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天,一直该冷却冷不下来,总是念叨着《黄帝内经》:“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论断,冬至那天居然温暖如春,完全符合《黄帝内经》所讲的“至而未至”的情况。所谓“至而未至”,就是节气已至,气温却未符合这个节气常规的情况,该冷了还不冷。
冬季,是一个收藏精气的季节,趁着天寒地冻,阳气收引,原本可以好好地贮藏人体所需的元气,以备来年春夏升散之用,所以传统民俗会有各种冬令进补的方法。但是,冬天该冷不冷,就失去了很好地贮藏元气的气候助力,使得素体不足的人群,常有头晕、脸红、皮肤过敏等情况发生,再甚者,就是感冒成为了流行病。
这次的感冒从咽干、舌燥开始
最近接诊的感冒病人,好多都和我讲:这次感冒好像不是先从鼻涕眼泪开始的,而是先咽干、舌燥,然后隔了一两天就各种症状出来了。这就是很典型的先伤了阴血津液,再出现感冒的症状,很符合中医所谓的“温病”的表现。
还有病人问能不能佩带香囊预防感冒?我个人持否定态度,原本就是一个收藏乏力所致的体虚感冒,再用各种芳香的药物去发散,会更加耗散正气。
预防感冒,做好“这三步”很重要
一是要确保良好睡眠。睡最能养阴,最可贮精。良好的睡眠是恢复人体气血最好的加油站,这样的暖冬,更加需要高质量的睡眠来助人体保养元气。早点回家,好好睡觉,是最好的补给。
二是要避免过用空调。今年原本就是暖冬,再过度使用暖空调,且不说室内外温差大了容易受风着凉,从中医讲度来说,过用暖空调,使毛孔开泄,更容易耗伤人体的阴血津液,让原本就不足的阴血进一步受损。
三是要适当饮食调养。冬天既然天气不够冷,不能藏精,那么我们多吃点补肾精的药物是否就能弥补呢?其实不然,现代人脾胃多虚,补药又多滋腻,许多人一吃补药就会胃胀不适。相对往年冬天,今年更宜饮食清淡,保证脾胃的运转。
饮食要点,首先还是要好好吃主食。《黄帝内经》讲“五谷为养”。好好吃主食,本身就是很好的补精方式。之所以要特地强调一下好好吃主食,是因为在临床见了太多爱美的女性,不吃主食减肥,从而产生了各种问题。其次,湿气较重的人群,可以适当饮用一些三豆饮(黑豆、绿豆、赤小豆)来保养元气,清热渗湿。体湿不重的人群,可以适当饮用一些酸梅汤来保养阴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