全做不到的。
像毛主席在苏区的地位原本很高,但中央的人来了后,决定撤消毛主席的职务,毛主席也只能接受。
所以,博古如果不认可,那这个移交工作就不能顺利完成。
过了二十多天,周恩来决定找博古聊聊。
周恩来没有命令式的让博古把文件交付出去,更没有批评博古以前领导上的一些错误,而是诚心诚意地跟博古交流,探讨革命胜利的经验跟失败的教训。
周恩来说我们都是吃过洋面包的,你留过俄,我留过日,又去过法国。我们这些吃洋面包的有一个缺点,就是对中国的国情不是那么了解。
周恩来又说,从我领导南昌起义失败之后,我就知道中国革命靠我们这些吃洋面包的来领导行不通。我们需要一个真正懂中国的人。这样的人才有能力、有资格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停了一下,周恩来说了很关键的一句话:我觉得这个人就是毛泽东,他懂中国,你我都当不上领袖,他可以,我们共同辅佐他,大家一起努力把这个事情办成。
这是周恩来发自话肺腑的话。后来,毛主席跟周总理谈起南昌起义跟井冈山。
毛主席说:我是上山,你是下海。
周恩来领导南昌起义后,率部队南下潮汕,准备开辟海岸根据地。
周恩来说:毛主席,你是对的。
第二天,博古就让人挑着文件送了过去。
这个举动是十分关键的。大家知道,后来中央红军跟张国焘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会合。红四方面军有八万人,中央红军只有八千人。
以八万对八千,张国焘就有些想法,想夺取中央领导权,还说遵义会议不算数。
可是,中共从来不是一个纯讲枪多枪少的,是讲组织性的。
博古在其中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博古此后在延安同样担任要职。遗憾地是,1946年,博古到达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回程时,与叶挺将军、王若飞等人坐同架飞机。
飞机失事,博古等人不幸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