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明史上最有名的太监之一,人称“立地皇帝”。公元1505年,太子朱厚照即位,是为明武宗。刘瑾在武宗做太子的时候就备受宠信,武宗当上皇帝之后对他更是宠信有加,再加上明武宗是一个喜欢享乐之人,所以逐渐疏远了那些朝中重臣,专门宠信刘瑾、马永成、高凤等八位宦官。这八位宦官刚一得势便开始欺上瞒下,任意妄为,成为祸国殃民的“八虎”。
凶狠狡诈的刘瑾是“八虎”之首。刘瑾专搞一些声色犬马的勾当,赢得明武宗的喜爱。而胸无大志、只知享乐的明武宗对大臣们费尽心机书写的奏折,更是看都不看,只在上面写上 “闻知”二字,就再无回音。慢慢地,刘瑾被升为内官监,总督团营,控制了兵权,为后来的专权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朝中的忠臣们十分担心国家的现状,整日地忧心忡忡,于是内阁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等人就多次进谏,但皇帝都是置之不理。大臣们继续上书进谏,恳请皇帝惩治这些奸佞小人,武宗也曾被他们说动过,同意把刘瑾等“八虎”处死。但这一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刘瑾的耳中,刘瑾慌忙进宫,向明武宗表达自己的忠心,竟使皇上改变了初衷,反而更加亲信刘瑾等人。见此事态,朝中重臣刘健、谢迁等一大批忠臣愤然辞官,朝中此时是更加黑暗,完全被刘瑾等人操控于手。
朝中的正义之士不愿看到朝政就这样被几名宦官把持着,于是冒死进行直谏,他们引经据典,向皇上列举了历朝历代宦官专权的例子,希望能让皇上有所察觉刘瑾等人的野心。还没等皇上定夺,大权在握的刘瑾就把53位反对者都列入奸党名单,制造了明朝一大冤案。他们之中大多数人被逮捕入狱,并施以酷刑。刘瑾还独出心裁地制造出新的刑具。明律规定套在犯人脖子上“枷”,最重不得超过13公斤,而刘瑾发明的枷竟然重达75公斤,不少官员当场就被枷死。
在刘瑾的威逼下,许多正直的官员有的辞官归隐,有的缄默不语,也有一些人敢于继续上书揭发刘瑾的滔天罪行。为了彻底地威慑百官,独揽大权,刘瑾在早已存在的特务机构东、西厂的前提下,又请示皇帝设立了内行厂,并且由他亲自管理主持。内行厂里的刑罚尤其惨烈,朝野之中,人人动辄得咎。刘瑾还下令驱赶在京的外地人口,强行焚烧死人尸体……一时之间,京师内外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公元 1508年,有人以匿名的方式向武宗告发刘瑾,昏庸无道的武宗竟然把信交给刘瑾。气急败坏的刘瑾矫诏让百官在酷夏之时整日跪在奉天门外,逼迫写信人自首。百官之中有多人因渴而昏倒,并有三人当场渴死,余怒未息的刘瑾把五品以下的三百余官员全部关进狱中。
正德五年(1510)初,安化王以诛杀刘瑾为名,举兵造反,至此武宗再也不能坐视不理了。他重新起用了都御史杨一清、太监张永为总管,讨伐叛军。杨一清因不依顺于刘瑾而多次受到刘瑾的迫害,辞职后还被刘瑾诬告而入狱。张永则也因刘瑾在宫中专横跋扈而与其多有过节。杨一清认为,只有像张永那样可能随意接近皇帝的人才可能相机劝谏皇帝铲除刘瑾。因此,杨一清晓以大义力劝张永,让他在皇上面前多多进谏,以铲除朝中刘瑾这颗毒瘤,张永被杨一清说动。张、杨二人率兵征讨,平定了宁夏叛军。平叛中杨、张二人对刘瑾劣迹掌握得一清二楚,对刘瑾贪赃贿赂的行为更是十分不满,于是在返京后立即向武宗揭发刘瑾罪状,说他有谋逆的举动。武宗听后大怒,当夜就把刘瑾逮捕入狱,第二天就开始查抄刘瑾的家产,查抄的数额之大,令京城舆论哗然。
正德五年八月二十九日,刘瑾在午门被凌迟三千多刀处死。围观受刑者人山人海,百姓们欢声雷动。许多群众花高价买刘瑾之肉设案祭奠亡灵,以解心头之恨。从此,这个奸佞之臣,“立地皇帝”永远从世上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