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十余年的荨麻疹还能不能治好了?

荨麻疹俗称风疙瘩、风疹块,是指在皮肤、黏膜突然出现瘙痒性风团的一种疾病。提起荨麻疹,大多数人可能会觉得是风邪袭表引起的,但有的患者则是因寒湿而成,寒湿内留肠道,外停皮肤,反反复复发作十余年,瘙痒不断,到底是如何治愈的?且看下面这则医案。

方某,男,35岁,河南枣阳人。

主诉:全身痛痒,抓则起风团,反复十余年。

病史:患者居住环境潮湿,平时爱吃辣椒及面食,因工作原因经常长时间看电脑,久坐不动,平时工作劳累,经常加班。在2003年冬季,患者经历数日通宵熬夜后,一天晚上睡前脱外衣,身体温度一时变化,即出现皮肤瘙痒,以后背为主,抓则起风团,抓到哪里就痒到哪里。患者到当地门诊就诊,行过敏原检查提示尘螨及虾蟹等过敏,诊断为荨麻疹,予赛庚定、克敏等抗组胺药物口服,症状可控制。但一旦停药过一天或两天后症状又会复发。症状以夜晚及气温变化时明显,春天会加重,夏天出汗后会加重,吃海鲜后也会加重。十余年来症状一直持续存在,患者也一直依赖口服抗组胺药物控制症状。期间曾到中医院就诊,予蝉蜕、防风等药以祛风为法治疗,但效果不明显。遂于2013年11月22日来就诊。

现症:怕冷,出汗多,以头上出汗明显,身痒,抓则起风团,时有咽痒咳嗽,口干,眼干涩,腰背有沉重感,时有胃胀,胃纳可,大便日两行,顺畅,偏烂而黏,小便黄。睡眠可。

舌象:舌淡胖,苔白少津,中裂。

脉象:右寸关脉上越,右寸浮取濡弱,按之弦细,右关尺沉紧滞。左脉细而无力,左寸脉沉,不畅。双尺脉均陡然下降。

处方:熟地黄30克,当归20克,桂枝15克,肉桂5克(后下),大枣5枚,生姜15克,丹参30克,石菖蒲15克,红参片20克,艾叶5克,苦参5克,炙甘草15克,火麻仁20克,红藤20克,猪甲5克,鸡矢藤30克,生麻黄10克,杏仁20克,白芍15克,炒薏苡仁10克。5剂。

分析:此案病机当为寒湿内留肠道,外停皮表,肾精亏虚。双尺脉均陡然下降结合左脉细而无力、舌中裂提示肾精亏虚,肾气不足;右关尺脉上越提示肺胃气逆不降;右寸浮取濡弱提示水湿泛于皮表,按之弦细是精亏不濡;左寸脉沉不畅结合右关尺沉紧滞提示肠道寒湿滞留。患者常久坐不动,加之住所潮湿,寒湿因之而生。常常加班劳累,肾精因之而损。素爱吃辣,虚火因此容易上越。发病前数日通宵熬夜,肾亏虚火浮越加重。《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患者脱衣一时受寒,阳气从膀胱经外出应之,但因肾气不固,水湿亦随之而行于背部,故患者出现身痒以背部为主;风寒邪气停留不去,故疾病反复发作;患者肾精亏虚,阴血不足,入夜时阳入于阴,阴不涵阳则生“血虚之风”,故而夜晚症状明显;气温变化时症状明显是因为受寒则水湿随阳气外泛,受热则虚火浮越加重;春天水气随阳气向上向外升发,因此症状也会加重;夏天出汗后会加重则是因为湿汗容易黏附灰尘杂物导致;肺胃不降,虚火亢于上故见汗多,头汗明显;寒湿留滞下焦故见腰背沉重感,大便黏;尘螨为细小的虫子,行走不定具有“风”性,身处潮湿阴暗之处,又具“湿”性,海鲜则禀水湿之气,这些水湿之物与患者体内水湿邪气同气相感,故患者对尘螨和海鲜过敏;口服抗组胺药物一时间抑制免疫反应,同时也抑制人体清阳之气,所以很多人吃了之后,都会出现疲倦、嗜睡等不良反应,因为抗组胺药物只是通过抑制正气,使得正气和邪气不相反应,从而掩盖症状,却不能有效祛除寒湿邪气,姑息养奸,故而停药即会复发。

本案治疗当以除表里寒湿兼养肾精为法。方中以桂枝麻黄各半汤加通肠六药(艾叶、苦参、火麻仁、鸡矢藤、红藤、猪甲)外疏内泄,则寒湿无所遁形,且肺表开、肠腑畅则肺胃逆气得以下行,虚火也可随之下潜。桂枝麻黄各半汤由麻黄、桂枝、白芍、杏仁、大枣、生姜组成。方子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吐下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条文明确指出,外有风寒未解,内有正气不足,机体不得出小汗,因而身痒就会反复发作。

方中再少加炒白术、炒薏苡仁以助除湿;加当归、熟地黄、肉桂以养肾精;加红参、丹参、石菖蒲配合桂枝益心阳以温化湿气,开心窍,通血脉,以促进心脏血脉运行,排出代谢产物。

二诊:11月27日患者复诊,诉身痒症状明显减轻,发作时间也延长为5天发作一次,发作时身痒症状较轻微,基本可以不用吃抗组胺药,腰背部也轻松了。

处方:枸杞子15克,菟丝子15克,五味子5克,车前子10克(包),覆盆子15克,巴戟天10克,肉苁蓉10克,制首乌20克,艾叶5克,苦参5克,火麻仁20克,鸡矢藤30克,红藤20克,猪甲5克,丹参30克,石菖蒲15克。3剂。

分析:患者症状改善明显,肺表寒湿基本祛除,治法改以养肾精、通血脉为主。方以五子衍宗丸养肾中精气,以肉苁蓉、巴戟天、制首乌共用养肾阳,以丹参、菖蒲加通肠六药开心窍,通小肠,以畅血脉。

11月15日患者复诊诉肩颈腰部疼痛继续减轻,手麻只是偶有,头晕减轻,仍有疲乏,嗜睡。

评注:本案西医诊断为“荨麻疹”,认为主要与过敏反应有关。但若以中医的角度来看,则根本不存在所谓“过敏”的概念。“过敏”其实是体内潜伏的邪气与外邪同气相感所致。当这相感之气以寒湿及风邪(包括血虚所生内风)为主时,患者即会表现出瘙痒、起风团、水肿等“过敏”症状。比如虾蟹生活在水底而具寒湿浊气,若胃肠有湿浊的患者吃了,则必然导致胃肠湿盛(也即胃肠黏膜水肿)而生泄泻;若同时肺表有湿,则必然同时引起皮肤起风团、抓则瘙痒。又比如春天的花粉禀赋风气及水湿之气,素有风挟湿邪的患者接触了则必然会“过敏”而引发症状。秋天的花粉及香烟气味还有大多数香水气味都具有燥性,血虚生风的患者接触了也必然会有“过敏”反应。在治疗上,只有将患者体内的邪气清除,正气补足,“过敏”才能彻底消失。否则,吃再多的抗组胺药,用再多的激素也只能一时控制症状而已。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