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百科
首页
诗词
解梦
成语
中医
养生
历史
测名
中医常识

老年人的冬季谨防眩晕!

眩晕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冬季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65岁以上的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达57%,男性为39%。近年,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大,使年轻人的眩晕发病率不断上升。眩晕症发作时会感到天旋地转,甚至恶心、呕吐、冒冷汗等。祖研专家认为:眩晕产生的原因因人而异,但与情绪、劳累、睡眠不足密切相关。

一、眩晕的原因

中医认为眩晕虽病在清窍,但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关系密切,归纳起来眩晕不外乎虚实二证,虚证多由患者体质虚弱,忧思过度,心脾两虚,气血不能上输于头目;或因房事不节,肾阴耗损,不能生精补髓益脑皆可导致眩晕。实证多因情志失调,郁怒伤肝,肝风内动;或体质太胖,湿盛生痰,风阳夹痰上扰以致眩晕。可辨证为:肝阳上亢、痰浊上蒙、瘀血阻窍、肝肾阴虚、气血亏虚等证型。

二、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特色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针灸(脑病)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的针灸(脑病)科,针灸(脑病)科设7个病区,床位350张。拥有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针灸研究所、临床心理中心和2000平方米现代化康复中心、治未病中心与一大批优秀的针灸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应用中医药治疗脑出血、脑梗塞、失眠、焦虑症、疼痛性疾病等神经内科疑难病症方面优势明显。

眩晕是该科的优势病种,对于突发眩晕患者,充分利用祖国传统医学的辨证理论体系,以针灸治疗为主要特色,辨证论治、四诊合参、采用头针针刺与体针针刺相结合,并运用针刺手法及中药止眩膏方,配合纯中药静点以促使患者快速康复;对于反复发作性眩晕患者,在针刺的基础上,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颈椎病性眩晕可以进行离子透入治疗及手法复位、脑血管性眩晕可以配合纯中药制剂静点以改善脑血液循环等等。更可辅以穴位贴敷、割治、耳穴压籽、刺络放血、艾灸以及外治法(刮痧、拔罐,足浴)等传统疗法,配合专业的心理疏导以及合理的饮食调控,减轻患者压力,显著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

三、眩晕的日常调护

1.积极治疗原发病

积极检查和治疗原发病,按时复查。对于高血压患者,注意观察和控制血压,改善脑部的供血,防止血管硬化的加重。并积极治疗耳部、眼科以及其他引起眩晕症的疾病。

2.休息及运动

眩晕症病人保证充足的睡眠甚为重要。在充足睡眠后,其症状可减轻或消失。再者,眩晕症病人应尽量避免头颈左右前后的转动。如有内耳病变,可因头位的改变影响前庭系统的功能而诱发眩晕。颈椎病患者颈部转动或仰俯时,可使椎动脉受压而影响脑部血液循环,使脑供血不足而诱发眩晕。声光的刺激也可加重眩晕,故居室宜安静,光线要暗淡。

3.进行精神调养

忧郁恼怒等精神刺激可致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而诱发眩晕。因此,眩晕病人应胸怀宽广,精神乐观,心情舒畅,情绪稳定,这对预防眩晕症发作和减轻发作次数十分重要。

4.注意饮食

眩晕症患者的饮食应以富有营养和新鲜清淡为原则。要多食蛋类、瘦肉、青菜及水果。忌食肥甘辛辣之物,在眩晕症的急性发作期,应适当控制水和盐的摄入量。现代医学认为,这样可减轻内耳迷路和前庭神经核的水肿,从而使眩晕症状缓解或减轻发作。

大家都在看的中医常识
中医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