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有荔枝病,但大家别慌。有一些人,在大量吃荔枝后,会出现昏迷、低血糖等现象,民间称为「荔枝病」。出现低血糖后如果救治不及时,确实可能有生命危险。
划几个关键词:有些人(多是儿童)、大量吃、救治不及时。
导致荔枝病的原因,目前还没有定论。现有的研究认为,它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
荔枝中有一些特殊的毒素成分
去年有研究发现,荔枝中存在两种毒素:次甘氨酸A(Hypoglycin-A)和α-亚甲环丙基甘胺酸(MCPG),它们可能形成一些影响血糖的物质,与荔枝病(低血糖症)的发生有关。没成熟的荔枝中,这两种毒素的含量比较高。
荔枝糖分高,刺激胰岛素分泌
荔枝的糖含量高达17%左右,如果一次性吃太多,大量的糖分进入体内后,可能会刺激身体迅速产生大量胰岛素,使血糖快速降低,出现低血糖现象。
低血糖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人出现饥饿感、头昏眼花、面色苍白、心悸、乏力等症状。
若延误治疗,严重低血糖昏迷时间超过5小时以上,可能会引起全身性机能和物质代谢紊乱,大脑的功能障碍,导致意识恍惚、抽搐惊厥甚至死亡。
荔枝,怎么吃合适
既然真的有荔枝病,怎么吃荔枝才安心呢?医生给出以下建议:
4岁以内儿童不要直接进食整粒的荔枝。
不要给孩子吃没熟透的荔枝。
儿童一次食用不要超过5颗,切忌空腹食用和过量食用。
成人食用荔枝的量应控制在每日300克以内,大一点的,建议一天吃8、9颗就够了;荔枝较小,一天吃11、12颗也差不多了!
建议在餐后半小时左右食用。
患有扁桃体炎、咽喉炎、便秘及糖尿病的患者应慎食荔枝。
如果因大量吃荔枝出现低血糖症状,可口服葡萄糖水或含糖果汁来纠正,症状严重的要送往医院。
另外:吃完荔枝后,被查出酒驾的新闻也层出不穷。这也是真的,荔枝在储藏运输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另外,高糖分的食物还会给口腔细菌提供一顿大餐,生成酒精、乙酸、甲烷等物质,引起酒精测试仪的误报。下次吃完荔枝记得漱漱口,如果被查到,申请验个血也就没事了。
总结:荔枝病确实存在,儿童是多发人群。但也不必恐慌,注意每天适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