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属于代谢性疾病范畴,全球痛风患病率约为0.08%。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痛风的高发群体,并且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西医学一般采取对症治疗措施,通过饮食或药物控制血尿酸维持在正常水平。
中医学在治疗痛风时虽然是因人施治,但国医大师王琦在多年的临床中发现,痛风其实是对某些体质的人群有“偏爱”的。怎么说?
体质偏颇为本
痛风作为病名最早出现于朱丹溪的《格致余论·痛风》,但其含义与西医学的痛风不同。在众多古代文献中,将风寒湿热瘀等邪气痹阻经络,引起的关节肌肉疼痛均归为痹证,又有历节、筋挛等称谓,表现为关节伸屈不利、红肿热痛等。
王琦教授认为,体质是机体的固有特质,是百病滋生和发展的内在基础,应从体病相关的角度去认识疾病。如徐大椿《医学源流论》所述:“天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则效,治彼则不效,且不惟无效而反有大害者,何也?则以病同而人异也。”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正气的旺盛与否取决于其体质状态。痛风患者由于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机体存在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从而导致体质偏颇。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为痛风的高发体质,以痰湿体质最为多见,余者次之。诸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其余几种体质也可发生痛风,但所占比例较少。
痰湿体质因其水液代谢障碍,机体产生的尿酸无法正常排出,沉积在肢体关节处,形成痛风,表现为水液泛溢四肢,骨节肿胀,胸脘痞闷,足肿面浮等。《张氏医通·痛风历节》有云:“肥人肢节痛,多是风湿痰饮流注。”此外,痰湿体质人群多嗜食肥甘厚味,如动物内脏、鱼、烧烤等,这些食物大多含有嘌呤成分,为外源性尿酸的重要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促使痛风的发生。与此同时,过食肥甘厚腻又可加剧体内痰湿的堆积,使得痰湿体质偏颇更甚。湿热体质是以湿热内蕴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体质状态。由于先天禀赋及后天饮酒过多、嗜食辛辣食物等因素,导致机体湿热蕴结而形成。《万病回春·痛风》中提到“一切痛风,肢节痛者,痛属火,肿属湿”。湿热结聚于体内,灼伤脉络,气血运行不畅,阻滞经络,而易发痛风。
湿热痰瘀交阻为标,非风寒湿邪之过
王琦教授认为,痛风的病机为患者自身存在体质偏颇,湿、热、痰、瘀交阻,经脉不通,而非风寒湿邪外袭机体,这与现在许多医家的观点不同。奚九一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先天禀赋或年高肾气不足致使膀胱的气化功能减弱,排泄湿浊量少速缓,日久困脾,脾失健运,肾失蒸腾,湿浊内生。邓运明教授认为痛风以脾胃失和,湿热痹阻为主要病机,惯用健脾和胃、清热利湿之法治疗本病。牟淑敏教授治疗本病主张据临床表现进行分期辨证治疗,将其分为湿热壅盛型、阳虚寒凝型、脾虚湿盛型、肝肾亏虚型。王琦教授指出无论痰湿体质、湿热体质抑或血瘀体质等痛风患者,发病之初或因湿阻,或因热结,或因血瘀,然日久湿与热结,热与血结,循环往复,必成湿热痰瘀结聚之势,阻碍气血运行,浊毒留聚筋骨关节,而有红肿热痛、伸屈不利的表现。
治疗特色
1.调体治疗贯穿始终
王琦教授治病遵循辨体、辨病、辨证三辨合参的原则,认为治病当先治本,根据体质具有可调性,通过使用药物、精神调摄等方法可以调整体质偏颇,改善体质状态,增强机体正气和抗御外邪的能力。故针对每一个痛风患者,必先辨其体质,根据患者各自的体质特点加减用药。痛风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在发作期,用药针对疾病本身,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泄浊的药物为主,同时予以调体质方剂;在缓解期,则以调理偏颇体质为主,改善体质状态,增强机体御邪能力。
针对不同体质的痛风患者,遣方用药也不尽相同。对于痰湿体质者,予以自创经验方“益气健运汤”治疗,主要组成为山楂、荷叶、海藻、昆布、蒲黄、黄芪等药物,以健脾益气,化痰消脂,除湿化浊;湿热体质者治疗当清热泻火,分消湿浊,常用薏苡仁、白茅根、赤小豆、茵陈等药物;血瘀者多用桃仁、生地黄、赤芍、红花、当归等活血化瘀通络。其余几种体质发作痛风少见,气虚者以黄芪、白术、党参等益气健脾;阴虚者应加熟地黄、山茱萸、麦冬、玉竹、百合等滋阴清热;阳虚者应加附子、肉桂、干姜等温补元阳;气郁者应加柴胡、香附、陈皮、枳壳、川芎以疏肝行气;特禀质应予乌梅、防风、蝉蜕、灵芝等益气固表,凉血消风。
2、主病主方
王琦教授认为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在临床上常以主病主方的思想来治疗疾病。王琦教授善用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四妙勇安汤首见于华佗的《神医秘传》,是治疗热毒脱疽的名方,王教授古方新用,取异病同治之意。方中重用金银花为君,清热解毒。玄参凉血解毒,泻火滋阴。两药合用,则既可清气分之邪热,又可泻血分热毒,有气血双清之效。当归以养血活血散瘀,可养阴血以濡四末,兼润肠通便。甘草和中,清解百毒,缓急止痛。四药合用,则有散瘀止痛、清热解毒、活血之功效。
小结
痛风作为一种难治疗、易复发的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通过王琦教授治疗该病经验,笔者认为,对于该病,防胜于治。即在未病阶段和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进行体质类型辨识,针对好发体质人群,及时进行干预,可通过饮食、锻炼、精神调摄以及药物治疗等方式调整体质偏颇,纠正阴阳失衡,消除痛风发生的内在病理基础,从而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对于已病防变和愈后复发,应在治疗过程中关注体质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将调理自身体质偏颇这一理念贯穿始终,因人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