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将经络系统分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等组成部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任督二脉构成了人体的“十四经”,而且经脉上各有所属的病症和腧穴,它们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也是中医理疗方法的基础。
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主治病症:胸部满闷、肺胀、气喘、咳嗽、心烦、气短、肩背痛、手足心热,以及经脉所过部位的疼痛。
手太阴肺经腧穴包括:中府、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等。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主治病症:头面五官疾患、咽喉疾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包括: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等。
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主治病症: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足阳明胃经腧穴包括: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等。
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主治病症: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足太阴脾经腧穴包括: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等。
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主治病症: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手少阴心经腧穴包括: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等。
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主治病症:主治头、颈、耳、眼、喉咽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手太阳小肠经腧穴包括: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养老、支正、小海、肩贞、臑俞、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颧髎、听宫等。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主治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精神方面、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病症和热性病,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包括: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合阳、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等。
足少阴肾经
主治病症:主治妇科病,前阴病,肾、肺、咽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腧穴包括: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筑宾、阴谷、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彧中、俞府等。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主治病症:心、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包括: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等。
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主治病症:侧头、耳、眼、胸胁、咽喉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包括: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等。
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主治病症:侧头、眼、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足少阳胆经腧穴包括:瞳子髎、听会、上关、颌厌、悬颅、悬厘、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肩井、渊腋、辄筋、日月、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阳陵泉、阳交、外丘、光明、阳辅、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侠溪、足窍阴等。
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主治病症:肝病、妇科病、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足厥阴肝经腧穴包括: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蠡沟、中都、膝关、曲泉、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期门等。
督脉
督脉主治病症: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颈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疾病。督脉腧穴包括:长强、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中枢、筋缩、至阳、灵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哑门、风府、脑户、强间、后顶、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素髎、水沟、兑端、龈交等。
任脉
任脉主治病症: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
任脉腧穴包括:会阴、曲骨、中极、关元、石门、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等。
另外还有其他一些穴位,也都有自己的名字和固定的位置,但是不属于十四经,它们属于另外一个系统,那就是“经外奇穴”,简称“奇穴”,其中也包括许多近代发现并获得认可的新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