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历史文化

秦翰:战功显赫的宋初名将 英勇善战负伤累累 受伤50次 49次都是荣誉 只有1次让他羞于启齿

秦翰是北宋宦官将领,屡次参与抵御契丹以及讨伐赵保忠等军事活动,作战勇教,有谍略,又善于领兵和团结将帅,功勋显著,很受太宗、真宗的赏识。秦翰可以说是宋代宦官中在军事方面最杰出的人才,即使与一般的将帅相比,他亦是相当出色的。

武将最常见的一个桥段就是武将当场脱衣露出遍体伤痕,引来观看者触目惊心啧啧赞叹。比如唐朝名将尉迟敬德,晚年时,有人向唐太宗李世民诬告他谋反。尉迟敬德向李世民自证清白,当场袒露胸襟露出伤痕累累,李世民当场被深深震撼,急忙好言抚慰,使得一场风波消弭于无形。

宋朝有个武将,也因负伤次数之多而出名。此人就是北宋初年武将秦翰。秦翰是三朝老将,自宋太祖赵匡胤在世时,他开始在宋朝对外战争中崭露头角,然后历事宋太宗、宋真宗,曾经为捍卫北宋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当时宋朝的主要对手是西夏和辽国,秦翰是为数不多的同时在两个战线都建功立业的武将。

宋太宗继位后,与辽国的战争达到高峰期。宋朝经历高粱河之战惨败后,辽国乘胜追击,大军迅猛南下。北宋边防形势危急。双方在满城一带相遇,带领一支奇兵,绕到辽军背后猛打猛冲,辽军猝不及防大败亏输,被斩杀上万人。满城之战的胜利,为北宋扳回关键一局,北宋由此稳住了局面,重新夺回了战略主动权。宋太宗赵光义对秦翰的表现盛赞有加。

秦翰,北宋宦官将领。字仲文,获鹿人。宋太祖时入宫,太宗、真宗时屡次参与抵御契丹以及讨伐赵保忠等军事活动,作战勇教,有谍略,又善于领兵和团结将帅,功勋显著,很受太宗、真宗的赏识信用,一再给予嘉奖提升。由于他久在边疆,宋真宗特置皇城使一职由他担任,表示对他的特别宠幸。官至入内都知、昭宣使、群牧副使,加领平州团练使。死后一再追赠贝州观察使、彰国军节度使。

宋军追至遂城,取得了重大胜利。总计,杀敌万余,俘敌万余,获其将三名、马万余匹;此外,还有其它物品以十万计。韩匡嗣弃旗鼓而逃。这次战役使辽受到沉重的打击,也使得秦翰以英勇善战而闻名遐迩。宋太宗予以重赏,并称赞他可以委以重任。雍熙中,秦翰出任滋州驻泊,仍然主管先锋之事,后来又任镇、定、高阳关三路排阵都监。这几路乃是抗辽战争中的关键地段,秦翰在此任职达七八年之久。其间,宋辽双方多次交锋,互有胜负。

淳化四年,秦翰回宫任押班。不久,又被派往西边去对付党项族。咸平二年七月,由于北边形势日趋紧张,宋廷任命大将傅潜为镇、定、高阳关三路都部署,秦翰为排阵都监,田绍斌、石普等为先锋,准备迎击辽军。九月,击败辽军于廉良路,杀敌二千余人,获马五百匹,得俘虏及物资甚多。很快,辽萧太后与圣宗率兵大举南下。宋缘边城堡告急书信雪片般飞来,将士们纷纷自发地厉兵秣马,要求决一死战。

然而拥兵八万余的傅潜却畏敌如虎,闭门不出,将领如果请战,他就恶言相向。因此,辽军未遇什么抵杭就进入了祁州、赵州、邢州、铭州等地,镇定路被切断达一个多月。宋廷屡次遣使从小道去催傅出战,秦翰、范廷召等将领也再三催促,可傅潜就是不听,气得众将大骂。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傅潜分出一万步骑出高阳关迎敌,并答应出兵支援。可是,当他们被重重包围时,傅潜却不发一兵一卒,致使宋军大败而归。辽军乘胜分两路渡过黄河,直奔淄州、齐州。宋真宗闻报大怒,立即将傅潜撤职查办。

在景德元年的澶渊之战中,秦翰也有上佳表现。澶渊之战初期阶段,辽国大军连战连胜,秦翰的英勇善战却再度为宋朝扭转败局。当时秦翰负责守卫澶州城西。秦翰奉命后,通宵达旦整修城池,准备器械,接连七十多天没有脱铠甲。辽军发起总攻后,秦翰手下将士早已戒备森严,严阵以待,辽国大将萧达凛在攻城时,被秦翰手下将士用床子弩命中,当场毙命。萧达凛之死,成为澶渊之战转折点,辽国被迫放弃武力灭宋的企图,双方议和罢兵。

在对西夏的战争中,秦翰依旧出尽风头。在西夏刚刚兴起之时,他乘其内乱,迅速出兵袭占夏州,并申请追歼党项首领李继迁,目光短浅的宋太宗却不予批准。朝廷传令放弃夏州时,秦翰再三申明,夏州城高池深,宋朝控制在手中,对稳定日后西北局势极为有利,也未获批准。从后来情况看,夏州成为西夏发展的重要基地,秦翰当初的建议堪称远见卓识。最为令人感动的是,秦翰建议趁他出使西夏之时,趁机刺杀李继迁,永绝后患,也被宋太宗拒绝。

秦翰征战一生,《宋史》记载,秦翰“倜傥有武力,以方略自任”,堪称文武双全。还记载他“前后战斗,身被四十九创”,前后共负伤四十九次,忠诚勇武由此可见一斑。其实,秦翰一共负伤五十次,在这四十九次伤之前,还曾负过一次伤,但这次负伤却没给他带来丝毫荣誉,反而成为他一生的耻辱,让他终身未娶,羞于启齿。因为这个剽悍威猛的宋朝大将秦翰,是个宦官,早年入宫时挨过一刀净了身。虽然在日后他驰骋疆场,威风八面,屡立大功,功勋比起同时代的杨家将也毫不逊色,但这一次负伤却让他含羞忍辱一生。甚至日后的史官对他的这段经历也不无偏见,导致秦翰的功业被有意识地压制,功勋卓著却声名不显,后世的知名度极低。

历代宦官中参与军事活动的并不少,但像秦翰这样有勇有谋,四十九次受伤,在捍卫边境中屡立大功,而不居功,不揽权,不谋私利的,实不多见。秦翰可以说是宋代宦官中在军事方面最杰出的人才,即使与一般的将帅相比,他亦是相当出色的。秦翰一直在西边。鉴于这一带一向缺少一道可资防御的屏障,以致敌人可以经常深入场扰的教训,他决定在要害地段开凿一条巨大的壕沟。

秦翰担心延误农时,增加百姓的负担,就只使用士兵劳作。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大功告成,共计用工三十万个。它为后来宋军的戍边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秦翰因功升迁为皇城使、入内都知。皇城使,是皇城司的主官,由皇帝的亲信担任,主要职责是拱卫皇宫,以及周流民间,刺探臣民动静,位置十分重要。宋代实行以官寄禄之法,皇城使多数情况下仅为武官的升转之阶,并无实掌。真正负贵本司事务的官员,一般以内侍都知、押班等充任。由于秦翰长期忠心守边,劳苦功高,宋真宗特意授之以示特别宠信。秦翰上表辞让,真宗坚决不许。

大家都在看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