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九四九冰上走,眼下大部分地区正值严冬,感冒患者明显增多。冬天患感冒有人默认为是风寒感冒,自主服用一些温性感冒药,结果反而导致病情加重。事实上,感冒有风寒、风热之分。由于现代人夏天吹空调、冬季吹暖风,使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季节性不是十分明显。有些人在感冒初期是风寒感冒症状,比如无汗、鼻流清涕、痰白稀等,并不是太在意,待几天后,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时再去看诊,已然转化成风热症状了。
风寒感冒
中医认为,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典型症状为:鼻塞、打喷嚏、流清鼻涕、怕冷、轻微发烧、头痛身痛、颈部发紧、无汗、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等。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肌表失于卫阳温煦而寒,此外寒性收引凝滞,导致皮肤腠理闭塞而无汗、颈部发紧、周身疼痛、气血运行不畅等。风寒感冒的治法应以温阳散寒为主,把肌肤表面瘀积的寒气、邪气发散出去。
风寒感冒大多是因劳累、没休息好,或者吹了凉风、突然去到寒冷的环境,就容易患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中医认为,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典型症状为:发高烧、鼻流黄涕、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便秘等。
现如今,冬天北方集中供暖,部分南方人也会开空调暖风,因此风热感冒的人并不在少数。特别是长期呆在室内,室温较高,空气不流通,又习惯吃吃羊肉、牛肉等温热食物的人,久而久之出现头脑昏沉、口干咽痛、发热头疼,这很有可能就是风热感冒了。
邪热伤人,多见高烧;肺失清肃,则流黄鼻涕,其经脉循行所经的肺系(咽喉)见肿痛。因此风热感冒的治法应以解表清热为主,以便把内热给及时散发出去。
对于易患感冒体质而言,不妨试试一种“感冒药”,既治风寒又治风热,且无药物的副作用,它就是大椎穴。
为什么说大椎穴既能治风寒又能治风热?
大椎为督脉之穴,督脉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的作用,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之称。大椎作为众多阳经的交汇点,其扶阳、泄热的效果均不错。
针对风寒感冒,可以用专业手法点刺大椎穴,初步打通气血循环,再用培元艾灸对着大椎灸补一段时间,进行温热刺激,温补大椎之阳,能量得以快速渗透到各大阳经里去,从而温补一身之阳,阳气充足,则可驱寒外出,病症自然缓解,人体也能快速恢复精气神。
而针对风热感冒的解表清热,可以采用专业手法点刺大椎穴,再进行拔罐,阳经内热就可及时泄出。
‘病’‘症’不分,盲目对抗治疗,是对人体自愈能力的干扰破坏。
事实上,人体不舒服时,在我们身体内,可能正发生着正邪相争的“激烈”斗争,某些症状就会先表现出来,这是一种‘症’。比如风寒感冒了,打喷嚏、流鼻涕,这是人体自行在排寒修复。
而不少人会以为控制住症状基本上就是没问题的,于是治寒以热、治热以寒,或直接使用强力抗生素、甚至手术,这种对抗疗法最大的问题,莫过于病因没去除,反而把身体内有效的自行的“维修”系统(自愈能力)给干扰、破坏了,还留下无穷的后患。
如何快速激活人体自愈系统?
自愈需要条件,寻求经络调理能最快速的实现自愈。当机体内出现了多余的垃圾废物,这个时候,我们只要一个个清扫每个“垃圾站”,能排泄的通路恢复通畅,机体就又会有条不紊地通过各种渠道将其清除。比如,当体内积聚了多余的脂肪热量,通过疏通肝经、肾经的节制点,好多脂肪肝、部分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等生活方式疾病在初期,不用药也可以控制得很好,只要定期调理就会扫清身体的隐患。
疏通经络,激活自愈系统的几种外治法
●导引推拿:推拿相济,专业手法解除筋骨不适、内脏疾病、及上实下虚型失眠、高血压等
导引推拿,推法将病气推散,将深层粘滞在脏腑关窍中的寒湿等病气从里往外推出,并通过拿法,将推散的病气透皮而解或偱经排出。它不仅对于各种筋骨不适,比如颈肩腰腿痛、关节疼、关节炎等,效果立竿见影;对于脊椎变形引起的胃痛、心慌、心区疼痛等,也能调理。其渗透性力,还能深入内脏,以意导气,平衡三焦的气血分布,对于上热下寒、上实下虚型的失眠、高血压等,调理效果显著。
●悬灸:“得气感”补益人体元气,调理心、脾肾阳虚症、及宫寒、胃寒症
悬灸最大的特点就是“气感调节”,偱经导入并释放全身,能够补益人体元气,扶阳固脱。对于心脾阳虚证,如倦怠、腹胀、大便稀溏、腰膝酸软、乏力怕冷,宫寒、胃寒症具有极佳的调理效果。