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病时,最后都会问一句饮食宜忌。但是,有那么多食物,医生怎么说得完,病人又怎么能记得住呢。这个时候,就需要一本像辞典一样,记载各个食物属性和功效的书,可以随时翻阅。《中华食疗本草》就是这样一本书,其中还讲解了很多食疗验方和药膳,实为居家旅行必备好书。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之说,在享受美味佳肴之时,又能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乃最高的健康艺术境界。
“药食同源”“药食两用”的基本理论,是中华民族中医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先民们长期与自然界做斗争,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经过多次反复总结得来的经验。自古就有“冬病夏治”、“煲汤”方法、“药膳”、“冬补”、“药酒、药膏”食材处方配伍的记载,岭南地区更有各种“凉茶、早茶”食材记述等。这些都是民间自我保健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基本经验与总结。
《中华食疗本草》是我国从事中药资源调查研究的科技人员,多年来在我国南北、东西从事药用植物资源实地调查基础上,为适应市场新形势与国人健康保健新需求,总结整理调查资料、查阅相关文献、比对相关食用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整理,以植物资源药食两用品种为基本单位,本着中医药学“药食同源”基本理论,对我国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做的较全面总结。全书载有食药两用植物资源种660种(含附注种223种),按药食部位收载的正文种407味(种),涉及正文种药食两用植物471种,收载药食两植物的原生态植物、中药材、饮片、食材等彩色图片660张。正文每一种内容包括:【别名】【来源】【资源概述】【产地、生境与分布】【鉴别方法】【采收加工与炮制】【化学成分】【药用食用价值】【验方与药膳】等内容。
本书从消费者(使用者)需求出发,把编写重点放在药材、食材的“鉴别方法”上,着重帮助使用者(消费者)提高对药材、食材“真伪”与“优劣”的质量鉴别与识别能力方面,并做出详细介绍,以保证合理科学的用药。在对药用植物的种类(拉丁学名))、分布介绍基础上结合各种精美图片,方便使用者对食材、药材的认识和购置。
本书以药食两用品种的药用部位(药材、食材部位)为分类单位,如根与根茎、果实与种子、全草类、花类、叶类、藤茎皮类及真菌类等,为使读者使用方便,书后还建有笔画、拼音、拉丁学名、别名索引等,便于不同读者查询使用。需特别指出,药用食用价值(含药用功效、食疗保健作用)、验方与药膳等部分,收入正文种者必须至少具备有两个处方或药膳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