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季已经来临,冬病夏治正当时。不少人都知道“冬病夏治”,积极响应“三伏灸”。每年的三伏天,许多医院的中医科里常常是门庭若市。
“三伏”暑热,正巧是大自然阳气最强、阴气最弱的时候,此时使用艾灸疗法,既有利于药物的快速渗透与进入,又可借助炎热的气候环境、驱除体内的阴寒之气。正是源于以上两点,才有中医提出的著名理论——“冬病夏治”。
三伏指的是一年当中最热的时候,即头伏的第一天、中伏的第一天和末伏的第一天。
“三伏灸”在我国古代时就已经相当流行了,体现了古人一直倡导的天人合一的自然疗法。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年中特定的日期进行的一种艾灸疗法,将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在人体的穴位上,与艾灸效果一样。
三伏艾灸
三伏灸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1.妇科问题:
痛经、月经不调、妇科炎症、子宫肌瘤、不孕不育、小叶增、产后腰痛、女子宫寒等;
2.骨关节问题:
肩周炎、颈椎病、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滑膜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3.胃肠问题:
胃寒、胃痛、胃炎、肠炎腹泻、结肠炎、腹部凉怕冷等;
4.呼吸系统问题:
咽炎、气管炎、哮喘、鼻炎、鼻息肉、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
5.体质弱问题:
面色晦暗、体弱怕冷、手足发凉、失眠多梦、体质弱挑食、经常感冒、老年畏寒症等;
禁忌症
禁忌人群:孕妇、皮肤严重过敏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等。
2018年三伏灸时间
伏前灸---2018年5月5日~7月12日
初伏10天---2018年7月17日~7月26日
中伏20天---2018年7月27日~8月15日
末伏10天---2018年8月16日~8月25日
伏后加强灸---2018年8月26日~9月2日
三伏灸穴位
日常防病养生保健灸:
大椎、膏肓、肺俞、中府、膻中等。
大椎——振奋人体一身之阳
膏肓——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的常用穴
肺俞——统一身的卫外功能
中府——脾肺之气汇聚之处
膻中——通畅上焦之气机,通达经络,理气散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