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骨,属手太阳小肠经。腕,穴所在部位为手腕部也。骨,水也。腕骨名意指小肠经经气行在此冷降为地部水液。本穴物质为后溪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行至本穴后散热冷降为地部的水液,故名腕骨。
【取穴位置】
在手掌尺侧,当第5掌骨基底与钩骨之间的凹陷处,赤白肉际。
【功能主治】
头项强痛,耳鸣,目翳,黄疸,热病,疟疾,指挛腕痛。
【穴位配伍】
配阳陵泉、肝俞、胆俞,治黄疸。
【养生保健】
1、津液失调找腕骨
腕骨为手太阳小肠经的原穴。“五脏六腑之有疾者,皆取其原也”,当小肠有疾时,当取小肠经的原穴——腕骨穴进行治疗。
小肠主液,凡是津液失调或津液运行失常导致的疾病,求之于腕骨穴,都有效果。津液蕴于体内,日久化热,湿热交蒸,熏于皮肤,表现为皮肤发黄,中医称之为“黄疸”;津液亏耗,不能上达头部润泽眼睛,导致看东西时犹如翳膜覆盖眼球;或者风寒之邪闭塞皮肤表面的毛孔,使体内之热不能发出,进而出现热病汗不出的津液失调等,都是腕骨穴的治疗范围。
2、刺激腕骨穴,治疗五指疼痛
本穴具有祛风舒筋、活络止痛之功,主治项强、指挛臂痛、颈项颔肿、惊风、瘛疭等。按揉腕骨穴可以缓解五指疼痛。
3、按揉腕骨穴,利胁退黄
本穴为手太阳小肠经原穴,具有清热祛湿、利胁退黄之功,主治黄疸、胁痛、热病汗不出等。如《通玄指要赋》云:“固知腕骨祛黄。”
4、按摩腕骨穴,缓解落枕
落枕患者通常是以觉醒来发现一侧脖子,肩膀疼痛发僵,活动困难,这时如果立即自我按摩腕骨穴,可有效地减轻疼痛,改善颈部活动度,缩短病程。
用健侧拇指掐住患侧的腕骨穴(沿小指尺侧向后,靠近腕横纹的凹陷处),由轻到重反复按揉,按摩过程中慢慢地活动脖子,会发现脖子的活动度改善,并且疼痛减轻。每次按摩3~10分钟左右,当天可反复进行3~5次。
按摩后尽量不要频繁转动脖子,避免长时间用眼,保持全身放松,这样脖子很快便可以恢复正常了。
【按摩手法】
端坐仰掌,手微握拳,用另一手的拇指指尖掐按腕骨穴,酸痛感明显者为佳,以能耐受为度,注意不要掐破皮肤。早晚各一次,每次掐按2~3分钟,左右手交替。
腕骨穴对于手腕疼痛、手指疼痛、落枕都有很好的效果。每天按一按,舒筋活络,整个人都舒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