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倒春寒 老人要警惕心脑血管疾患

春暖花开,厚重的冬衣也可以脱下。然而,乍暖还寒时最怕“倒春寒”来袭。春季气温不稳定,人体的抗寒能力和抗病能力会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在寒流突然袭击的时候,老年人不仅容易感冒,而且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病发作,这段时间冷暖交替,加上情绪因素、饮食因素等均易引起血压波动,直接给心脑血管带来影响。

每年到季节变换的时候,特别是初春季节。

心血管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复发,但春季是高发季节,特别是3至4月份,是心血管病复发的一个高峰期。

一是这个时期虽然已经入春,但气温还很低,且天气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容易引起血管痉挛,特别是老年人,血管弹性差,多数伴有血管硬化和血管狭窄,气候的突然变化常常会刺激血管痉挛而引起心肌供血减少,严重的会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

二是冬天人们一般室内活动多,室外活动少,随着气候的转暖,人们的户外活动增多,心肌耗氧量也随之增加。有的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病的人,心脏对由静止期到活动期的负荷量耐受性一时不适应,加上有的对活动量掌握的不好,活动量过大,容易诱发心绞痛或心梗;

三是人到老年,自身免疫功能下降,随着户外活动的增多,遭受风寒侵袭,细菌感染的机会也随之增多,容易发生感冒、发烧、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的疾病,这些病又都会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夏主任说,民间有“春捂秋冻,到老不生病”的说法,这是有道理的。春天乍暖还寒,风大,冷暖变化大,老年人不要过早脱棉衣,注意保暖,要多“捂一捂”;

老年人户外活动要循序渐进,要选择适合老年人的活动项目,如散步、打太极拳等,运动量不要过大,每次活动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每次以30分钟左右为宜,不要过于疲劳;

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要按时服药,注意调节生活方式,饮食要清淡、低脂,戒烟、限酒,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控制情绪波动;外出活动时要随身携带急救药盒,最好有家人陪同。患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病的老年人一旦出现病情不稳定或阵发性心绞痛,不论早晚,都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千万不要拖。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